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案例

發布時間:2020-07-1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案例:a同學,從小被送給姑姑撫養,父母都是農民,在農場種地,后來因家庭出現經濟矛盾互相爭持其孩子,導致父母雙方家庭誰也不管其孩子,也致使孩子平時比較邋遢,日常行為習慣不好,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成績差。 記得我剛生完孩子上班,就接了一年級一個班

  案例:a同學,從小被送給姑姑撫養,父母都是農民,在農場種地,后來因家庭出現經濟矛盾互相爭持其孩子,導致父母雙方家庭誰也不管其孩子,也致使孩子平時比較邋遢,日常行為習慣不好,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成績差。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案例

  記得我剛生完孩子上班,就接了一年級一個班的32名學生,其中有一名學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他衣服臟臟的,頭發看上去也不怎么干凈,但他有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于是我有意走到他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順口問了聲你叫什么名字,他切切諾諾地說,我叫a同學。我用鼓勵的語氣說我記住你了---擁有一雙漂亮大眼睛的可愛的小男孩!

  直覺告訴我,這個大眼睛的小男孩與其他同齡孩子有點不一樣。帶著一種莫名的好奇感,課后我從別的同學口中得知,他從小就送到別人家去撫養,后來因家庭出現經濟矛盾互相爭持其孩子,導致父母雙方家庭誰也不管這個孩子。由于父母雙方家庭經濟矛盾等原因,造成孩子缺少甚至沒有大人管教,致使孩子不講個人衛生,日常行為習慣不好,平時學習缺乏上進性和自覺性,學習成績差。

  掌握這個孩子的真實情況后,我情不自禁的萌生了想要幫助改變這個孩子的念頭。我暗自下定決心,竭盡所能要幫這個孩子有一個好的轉變。于是我就試著先和他聊天談心,慢慢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發現這個孩子非常聰明,又很調皮。有一天,我拉著她的小手對他說,你的衣服平時誰給你洗的,他說沒人給他洗,我又問那你的衣服平時不洗嗎,他不說話了。我接著給他說,你回家后把這件衣服換下來帶到學校好嗎,他瞪著大大的眼睛十分疑惑的看著我。我說你放心,你帶來學校老師晚上幫你洗可以嗎,他連連搖頭說,沒事老師,你每天那么忙,我自己洗,我保證把衣服洗的干干凈凈的。我說那你會洗嗎,他說他會。我說那就好,如果你有困難、不會洗,老師幫你、教你洗。他說,老師沒問題,他會做好的,相信他。我欣慰、誠懇的說老師非常相信你,你一定是個能干的好孩子。第二天,他果真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上學來了。我很高興的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第三天,我又發現他把自己前天的那件衣服穿到了學校,但非常干凈。我好奇的問他這件衣服也是你自己洗的嗎,這么干凈,他挺自豪的說,當然是我自己洗的啊,花了好幾個小時呢!我抱了抱他,他愣住了。我抱著他說,孩子你很棒、非常棒,老師非常喜歡你。從哪以后,他每天衣服都穿的干干凈凈的,看上去非常精神可愛。點滴習慣養成的逐步改變,也激勵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有了不斷的進步。

  一、主要表現及原因

  平時不講衛生,衣服比較臟;自制力不強,上課心不在焉,課堂紀律性不強,小動作多、喜歡偷偷說話,對學習無多大興趣。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么小的孩子身上出現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呢。通過平時的觀察、思考,與同事及家長及其孩子的溝通了解談心,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個人因素:這孩子平時不講就個人衛生,對學習興趣不大,怕寫作業。平時每晚都看電視,導致作業不能完成,上課打瞌睡,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家庭因素:一方面,孩子從小由姑姑撫養,父母都是農場種地的農民,平時忙著種地干活掙錢,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沒抽出時間親身好好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后期因孩子父母雙方家庭出現經濟矛盾互相爭持孩子,導致父母雙方家庭誰也不管孩子,也致使孩子缺乏情親呵護和大人言傳身教,平時不講自我衛生、比較邋遢,日常行為習慣差,缺乏上進心,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成績差。

  三是學校因素:因為孩子身上有這些小的不良習慣,平時往往受到了許多老師經常性的批評甚至討厭不喜歡,加之同班同學平時有意無意的諷刺和看不起,使得他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自閉心理,甚至日積月累、長此以往在孩子的心理對老師的管教形成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養成了破罐子破摔、不思進取、對什么感覺都無所謂的消極心態。

  二、幫教方法

  一是互相督促幫助。我專門安排班里幾個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同學時常督促他勤洗勤換自己的衣服,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針對經常不做作業或忘帶作業等現象,我讓他放學之前與關系好的同班同學說說當天的作業。充分利用學生之間榜樣的引導帶動作用,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幫助。因為孩子都是處于同一個年齡層次的,他們之間有著一種同齡人之間互相影響的巨大力量,也有利于教師及時地了解他的作業情況及其現實表現。這樣根據他聽課的情況和完成作業的及時程度等細微的進步給予他表揚鼓勵或獎勵。小孩與大人有著同樣的心理---都喜歡別人說他的好、很想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個方法果然效果不錯,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課堂聽課狀態比以前好多了,思想比較積極,基本能及時地上交作業。

  二是經常與家長交流溝通。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家校聯系是分不開的,而且這孩子的很多不良的衛生及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與其成長的家庭背景有密切的關習。所以及時與家長溝通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整個養成教育的重要一環,首先我和家長聯系,針對孩子具有的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形成進行原因分析,讓家長知道自己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該如何做,提醒家長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有關學;蛏钪械男∈拢黾雍⒆雍透改钢g的情感和信任度。對孩子的作業進行及時的檢查和指導,如果碰到孩子和家長都不會的問題要及時地和老師溝通,這樣能夠較快的提高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如果碰到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情況,要先溝通,再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正確的說教,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進行批評甚至責罵。在學校中碰到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情況,及時和家長溝通,確定是否真的是忘在家里或是其他原因沒有完成,不給他未完成作業提供借口?茖W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放學完成作業后,方可適當的看一定時間的電視,而且時間不能過長,不能影響正常的休息、睡眠。

  三是不要吝嗇鼓勵表揚。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獎勵和鼓勵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我抓住他的細微進步,及時給予表揚。“今天,a同學的衣服真干凈,還是自己洗的呢。”“a同學這次作業按時上交了”等。老師的賞識和肯定讓a同學心里樹立了較強的上進心,他的個人衛生習慣越來越好,學習勁頭也越來越高。

  三、教育效果

  一是這孩子逐漸改掉了不講究個人衛生等不良的行為習慣,能保持自己身上衣服干凈整潔,基本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雖然有時因為種種原因有作業拖拉現象或漏做現象,但是也能主動到老師這里承認錯誤。

  二是課堂上能專心聽講了,很少開小差了,上課打瞌睡的現象沒有了。

  三是在他的努力和小朋友的幫助、家長的關心下,這孩子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是對生活有了希望,對自己更有自信,學習有了目標要求。

  推薦閱讀:小學教師如何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

  四、教育啟示

  學生不管是好的行為習慣還是不良的行為習慣,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對于好的習慣我們要給予及時表揚和肯定鼓勵,讓其作為其他小朋友的榜樣,同時還要從他的身上借鑒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對于不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各個方面去了解、去觀察,找到原因后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家庭背景、小時候的成長經歷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幫助,讓他逐步形成好的行為習慣。只要孩子慢慢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必將會促使其心態上的積極變化,從而會自然而然的激發其自尊心和對生活、學習的上進心以及自我想要變得更家優秀的內在動力,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必將會越來越優秀和完美。——論文作者:張中紅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