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研究現狀及前景

發布時間:2018-07-16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下面文章主要結合近五年的研究成果,以時間為軸分析高職生創業勝任力,文章整理了高職生勝任力的研究現狀,以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為研究背景,分析創業勝任力及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現狀,最后對于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前景進行分析。 關鍵詞:勝任力,創業

  下面文章主要結合近五年的研究成果,以時間為軸分析高職生創業勝任力,文章整理了高職生勝任力的研究現狀,以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為研究背景,分析創業勝任力及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現狀,最后對于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前景進行分析。

  關鍵詞:勝任力,創業勝任力,高職生創業勝任力

創業教育

  1.引言

  多年來,勝任力研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初,在《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這一代表性文章中,McClelland提出了勝任力的概念,此后,有關于勝任力的相應研究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廣泛興起,勝任力這個詞也成了20世紀80年代管理學中的前沿詞匯;中國學者和專家較早發表勝任力應用研究的學術文章始于2001年,至今國內外關于勝任力的研究都已逐漸成熟,對勝任力的研究也趨于全面。

  1.1勝任力

  蔡妙恬(2012)通過梳理1973年至2012年各學者對勝任力、勝任力模型進行研究的文獻,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外對勝任力模型的探究由通用模型轉變為適用于某一特定崗位的模型,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對象主要涉及到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黨政干部、教師、公務員等,但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創業型經濟和創業型人才已經成為當前人們關注的新的熱點。

  1.2創業勝任力

  在Chander和Hanks(1994)的定義里,創業勝任力被認為是一種識別、預見并利用機會的能力,在整個創業中,它是核心能力。根據有關的文獻搜索,目前在創業勝任力的研究方面,有關創業勝任力模型和建模方法是重點;在研究對象上,社會人士、管理人員偏多。而伴隨著當前創新創業的大潮,一大批具有雙創意識的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事業,并取得了不錯成績,已然成為雙創大軍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研究背景

  本文通過查閱最近五年關于創業勝任力的文獻發現,目前國內關于創業勝任力研究的對象大多數都是只停留在大學生這一層次。馬慶秋采用實證研究和質性研究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探討,他提出大學生的創業勝任力模型是由機會、關系、概念、組織、戰略、承諾和學習七種勝任力構成。朱建飛在其研究通過訪談的形式對30名已獲得工商注冊資格的在校創業生進行深入調查,從而將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勝任力概括為32個關鍵要素。

  陳子彤,李娟(2011)通過使用《勝任特征核檢表》,對武漢某所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對300名具有創業意向的在校生的調查,總結出最重要的創業勝任力分別是: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經營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專業技能。蒲清平,呂鵬(2011)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采用內容分析法先是通過對122篇文獻的綜合研究分析,得出前十創業勝任力特征因素,最終對38名成功的青年創業者案例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出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具有創新意識、機遇意識、團隊意識、知識技能和創業意愿等特征。

  廖云霞(2015)在其研究中,回顧了大學生創業活動的現狀,并在結合以往有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專家小組法獲取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有關資料,分析創業勝任力有關指標,同時,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對大學生創業勝任特征進行了驗證,并最終得到以下結論: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模型包括機會、概念、組織、創新和成功導向這5個方面的能力持征。

  由上述可知在此研究領域也產生了一些為大多數人認可的理論體系;然而國內外對于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卻是屈指可數,并且本文總結這些少有的研究發現,最常見的觀點便是,將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模型歸納為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品質(精神)四個維度。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對于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還是十分局限的,雖說高職生也被劃分到大學生這一分類中,但是關于高職生這一特殊的創業群體,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及重要的研究意義。

  3.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研究現狀

  田菲菲(2016)提出高職生創業勝任力主要包括創業的知識、素質、技能等內容。她對如何提升高職生的創業勝任力提出了兩點看法。一是高職生應提升自主創業意識,不斷提高綜合能力;二是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創業教育。

  李淑娟(2015)將高職生創業勝任力模型歸納為四個維度,一是創業意識,包括動機、信念、興趣和理想等;二是創業知識,包括行業及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以及社會經驗等;三是創業能力,包括市場把握能力=人際能力及創新能力等;四是創業精神,包括個人品質、團隊協作、冒險精神以及心理素質等。

  劉巍(2017)通過對12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訪談級484份有效調查問卷,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出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由機會感知、資源配置、社交網絡及心理抗逆四種能力構成。

  范正根,米亞瓊,楊彥奇(2017)以410名具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文獻資料和調研數據建立初步的勝任力模型。得到當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具有三個主成分:(1)知識儲備與認知能力;(2)社會實踐能力;(3)身心素質。他們認為,良好的身心素質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前兩個維度的基礎。

  張曉星,張力學,姚路明(2017)在其研究中將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定義為: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為實現創業成功而需要的知識、技能、角色、人格特質等個人特質;并針對五個方面逐一分析:一是創業知識維度,二是行為技能維度,三是自我及社會認知維度,四是人格特質維度,五是心理品質維度。

  沈綺云(2018)對于創業勝任力的研究中編制了《高職學生創業勝任力問卷》,包括24個條目,采用Likert-5點式量表進行評分,最終形成了包括領導與創意、關系與溝通、學習與管理、戰略與創新力、信念與目標等五個因子在內的問卷,信度較高(內部一致性信度值是0.925,分半信度是0.886),效度也較高,對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結合田菲菲和李淑娟等人對高職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高職生對創業有想法的占大多數,但是大多都缺乏實干精神和社會經驗。有創業意愿的人的困難主要集中在資金和經驗上,所以政府需要更加落實支持創業的政策,為他們提供創業資金支持。由于每年都有大批高職畢業生走向社會,所以大學生創業培訓市場潛力巨大。其實絕大多數高職生更希望得到來自企業成功人士的創業指導意見,因為他們更加具有創業的經驗,對他們更有實際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慶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研究[D].廣州大學,2012.

  [2]朱建飛.基于勝任力模型視角的大學生創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7:87-89.

  [3]李淑娟.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4:53-55.

  [4]田菲菲.高職學生創業勝任力研究[J]. 新經濟,2016,14:29.

  [5]陳子彤,李娟.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模型的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11,16:292-294.

  [6]蒲清平,呂鵬.基于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2011,05:49-51.

  相關范文閱讀: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如何提升

  在下面這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定位,從多角度提出了工商管理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這類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提升策略,從而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工商管理人才。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