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本科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索

發布時間:2019-11-2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 生物學教學即要教導學生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 此外,作為一門前沿科學,生物學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因此,結合生物學各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 生物學教學即要教導學生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 此外,作為一門前沿科學,生物學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因此,結合生物學各學科背景知識,我們以專業能力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依托,著重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知識技能,夯實學生的理論功底,提高學生對生物學學習探索的興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本文從課程改革和實踐教等方面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本科生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的探索。

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本科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索

  【關鍵詞】專業能力 本科生 生物學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現代大學的四大基本職能之一,而本科教學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國的大學教育從早期的以社會需求為目標的應試教育逐漸向以提倡培養學生個性發展、身心健康和人文精神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轉變,近年來進一步提倡以培養學生心智能力、身心自由為核心的博雅教育[1]。早期以社會需求和就業導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和個人發展,導致了功利主義和道德素質的缺失。 然后,素質教育和博雅教育的改革在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同樣存在不少問題。我國雖然提倡了多年的素質教育,然而并未完全消除應試教育的痼疾,卻模糊了專業教育的邊界;而博雅教育的目標美好,卻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浮躁和博而不精的缺點。 因此,如何平衡好學生身心發展、人文素質和專業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便成了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科學, 需要大量的理性思考和創新思維。生物專業教學一方面教導學生了解生命現象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發生的基本原理和關系, 另一方面生物學又面向實際,以解決人類疾病、改善人類生活、促進人類生存為目標,通過生物學課程學習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生物學教育既有科學的理性思維,又有對社會的人文關懷。 在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很強的實踐精神和專業知識背景。因此,我們有必要建立以專業為導向的生物學教學體系,從而使生物學的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融合起來,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培養其學習能力使其主動學習與探索,充分體驗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過程的美妙與精彩,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我們從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出發,對生物學的教學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1.完善教學大綱、改進課程考核方式

  長期以來,大學教學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 課堂教學往往會導致教師教學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或以教師自身為中心,而很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尤其是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無法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的特性,發展學生的個人能動性。因此,在生物學課程教學方面,我們的課堂講授盡量采用啟發式教學,以重點、難點、核心概念和內容為講解核心,以經典研究實例為案例,深入淺出;適當插播與課堂內容密切相關的影像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生動性和說服力;課堂穿插一定量的討論與互動環節,提高參與感和思考力;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效率和數據質量。在課程考核方面,我們基本采用過程性、多樣化考核和記分,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成績和平時小課題作業成績的比重,減輕期末考試試卷成績的比重,注重過程考核。

  2.提倡參加學術講座報告

  生命科學研究進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理論和新突破層出不窮。 一方面,要求老師及時更新課堂教學的知識;另一方面,我們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學術講座和報告。 在生物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我們學院的學術報告邀請,我們請生物學不同領域的專家到我院做學術報告,介紹生物學各研究領域的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和實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此外,我們不僅請學校自身和校外專家到校進行學術講座和報告,還鼓勵學生走出去參加校外的一些學術會議報告等。 例如利用學校的英才培養計劃資助學生參加全國細胞生物學會議等國內外會議,鼓勵學生參加南京大學的公選課“新技術與成功創新創業”的主題沙龍活動等。 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到其專業學習的魅力和未來的發展前景,自然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增,學習的過程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推薦:《課程教育研究》雜志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內蒙古自治區北方文化研究院主辦,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教育類學術期刊。本刊突出反映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和新經驗,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新思路、新特點。以“科學、新穎、實用、交流”為辦刊目標,系國際性、學術性、綜合性的教育研究類刊物。有投稿需求的,可以直接與期刊天空在線編輯聯系。

  3.探索研究型教學與實踐

  生物學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輔相成,教學是科研的“隱形動力”, 科研能夠深化教學。 生物學的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雖然在生物學學科教學過程中開設了諸如微生物學實驗、動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和遺傳學實驗等實驗課程,但由于上課時間集中、實驗條件有限等限制,這些實驗課往往偏重訓練學生的基礎操作,對實驗的思考和探索不足。 因此,我們引入學術導師制,讓學生從大二開始便走進各個教授老師的研究實驗室,更早地接觸到專業中實踐性、應用性、科學性較強的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在實踐活動和科研活動中對專業學習有更全面深入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培養其創新精神[2]。 結合學校的英才培養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項目,引導學生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我們設置獨立課題,培養學生文獻收集與歸納總結能力,訓練學生獨立操作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和思維, 從而對學生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性的培養。既豐富了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又提升完善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方法學體系。

  4.建設開放實驗室

  我們的學術導師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但同時存在一定的問題。 學術導師為學生制定指導的研究課題主要是以老師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主,是對老師自身研究領域的深化和探索, 而對一些其他新思路新思考的引導和實踐探索不足。而本科生雖然是專業研究領域里徹頭徹尾的“新丁”,但他們往往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充滿想象力。 因此,我們以南京師范大學生科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 建立了開放實驗室,為學生進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盡可能的提供場地、研究條件和指導。

  5.結語

  總而言之,學校對本科生的培養,在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的改革基礎上,不能忽略了專業教育的必要性。 對生物學此類專業性強的學科,更加要注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技能的訓練。 因此,以學科以依托,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生智能重構對于大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發揮著關鍵作用。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