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培育研究

發布時間:2019-08-02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招生范圍也逐漸擴大,但是近幾年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學生就業難問題一直存在也是社會公眾與政府部門關注的熱點問題。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難以滿足企業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招生范圍也逐漸擴大,但是近幾年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學生就業難問題一直存在也是社會公眾與政府部門關注的熱點問題。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難以滿足企業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培育,提出具體的培育策略,希冀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水平。

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培育研究

  關鍵詞:職業能力導向;文學素養;專業技能;就業水平

  時代的快速發展應當加強文學意識的有效進步,當前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較低,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產生這種問題的因素有眾多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決定著科學技術能夠推動社會的有效發展文學,但是文學對社會的影響卻顯得微不足道,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文學也得不到重視。雖然近幾年語文教學中適當加入了文學教育內容,但是因學生文學閱讀量較低,在高職高專學校中主要以技術學習為主,又忽略了文學教學,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在主觀上也難以積極有效的接受文學知識,從而導致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低下。

  1 高職高專院校文學教育現狀

  因為教育目標,并未對人文素養和文學素養的培育進行明確的規定,所以在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文學教學培養與學生文學素養培養難以得到重視。主要原因在于高等職業院校文學觀念淡薄,學校領導與教師將專業技術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放在人才培養的首要地位,卻對文學教學和學生文學素養培育,體現出毫無興趣的傾向,并且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與領導認為文學教學無用。在課程上設置了《大學語文》代替文學課,由于課程設置較少,課時量較少,甚至部分院校根本不開設這門課程,直接以文學選修課代替文學課 [1]。

  2 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培育的必要性

  文學素養培育能夠促使人的成長與發展,當前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競爭的實質主要是人才的競爭。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并且與世界經濟接軌,現有的經濟結構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企業的發展有需要技術型勞動力轉向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只有高素質人才才能夠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創新思維、較高的社會適應能力與文化沉淀。文學素養是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因素,著名作家朱光潛先生說過,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多方面的和諧和發展,情感是學生發展的生機,必須得以宣泄,才能夠發芽開花。如果缺乏情感思想教育,學生便會發展不完善,文學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表現,也是學生升級發展的重要源泉,所以要想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加強文學藝術培育。

  3 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高專學生文學素養培育的具體策略

  1)提倡學生閱讀文學作品,豐富內心情感。高等職業院校文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大力提倡文學作品教學,通過閱讀文學名著,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語言欣賞水平,拓展文學知識面,使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質。閱讀文學作品是學生文學素養培育的重要基礎,如果離開閱讀,則難以有文學積淀,也難以對文學作品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文學素養也成為空談。所以必須提倡閱讀文學作品,使學生正確了解我國歷史文化與內涵 [2]。

  2)扶持學生文學社團,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文學社團是由相同文學愛好的學生組成,學生能夠互相學習交流,好像仍在沙漠中看到綠洲那要在社團活動中找到堅持的力量與信心。組建文學社團,能夠將愛好文學的學生團聚在一起,通過吸引與勉勵,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學影響,有助于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文學活動中。學校應當對文學社團進行大力支持與幫助,并且配備文學指導老師,展開常年指導,組建社團,并且幫助社團舉辦日常文學活動,提高文學氛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3]。

  3)做好學生評價,推動學生文學素養良性發展。學生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學生評價具有導向與教育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加強多角度評價,重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效結合,體現評價的素質元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關注學生技能操作訓練與社會實踐能力的養成,能夠運用科學發展眼光看待學生 [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文學素養培育,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高校也應當將文學素養培育融入日常學生培養方案中,能夠結合時代發展步伐,有效創新教育教學觀念,切實培育出既有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又有人文素養與健全人格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柳敏和 , 鮑遠明 , 張玉文 , 等 . 人文教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實踐 [J].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0(1):88.

  [2] 張曉鶯 .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與構建 [J]. 職教通訊,2016 (17):7-11.

  [3] 覃綺梅 . 從就業競爭談大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J]. 現代企業教育,2010(8):188-189.

  [4]張振偉,葉雅雅 .基于職業素養視角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探究 [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3):68-72.

  文學素養相關論文范文:語文教學素養新應用建設模式

  摘要: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高級階段。高中語文教育是語文作為母語這一教育領域的重要范疇,社會發展時代要求對當今高中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語文這門學科中去挖掘語文的獨特魅力,從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語的語文,源于生活又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因此,語文教育應面向學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高中語文教育應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學習領域要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的結合起來,學習過程要動腦、動口、動手相聯系;學習程序遵循字、詞、句、章和語法全方位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高中學生在語文教育領域能夠接受全方位的語文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