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國教育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提出更深刻的教育內涵,更高層次的教育要求,更豐富的教育方法。為了培養出符合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教育理念上提出了創新思維能力的概念。有科學研究發現,學生在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同時,也
摘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國教育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提出更深刻的教育內涵,更高層次的教育要求,更豐富的教育方法。為了培養出符合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教育理念上提出了創新思維能力的概念。有科學研究發現,學生在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本文將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方法探究
引言
數學思維對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學習、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一定的幫助。學習數學思維方式應該轉變舊的教育理念,打造新的教學方法,不要盲目灌輸知識,而且要用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開放學習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
1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作用
現代主流教育觀點認為:數學教學本質上是大腦活動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而且能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轉變自我思維方法,進而產生濃厚的知識探究欲望,并學會從多個角度出發,實現思維廣度及深度的拓展,最終實現智力的提升。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有利于學生思維靈敏性的提升
數學思維的靈敏性主要表現為:一是思維的迅速,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能促使其從不同的角度開發思維,提高大腦運轉的速度,盡快解決問題;二是解決問題方法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學生由形見數,轉變思維的角度及思維的方法。簡而言之,在具備較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學生能及時、快速地思考并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
1.2有利于學生思維廣闊性的拓展
數學思維靈敏性的提升能夠直接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從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梢哉f,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數學思維能為各個學科服務。這一特性也決定了數學思維的廣闊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對問題的思考也更加深刻。
相關知識推薦:知網可以檢索普通教育期刊
2數學思維方法的內容及教學現狀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思維方法主要有:對應思維法、假設思維法、比較法、符號思維法、類比思維法、轉變思維法、類別思維法、總合思維法,數形思維方法、統計思維方法、限制思維方法、替代思維方法、可逆思維法、轉化思維方法、掌握改變現狀的思維方法、數字模型思維方法和整體思維方法。然而一些教師根本不能充分掌握數學思維方法,有的還說不出有哪些思維方法。因此,數學思維方法在教學方面被大大的限制了,使學生無法運用數學思維方法來思考問題,這不利于學生系統地理解數學知識和掌握數學規律。
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通過對學生多方面的觀察,總結出每名學生各自的學習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施教。對學生學習特點和個性特點的觀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生活方面的接觸來綜合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問題引入:同學們喜歡放風箏嗎?一個風箏5.5塊錢,買3個需要花多少錢?教師先通過問題活躍課堂,隨后讓同學們自主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計算出結果。有的同學擅長計算,用直接相乘的方法;有的同學擅長邏輯,用3個數字相加的方法。在面對不同的計算方法時,教師要給予同學們正面的鼓勵和回應,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
3.2設置問題情境教學,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通過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促使學生更好地養成數學思維能力。雖然小學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比較強烈,但受學習經驗及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其在理解與接受數學知識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實際特點的了解,設置形式多樣、內容有趣的數學問題,使其在問題的引導下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實現自身數學思維的有效鍛煉。例如,教師在開展“正方體與長方體”相關的數學知識教學工作時,可以鼓勵學生回憶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物體,并仔細回憶這些物體的邊與面。在相關數學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更主動地探究物體的特點,從而增進對該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增強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3.3融入生活情境教學,鍛煉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學科本身具備顯著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的經驗融入教學,鼓勵學生深入分析生活化的數學問題,鍛煉數學思維,并在數學思維的幫助下靈活地解決相關問題。這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還能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比如,在“乘除法運算”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無法有效掌握兩位數及以上的乘除法運算技巧,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情境:“已知在紙盒子里一共有50顆糖果,其中有20顆桃子味的糖果,香蕉味的糖果是桃子味糖果的一半,而蘋果味的糖果數量是香蕉味的2倍。請問香蕉味糖果與蘋果味糖果的具體數量?”這樣生活化的案例能促使學生深入感知數學思維的重要現實意義,幫助學生實現自身數學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3.4思維靈活性
在數學知識中,有許多關于計算的學習環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相關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經常地對自己的數學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學完一章后,要養成總結和總結的習慣,這樣,可以加深理論知識。另外,對于章節內容的總結和歸納應該對不同章節內容之間的關系做一定的分析,因為不同的章節內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存在的。因此,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整合的追求,這樣才能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他們在提問過程中更好、靈活地掌握各章內容之間的聯系。
3.5創建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
平等、和諧、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夠提高同學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只有充分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在課堂中與學生互動,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接納自己,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小組合作是構建學習氛圍的重要手段,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愉悅的體驗,為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同時,小組合作也可以為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帶來最大的動力,促進學生之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養成數學思維,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策略的探究,不斷創新與優化教學模式,在各個教學環節有機滲透數學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更高水平的數學思維能力,以為學生進入更高年級后繼續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論文作者:何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