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探索了能源與動力類專業英語體系化的教學模式。將本專業英語能力培養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借助專業課程內容和畢業設計課題、以典型專業課程問題或專業學術問題為輸出驅動,建立學生的積極輸入和興趣輸入,形成本
【摘要】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探索了能源與動力類專業英語體系化的教學模式。將本專業英語能力培養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借助專業課程內容和畢業設計課題、以典型專業課程問題或專業學術問題為“輸出驅動”,建立學生的“積極輸入”和“興趣輸入”,形成本專業體系化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專業英語交流意識和專業英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能源動力類專業英語能力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培養研究
一、引言
近年來,幾乎所有與發動機、核能、造船、汽車等相關的國內廠商均與國外先進廠商開展了廣泛的國際技術交流和合作。在能源動力專業技術領域國際化進程中,專業英語的聽、說、寫、譯能力正在成為高校教學改革關注的重點,專業英語教學正逐步納入人才培養的重點行列之中。[1]然而,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語篇理解仍為教學重點,學生的英語聽、說、寫能力遠低于閱讀能力。其產生的直接結果是,本科畢業后進入工作單位的學生難以與外方技術人員進行簡單的科研問題交流;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學生在國際學術會議交流中表現出較為突出的“三不”現象,即自己的研究結果說不清、提問者的問題聽不懂、陳述的語言不流利等交流障礙。因此,對于本專業英語聽、說、寫、譯能力的培養已經不能只局限于專業英語教學的設置和考核,而應該開展更廣泛的、與本專業課程設置相關的專業英語能力培養。
相關期刊推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雜志》創刊于1983年,本刊為雙月刊。欄目有:院士論壇、校長論壇、高等教育經濟與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學科與專業建設、院校發展研究、企業家論壇、國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外國高等教育、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教育史、教學工作研究。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與期刊天空在線編輯聯系。
學生不能利用英語進行流利的專業技術交流,這與缺乏足夠“輸出素材”和表達習慣有重要關系。但是,通過專業英語教學課程,實際上已經將大量的專業素材“強制性”地輸入到了學生大腦中,只不過這些“強制性”的輸入素材只是短暫記憶,很多情況下是為了應付考試,真正到了應該“輸出”的場合,根本沒有記憶留存,即使有記憶留存,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產生對象匹配和語言輸出。并且,以語篇理解為主的考核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在專業技術問題上出現英語交流障礙的原因之一。
二、“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課堂教學理念
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提出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該假設嘗試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2]該假設認為,英語語言的輸出是語言習得的目標和動力;輸入只是完成當下產出任務的促成手段,不是單純為培養理解能力、增加接受性詞匯、為未來的語言輸出打基礎。因此,學生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產出任務,就需要認真準備輸入材料,從而獲得必要的幫助。[2]目標或任務的驅動能明顯提高輸入的效率和質量。[3]按照這一思路理解,學習的過程是先根據當下輸出任務的要求來選擇性地確定輸入,再利用直接相關的輸入來完成當下輸出任務。因此,該理論挑戰了傳統的先輸入、再輸出的教學程序和教學理念,即通過“必須的輸出”促進“積極的輸入”,最終實現運用能力的提高。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針對除初級英語學習者以外的中級、中高級、高級英語學習者。[4,5]筆者認為,對于進入大學本科學習的所有學生來說,完全可以歸入中級或中高級學習者的范疇,況且高校在大學一年級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通用英語聽、說、寫能力的培養,所以“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完全適用于進入大學二、三年級、四年級專業課學習的本科生。因此,盡管“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是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改革而構建的理論,但其對于設定英語教學方案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思路完全適用于能源動力類專業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三、“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在能源動力類專業英語交流能力培養中的實施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有三個:一是輸入要能夠很好地為輸出服務;二是教學內容要涉及信息接受和產出的多渠道;三是設計的產出任務一定要具有潛在交際價值。[2]根據能源動力類專業學生公共課、專業課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分配特點,筆者認為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不應只局限于專業英語課程,而應在相關的專業課程中共同開展,例如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內燃機結構等,從而讓學生建立這樣的意識: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是適應輸出場合的需要,而不單純是取得學分的一個課程。
