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勤工儉學是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全面鋪開和市場經濟的大潮的產物。高校學生開始從雙包(包學費、包分配)向雙自(自交學費、自謀職業)過渡。相當部分大學生不得不面對這些因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而帶來的現實而嚴峻的問題。 勘工儉學中_的若干問題近幾年來,由于
勤工儉學是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全面鋪開和市場經濟的大潮的產物。高校學生開始從“雙包”(包學費、包分配)向“雙自”(自交學費、自謀職業)過渡。相當部分大學生不得不面對這些因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而帶來的現實而嚴峻的問題。
“勘工儉學”中_的若干問題近幾年來,由于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實行并軌制后收費標準的大幅度提高,高校的貧困生、特困生大比例增加,學校為實現“只要分數夠,決不讓你輟學”的承諾,從“獎學金、貸學金、社會助學金、學雜費減免、特困生補助和勤工儉學”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最廣泛的途徑還是勤工儉學。但也存在若干問題。
1、勤工儉學內容龐雜,檔次高低不一。從服務類型看:涉及家教、賣報、散發宣傳資料、送貨、營銷、廣告企劃、設計、學校流動教室清掃、食堂清潔工、圖書館管理員、廁所保潔員等,最多的為家教,占申請人數的66%。另外,從事單純體力打工的比例有45%。從參與面看,有52%的學生正在參加勤工儉學,其中大一年級的學生占了55%,勤工儉學的即有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學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多達64%。
2、勤工儉學的體制不健全和不規范。各高校的勤工儉學中心j一般為設在學生處或團委的下屬職能部門,并制訂有系列的管理條例和規章制度。但不少高校沒有配以獨立的辦公場所和專職老師,多是由團委或學生處的老師兼管勤工儉學工作。而當前社會用人需求量較小,相對勤工儉學的學生很多,供需矛盾突出,這就更需要有效的管理。這種因體制的不健全和不規范,管理的廣度與深度均不能充分到位,致使勤工儉學發展緩慢。
3、勤工儉學的秩序混亂。一些中介公司或個人利用大學生急于尋找兼職工作的心態,往往以押金或服務費的名義向學生收取一定的費用,錢到手后馬上銷聲匿跡;另外,一些雇傭者利用大學生對勞動保護法規的不熟悉,把他們視為廉價勞動力,任意克扣拖欠工資報酬;還有的學生不懂得學校統一組織的重要性,私自從事一些活動,也容易出現問題,校方又很難進行有效干預,不少的糾紛很難得到合理合法的解決。學生只得自認倒霉吃虧。
高校“勤工儉學”的前景
勤工儉學將不僅幫助大學生掌握系統的理群n 識,提高實踐能力,順利完成學業,而且使他們把握在勤工儉學過程中帶來的契機,培養創新意識、凝聚創造能力,為將來就業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的棟梁之才。勤工儉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將一直得到國家政府和教育職能部門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視,將成為高校大學生的自覺行為,具有樂觀的前景。
1、組織形式由被動、零星、自發轉向主動、規范和整體化。隨著教育體制、畢業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才可被社會、企業認可。隨著全國高校大學生各類創業大賽的成功舉辦,日益紅火的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已被大學生所關注,但真正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畢竟為數不多,更多的學生要想創新創業,必須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和不斷實踐才能具備這樣的能力。由此可見,勤工儉學的良性循環將為大學生提供這種實踐鍛煉的機會,它也必須有政府與高校相對統一的組織上、環境上、模式上的保障,能使同學們在充滿生機的校園吸收知識的營養,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實社會通過實踐獲得成長的能力,全面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勤工儉學將日益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的必經階段,社會化、規范化的發展也必然是不可逆轉的。隨著我國已加入wTo的大環境,有92%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將會以誠信提供服務,只有規范的勤工儉學組織才受供需雙方的歡迎有78%的人認為勤工儉學將從被動轉向主動,從“立足校園”轉向“面向社會”。因為校園的需求有限,校外的社會需求量將會不斷加大。
相關論文文獻您還可以查看:勤工儉學有關的論文文獻3篇
