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析科技館教學活動中的批判性思維培養

發布時間:2019-11-2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館的教學功能越來越受重視,然而,目前科技館開設的各種科普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方面還遠遠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再結合國內外已有的經驗,結合各自的特色改進現有的科普教學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館的教學功能越來越受重視,然而,目前科技館開設的各種科普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方面還遠遠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再結合國內外已有的經驗,結合各自的特色改進現有的科普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實踐中獲得培養和提升。

  【關鍵詞】科技館 批判性思維 教學活動

淺析科技館教學活動中的批判性思維培養

  在信息爆炸時代,萬物的更迭速度逐漸加快,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使當代社會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人類面臨的困難也越來棘手。面對這種不確定的未來,傳統教育的思維培養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而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素質人才也還存在不少差距。

  青少年作為科技館的主要受眾,未來的人才儲備,更需要從小訓練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不僅是為了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適應新的社會大環境,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2016 年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里就涵蓋了科學精神這一素養,報告還將它具體細化為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這三個基本要點?梢娕行运季S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性。

  一、科技館的重要教學意義

  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革新,使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概念、新思維被提出和應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然而,許多關于跟風謠言、偽科學的報道還能常見諸報端,說明與之對應的國民整體科學素質亟待提高。

  科技館正是科學傳播的重要場所,作為非正式教育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各種領域科普的重要任務。對于青少年而言,是科學課堂的重要補充;對成人而言,則是繼續教育。當前科技館的硬件系統逐步完善,對許多已經建成開放的科技館而言,硬件實力基本成為定局,要提升軟實力,就要在教學活動上下功夫,打造自己的品牌,彰顯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科技館參觀學習。[1]

  由于科技館能夠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有效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各地科技館相繼開設了各種主題的教學活動,館校合作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另外,科技館能夠突破傳統科學教學的約束,有效結合時事熱點,整合現有資源,聯合各方力量進行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這是它的獨特優勢。隨著“科技館”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被大眾提及,人們對科技館的教學功能也逐漸認可。

  二、科技館的培養現狀

  我國傳統的科普教學活動主要圍繞具體的科學知識而展開,重點關注的是對知識的學習和記憶,以展覽和陳列為主,即使有動手體驗環節,也只是注重操作性的技能訓練;部分項目加入的“探究”實踐,也只是理念上的更新,在科普教育過程中仍擺脫不了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思維。[2]

  在展覽教育方面,隨著館校合作的進一步發展,許多科學課堂都有選擇利用科技館來開展。作為科技館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科技館通過展板和展品的陳列,向游客介紹和呈現背后的科學原理。但很多學校組織學校來參觀,只是走了個流程,點到為止;參觀展品也沒有對其深究,更別提思維訓練了。雖然有些科技館已經注意到展覽的灌輸式問題,改成趣味探究形式,但畢竟只是少數,而且也是停留在簡單的模仿國外方面,因而只是機械地按照教師提供的步驟照本宣科,效果不盡如人意。

  除了常設的展覽,很多科技館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時間,招募青少年兒童開設許多教學活動,如創意空間、體驗營、趣味課程等。許多家長對此非常重視,也很愿意把孩子送到科技館的項目中來。然而,這些科普活動多以表演參觀、動手制作為主,雖然也有形式上的改變,也注意到和生活中的現象結合,但大多急于將知識和原理傳授給學生,而且部分科普課程和學校課堂講課里一樣,這就缺乏思維訓練。[3] 即使加入了數字化技術,也是以豐富游客感官和體驗為主,雖然提高了互動性,但對思維能力培養的力度并不高。

  因此,雖然科技館的非正式教育環境相較于學校教室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素養,但如果僅僅將灌輸知識和鍛煉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難免會使科普教學淪為娛樂和休閑活動,使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我們也要注意到,發達國家的科技館展廳占比逐漸縮小,科普教育活動越來越受重視的這種趨勢。由此可見,僅僅靠現在的這種教學形式,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三、創新批判性思維培養方式

  科普教育活動是科技館除了各種展覽外實現教學功能的重要平臺。相較于展覽,科普活動不受制于展板、展品的約束,能進行靈活的教學形式。許多科技館都會在暑期開設戶外項目,大多以參觀訪問、動手實驗、觀察記錄為主。雖然這比傳統的學校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在實際進行過程中,以引導學生往正確或者標準答案靠攏為主,這并不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對此,應在實踐中創新活動方式。