結合本專業學生現有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的要求,可將能源動力類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分為初級、高級兩個階段。初級階段一般是指大學二年級、三年級以及四年級上學期,高級階段一般是指大學四年級下學期。
1.初級階段的實施方法。
在初級階段,專業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主要在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內燃機結構、機械振動噪聲學等課程中開展。
(1)輸出設定。
根據現階段教學和考核方案的實際情況,在所有專業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并不現實。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定專題陳述的方式進行能力的培養,根據教學進度適當的安排輸出任務。以機械振動噪聲學課程為例,教師設定如“平面聲波與球面聲波的區別”、“隔振與吸振的原理”等類似話題任務,學生在課后根據輸出任務的要求認真準備相關輸入語言材料、陳述邏輯,并最終形成任務輸出。
(2)輸入語料。
“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要求輸入應該能夠為輸出提供恰當的語言材料以及知識內容。因此,教師應為任務輸出指定恰當的語料,并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選取的英文文獻必須與開課專業課程內容直接相關,并且淺顯易懂,例如本課程的外文輔助教材;二是材料來源應為英語本土作者,確保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另外,建議應將書面材料與音頻材料或視頻材料相結合,從而加強“語音輸入”對輸出結果的影響。
(3)考核方式。
筆者根據專業課授課的實際經驗認為,專業課普遍偏難,且課時有限,學生在母語條件下的課堂學習尚且費勁。如果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影響到專業課程內容本身的教學效果,那么這就失去了專業英語能力培養的初衷。筆者認為,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應是借助專業課程內容、以典型課內案例為媒介建立學生的“積極輸入”和“興趣輸入”,培養學生專業英語交流意識和專業英語表達能力。在各專業課程內開展的英語能力培養應與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相結合。在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設定更多的聽、說、寫環節。關于這些環節,不做過多闡述。
為了不過多的占用有限的專業課時,教師可以在課上以抽簽的方式檢查話題任務的完成情況,在課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實現每個人的“輸出”參與。這種課后的小組討論,在國外通常稱為“Seminar”,其組織形式自由、討論氛圍輕松,是課上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筆者認為,在這種課后小組討論中,學生的任務“輸出”是主體,教師應該只起到“積極帶動”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并通過評價學生任務“輸出”的豐富性和準確性、“輸出”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對學生的任務考核。
當然,考核方式也不是唯一的。目前,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交流方式。微信群也已經廣泛的以“虛擬班級”的形式發揮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在專業英語能力培養的考核中,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微信群。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任務輸出以音頻形式上傳至微信群,教師通過檢查這種音頻形式的任務“輸出”實現對學生的考核。目前,很多學生不善于用英語表達,因此,這種通過微信群方式進行考核,在實施初期對鍛煉學生的“輸出”自信、培養學生的輸出參與積極性有直接作用。
2.高級階段的實施方法。
(1)輸出設定。
在高級階段,本專業學生開始進行本科畢業設計研究內容,每個學生都有指導教師,所以本階段的專業英語能力培養應由畢業設計指導教師主持。專業英語能力培養的內容應該是與每個學生畢業設計課題直接相關的話題討論、文獻報道等。話題和文獻可由指導教師指定,文獻也可由學生自行篩選。由于具備了初級階段的培養基礎,學生在本階段培養環節中的“輸出”表現應更積極、更自如。
(2)輸入語料。
為確保輸入信息與輸出設定的直接相關性,在本階段初期,可由指導教師直接指定文獻的類別和數量。例如,可將近5年內ASME、SAE等重要國際會議論文作為輸入來源。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能夠掌握選取與自己畢業設計相關英文文獻的技巧,文獻語料也可由學生自行選擇。
在高級階段,輸入語料應從視覺輸入向聽覺輸入過渡。信息接受的過程是外界信號輸入后與大腦中留存信息的匹配過程。因此,有必要根據輸出任務的需要增加相關聽覺輸入。筆者認為,指導教師應在不斷實施培養過程中逐漸積累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音頻或視頻材料,為后續專業英語能力培養方案的實施做準備。
(3)考核方式。
指導教師可定期組織學生針對本周閱讀的專業英文文獻用英語進行口頭綜述和討論,指導教師做點評。教師點評內容應包括:學生對本周布置的專業英文文獻或音頻材料的理解是否達到一定深度、對文章總結的思路是否明晰等。組織學生開展專業英文文獻評述不僅是為提升學生英語學術能力,更是一種發散研究思路的教學方法,從而強化“輸出驅動—輸入促成”。
四、結語
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進假設”理論,只有建立與輸出信息最具相關性的輸入信號,才能促進目標語言的輸出。本文根據能源與動力類專業的教學特點等,將專業英語能力培養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從輸出設定、輸入語料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了本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方案。總之,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能源動力類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是借助專業課程內容和畢業設計課題、以典型專業課程問題或專業學術問題為“輸出驅動”建立學生的“積極輸入”和“興趣輸入”,從而培養學生專業英語交流意識和專業英語表達能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