發布時間:2014-08-0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養在高樓大廈里,冬暖夏涼,生活安逸,像溫室里的花朵,缺少了艱苦的環境來磨練堅強的性格。而這些戶外場地不但能給孩子們提供游戲活動的機會,還會給他們提供探索,培養陽剛性格的機會。 關鍵詞:陽剛教育,陽剛性格 1、問題現狀 在
摘要: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養在高樓大廈里,冬暖夏涼,生活安逸,像溫室里的花朵,缺少了艱苦的環境來磨練堅強的性格。而這些戶外場地不但能給孩子們提供游戲活動的機會,還會給他們提供探索,培養陽剛性格的機會。
關鍵詞:陽剛教育,陽剛性格
1、問題現狀
在中國的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孩子,他們常常依賴他人、遇事不順就哭鼻子、撒嬌、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等。而在日本無論男孩女孩,也無論王子公主,他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拿包、自己換行頭,大冬天里,還能光著上身用毛巾擦背。
陽剛之氣多用來形容男士的行為舉止,但陽剛不能單純理解為像男性一樣或男性特有的,而應該是男性所具備的突出的、優秀的性格和品質,如自信、堅強、勇敢、果斷、大方、關愛等,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生存必不可少的優良品質。男女兩性都有各自性別的特征,但同時也有非本性別的屬性,因此有進行陽剛教育的生理基礎。而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也需要陽剛性格的孩子。
2 、導致陽剛性格缺失的原因
2.1家庭方面
2.1.1隔代教育,導致對孩子過分溺愛
近年來中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大多數家庭只能擁有一個孩子。孩子不但是生命的延續,還是希望和未來的延續。因此,整個家庭的中心均圍繞著這個孩子轉,五口之家是普遍的家庭形式,父母白天上班,沒時間教育孩子,因此教育孩子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爺爺奶奶身上,而爺爺奶奶不管從親情角度、還是從老年人普遍喜歡孩子的特性來看,他們對于孫子孫女的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包攬了本應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對于于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孩子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應得的,他無需做任何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愛發脾氣、不懂得分享、不關心人、遇事不順就哭鼻子的孩子在這種溺愛的環境中越來越多。
2.1.2父愛缺失使男孩、女孩缺乏學習的榜樣
有研究也表明父親在幼兒性別角色認同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母親所替代不了的。此外,父親對幼兒的認知能力、性格、人格、社會性發展等方面也有深遠的影響。但如今持續走高的離婚率、以及父親忙于工作或父親的撫養方式不當等,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缺乏與父親的互動以及情感的交流。父親漸漸的淡出教育孩子的過程,使得男孩缺乏了自己發展男性風格的榜樣;而女孩子則缺少了以后對男性品質的參照。
2.2幼兒園教育方面
2.2.1戶外游戲場地、設施缺乏
我國大多數幼兒園缺乏大型的戶外游戲場地和設施,而這些場地和設施對于訓練孩子的陽剛性格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場地設施,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游戲活動、探索活動,既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又能培養他們堅強勇敢的性格。
2.2.2陽剛性格教師稀少,游戲活動缺乏動態
不可否認,當今幼兒園教師還是女性的天下,極少出現男性。她們更像媽媽一樣,溫柔、細心呵護著每個孩子。她們比男教師更易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形成細致、溫柔的性格。而男教師與男孩有著共同的天性,好動、愛冒險、愛探索,因而他們大多會認可男孩追逐、奔跑、嬉鬧等各種行為,男教師較女教師思維更敏捷,力量也更大些,在發生危險的時刻,能夠及時鎮定的處理,防止危險的發生。因而他們會帶領幼兒開展運動量大、富有挑戰性和探險性的活動,因此比女教師更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陽剛氣質。但是,女教師也應當具有堅強、勇敢、果斷等陽剛的氣質,為女孩子提供陽剛的榜樣,證明女孩也是很勇敢、很堅強的,“女漢子”要比“嬌嬌女”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2.2.3社會媒體方面
社會媒體占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媒體中的一些性別因素也深深影響著幼兒性別角色的發展。各種媒體給我們呈現的女性的形象大多是善良、內斂、柔弱、容易受傷的,似乎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這些無疑給了孩子們一個錯誤的導向,女孩就是很柔弱的,而男孩也不一定就必須陽剛。幼兒的判斷能力還處在不斷發展中,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大眾媒體關于性別模糊的報道也會深深的影響幼兒對性別的定位以及性格的形成。
3、解決的措施
3.1 家庭方面
3.1.1采用正確的教養方式,不溺愛
孩子有做事的本能和欲望。認識事物、探索事物、學習和操作的能力等,實際上都是嬰兒的一個本能,家長們要善于利用孩子的這些本能,要理性的愛孩子、教育孩子。父母、祖父母應該放手,鍛煉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給孩子個人空間,讓他自主去生活、自己去創造、自主去體驗這個世界,孩子就能自由愉快健康的成長。如果家長百般的溺愛孩子,結果就會導致孩子的本能被破壞,導致孩子某些做事的欲望被限制,這樣非常影響孩子的健康,當然也就缺乏了陽剛的性格。
3.1.2鼓勵父親參與教育子女的活動
父親也是教育的第一資源,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與追捧。這個節目專門針對爸爸與孩子,真正的是讓爸爸忘掉工作與孩子單獨相處,爸爸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要為孩子做飯、穿衣打扮、陪孩子講故事、做游戲、共同完成一項項神秘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父親更加了解孩子,也增進了親子情感。因此,要鼓勵父親參與到教育子女的活動中來。父親要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肝膽相照的兄弟,言傳身教,展現男子漢的魅力,為男孩樹立男子漢的形象,為女孩提供異性品質的榜樣。
3.2幼兒園方面
3.2.1增加戶外游戲設施,提供鍛煉機會
戶外活動在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以及性格培養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孩子們需要有一個自由活動、自由探索的場地,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本能和特點,在游戲中探索進步。而這些設施也有利于孩子們自由自在的玩耍,為他們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3.2.2廣泛開展陽剛游戲活動,培養陽剛性格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增加適合男孩子玩的游戲,可以借鑒軍事訓練活動的內容,開展軍事類、探險類、鉆研類等游戲活動,使女孩子意識到這些性格品質不是男孩所特有的。
3.2.3增加男幼師的比例,引入更多“男性元素”
男教師具有勇敢、果斷、粗獷、豪放、思維敏捷等獨特的品質,這些特質體現在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們在他們的影響下,能有效降低“嬌嬌氣”的發生。因此,幼兒園中應大力引進男幼師,增加男幼師的比例,這對幼兒陽剛性格的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當然,男幼師要具有陽剛的素質,不能受女幼師的影響而逐漸女性化。同時,幼兒園應當有效利用父親這一男性資源,定期組織父親講座、見面會、親子活動等,鼓勵其參與幼兒園的工作。
3.3社會媒體方面
在針對幼兒的大眾媒體,如動畫片、少兒綜藝節目中, 注意增加具有陽剛性格的宣傳, 讓幼兒有一個清晰的性別定位,以及正確的性格模仿。此外,媒體還應當通過各種形式的節目,鼓勵父親參與教育子女的活動。通過大眾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男幼師的優勢,逐漸轉變大眾對男幼師的觀念,使男幼師得到大眾的認同。
參考文獻:
[1]來自360百科
[2]孫云曉、李文道、趙霞.拯救男孩[M].作家出版社,2010,1.
[3]劉春瓊. 論雙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師準備[J].上海教育科研, 2011,9:15-18
[4]蓋笑松,王曉寧,張嬋.走向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17-21
[5]巨燦,盧清.不同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22(2):101-10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