  (一)引導提問

  這里的提問是指在教師拋出問題后,要能引導青少年進行批判性思考,這些問題不是那種知識層面的提問,更不是設問,而是需要學生根據現象進行證據搜尋和思考的提問,需要老師事先精心設計。鑒于我國學生受儒家文化影響,整體性格內斂、追求一致與和諧,這就非常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多鼓勵每位學生發言,并允許不同的意見看法的提出,還要把握住時機引導學生表達疑惑。

  科學表演是一個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良好平臺,相較于傳統的參觀導覽,科學表演經常能匯集觀眾的目光,吸引青少年和家長的參與。[4] 工作人員在開展科學表演的時候,雖然也會針對實驗現象有提問,但大多只是設問,即使有時候實驗失敗,也只是簡單地說明原因進行解釋。從思維培養的角度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實驗的失敗剛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由此進行提問:實驗為什么沒有達到預期?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克服與改進?當然,老師也可以在設計時拋出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甚至拋出謬誤,以此來調動觀眾情緒,引發質疑。如果有條件,可以對他們提問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歸納和總結,作為下次活動改進的依據。

  (二)小組合作

  科技館經常會組織各種類型的探究活動,小組合作是進行探究活動的重要形式,并且伴有任務驅動。雖然在學校教育和科技館活動中都有小組合作的環節,但目前的小組合作普遍流于形式,有些學生在小組里只是湊人數,并沒有真正參與進去。

  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小組合作需要賦予組內的每個成員一個角色,使每位學生各司其職。例如可設置四人小組,按照他們的不同學習風格,讓每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問題分析者、資料搜索者、問題反思者、結論總結者。在實際探究活動中,在最初明確各個角色的任務并定期進行總結。如果活動的周期較長,可以進行組內角色輪換,這其實是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也是用批判性思維思考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討論辯論

  辯論是指用一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從而使雙方獲得一致的意見。這需要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考慮一個問題,也需要勇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簡單地對知識的識記。然而當前的科技館教學活動中很少有這樣的思維訓練。

  比如浙江省科技館的創意空間,會在暑假期間開設一些課程,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制作風力發電的小裝置,形式是小班化指導。在實踐過程中,科技館工作人員以人類的能源開發利用為切入點,引入風力發電的概念,之后就以動手制作為主。其實可以將批判性思維引入其中,讓老師在動手制作前花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比如說拋出問題:風力發電雖然解決了傳統的能源利用的困境,但它一定是好的嗎?風力發電的本身是不是也會存在污染?之后再對學生的觀點表達進行分類、辯論。

  推薦閱讀:論文發表多少錢

  要說論文發表多少錢呢?這個就要知道你所發表的論文屬于什么類型的,來什么級別期刊上發表論文夠幾個版面這個都是必要知道的,在發論文的同時如果覺得來雜志社發表太麻煩可以來論文刊發機構這個都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清楚這家機構的規模及真偽,以免自己受騙!有想知道你所發表的論文需要多少錢,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為您預估。

  (四)寫作互評

  科學知識的內容是確定的,在一定的應用范圍內很難改變,里面的公式和定理已經受過無數次的理論和實踐檢驗,但是科學技術的運用并不像科學計算那樣簡單,考慮時也不能僅僅只顧著能否實現,而要兼顧它的可行性,這就需要考慮環境、影響、成本、道德等多方面。對于青少年而言,如果沒有這方面意識的培養,可能會變成“科學狂人”。

  科普活動中的批判性思維寫作不同于平常的作文練習,寫作時需要讓學生們學會用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即論證。寫作前需要老師設置情景,把學生帶入一個道德困境,從而給予每人表達論證的空間。而且在完成寫作后,先不要急著判斷對錯,可以鼓勵學生相互間進行作文的傳閱和互評,在了解他人的觀點后再確定是否堅持自己的判斷。對單個學生而言,這樣就可以使他了解到自己考慮問題遺漏的地方和看問題角度的深度及合理性,使他們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當然,在實踐過程中,這些方法可以結合起來一起用,這就需要在設計時進行充分考慮,對主題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但從長遠角度看,還是要慢慢引導學生形成用批判性思維看待問題的習慣。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