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必須學習的一項科目,它可以為學生發展認知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探究能力打下良好基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必須學習的一項科目,它可以為學生發展認知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探究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小學數學知識一般是由淺入深的學習,這也為學生從理論理解到實際應用提供了方便。新課改下,強調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對小學數學來講就是實踐能力,因此如何改善教學方法,使用數形結合思想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探究和創新的地方。本文作者詳細說明了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
引言: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點,而數學作為抽象思維較多的科目,對小學生來講,若沒有有效的方法,很難做到深入理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入手,巧妙設計課程環節,使用數形結合思想,力求理論結合實踐,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達到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認知。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培養良好的數學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指對數字的感受和認知的能力。它有助于學生將來理解數學,用合理的數學方法來解釋客觀事實,認識數量之間的關系,理解幾何圖形的空間邏輯。使用數形結合思想有助于學生敏銳的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利用數字進行分析推理。比如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關于找規律的題目,這就在考察學生的數字推理能力。另外還有幾何圖形的轉換,比如給出一個平面,來推演出整個立體圖形的形狀,這就在考察學生的空間演示能力。
(二)加強訓練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不是生來具有的,而是經過后天長期訓練形成的。數形結合思想會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而且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除此之外,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另外使用數形結合思想的同時要注意結合生活的具體例子。比如在學習了人民幣元、角、分之后,要練習學生進行不同人民幣之前的換算,同時有條件的學?梢杂衫蠋煄ьI學生在教室進行商品買賣的練習,鍛煉學生的數字處理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三)培養學生直覺處理數字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本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估算。比如給出你指定書本的高度,估算出書架上一共有多少本書。這樣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需要詳細的數量,而只是估算一個大概數字。這就是在考查學生對數字的整體把控能力。經過長期估算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利用直覺解決具體問題。另外估算能力也可以體現在作業檢查中。比如小學數學有豎式計算,學生可以通過估算出高位的數字來檢查自己的得數是否正確。估算能力如果能夠得到正確發展,將來會為解題策略提供很大幫助,推進自己對數學的多角度思考。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使用措施
創設具體情境,有效使用數形結合思想,
現代教育理念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教師授課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而不能一味的填鴨式灌輸。另外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教授“平均”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營造生活中真實的場景。教師拿出五個橙子對學生說;“今天5位同學去小明家做客,加上小明一共六個小朋友,可是小明家里只有五個橙子,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讓六個小朋友吃一樣多的橙子?”學生會紛紛舉手提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學生會說:“把橙子榨成汁就可以平均分給小朋友。”有的學生會說:“小明可以再去買一個橙子。這樣就能平均分給同學了”也有的學生會說:“小明是主人,其他的小朋友是客人,小明可以不吃橙子讓其他的小朋友每人一個來吃。”也有的學生會說:“把五個橙子每個橙子切成六瓣,每個小朋友可以獲得五瓣橙子。”不管學生如何回答,教師都要首先給予肯定,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平均的概念。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同樣也培養了學生在解決問題上的創新能力。
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問題,我們需要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才能找到正確答案。素質教育強調新型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在課堂上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尤為重要。不管學生對待一個問題,提出多么幼稚的解答方法,出現多么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教師都要積極地鼓勵他們,引導他們進一步的探索出正確答案。
相關知識推薦:小學數學教師評職稱可投稿到哪些期刊
這樣不僅有利于讓學生養成多動腦思考能力,也會培養學生正確的求知態度。比如數學中會有類似的“3個空飲料瓶可以兌換一整瓶飲料,如果有12個空瓶,可以兌換多少瓶飲料?”的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必然有的會說,12/3=4,可以兌換4瓶。此時教師應該繼續引導學生:“那兌換的飲料喝完之后的瓶子怎么處理呢?”通過提問問題,引導學生繼續思考正確答案。
使用數形結合思想,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生活處處有數學,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利用實物將具體的數學問題還原在課堂中,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印象,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自己通過實踐得出來的結果,在大腦中形成的記憶會越深刻。比如在小學數學認識幾何圖形的課題中,要求學生認識并掌握圖形的形狀。判斷一個不規則圖形是由哪幾個規則圖形構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基本圖形。然后對照不規則圖形,改變基本圖形的形狀,位置等拼湊出來進而得出答案。再比如學習鐘表認識時間的課題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易鐘表,通過觀察表針的位置來認識時間,總結規律。
總結:總而言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通過長期訓練達成的,并且它滲透在了學生學習的各個時期中,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善于引導學生,總結問題,并用要善于使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數學課本上的或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同時結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處處發現數學,處處使用數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素質教育的宗旨,把數形結合思想變成學生的常用解題思想,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論文作者:周應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