2、類型上由家教和簡單的體力勞動向與大學生專業相結合的多樣性發展。家教往往是同學們的首選,因家教的收入相當高,一般是2小時30一50元不等,家教的時間也比較自由,容易調整。但隨著各大高校向多學科性或綜合性方向的發展,廣大學生知識面廣,文理兼修,企事業單位青昧大學生,因此可能會提供多樣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要求的崗位。如促銷、企劃、宣傳、電腦設計、公關、禮儀、網頁制作、心理咨詢等。屆時同學們將會有更大的選擇余地,那么選擇與本專業相關的勤工儉學機會將大大增加。
3、目的上由單純增加收入轉向提高綜合素質,為未來就業做準備。從任何一個發達國家來看,一個共同的觀點便是:富國不養懶漢。他們國家的大學生非常懂得自食其力,務實已成為他們的習慣準則,他們將勤工儉學視為素質鍛煉的有效途徑。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在20年代初遠涉重洋到歐洲勤工儉學,相當一部分后來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人,這也部分受惠于勤工儉學過程中的素質磨練。因此高校的勤工儉學,將不僅是獲取與增加經濟收入,而應與素質教育相結合,使同學們在勤工儉學的實踐中得到鍛煉,不但不影響學習,而且還可以互為補充。在教育適應改革開放環境的客觀要求下,在培養未來人才的客觀要求下,在高校幫困體制改革的客觀要求下,勤工儉學工作將會朝素質化、育人化的方向發展。
高校“勘工儉學”工作的建議
1、積極做好宣傳,正確認識和理解學分制延長學制對勤工儉學的實際意義。利用多種渠道,廣泛宣傳,讓社會、學校、廣大學生認識到勤工儉學在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過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勤工儉學也不應該只僅僅針對貧困學生,應發動廣大同學充分理解學分制延長學制的實際意義:每學期少修學分可少交學費,又可增加勤工儉學時間及收入,以激勵學生以自習為主,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可否自學等情況主動參加各種創新創業活動,對于培養學生自立能力和勞動觀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于保持學校和社會的穩定都十分重要。
2、健全完善有效的勤工儉學體制。大學生勤工儉學既然是高等教育中實踐活動的一種主要手段和教育方法,其管理和機構設置應融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范圍。為解決勤工儉學秩序的相對混亂,應當成立高校勤工儉學管理中心領導小組,可歸口于學生處或團委,但要配以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職人員,全權負責管理勤工儉學崗位的設置、培訓、考證、聘用、考核、報酬發放、獎懲等一系列工作,以便更好地為社會、企事業、大學生提供優良的服務;也可通過中介公司,微利經營,所獲得的經費納入學校勤工儉學基金;勤工儉學主管部門還要制定規范、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勤工儉學工作走向有序有效。具體制度必須圍繞勤工儉學的派發程序,社會的投訴處理,獎懲、學生的維權等內容來制定,使勤工儉學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勤工儉學部門還要及時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庫,及時高效地架起供需雙方的橋梁。
3、立足校園,加強外聯,拓寬勤工儉學的渠道。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步子越邁越大,后勤服務逐步脫離學校,成為一個完全企業化模式運作的經濟實體,正式編制員正可相應減少。除一些重要崗位外,在時間和技術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聘用大學生作為臨時工,從而加快后勤社會化人事改革的步伐。在校外,應運用積極有效的宣傳措施,加強外聯,拓寬勤工儉學的渠道。派遣學生到各社區、企事業進行宣傳,還可利用媒體為供需雙方交換信息,擴大影響。
4、引導和協調勤工儉學應著重注意的四個問題。(1)在勤工儉學的概念上和服務的內容上,應該將勤工儉學與學生經商區別開來。學校支持勤工儉學,依法保護學生以誠信和服務獲得收入,但不提倡參與以贏利為目的的經商活動。(2)嚴禁大學生在酒店歌廳等娛樂場所陪酒陪舞。勤工儉學內容很廣泛,但不能只為賺錢什么事都干。大學生陪酒陪舞或從事非法職業將給個人和學校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5)遵紀守法,憑誠信獲得報酬。一則,要嚴格遵守法紀法規,通過合法途徑獲取報酬,另一方面,要懂得維權,依法保護自己,同學應該在了解有關法規、熟悉有關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合法的手續辦理,在勤工儉學過程中覆行義務,享受正當權益,最好要有組織地進行,避免或減少失誤、上當和越軌行為。(4)不同年級的同學應視自已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內容不同的、層次有別的工作,盡量參加一些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發揮自身的專長和高等教育的優勢,結合本專業把高新技術融入勤工儉學的企事業單位中,以達到學以致用、雙贏的目的。——論文作者:鄭彩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