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如何培養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學習策略

發布時間:2018-07-0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教育信息發展給學生學習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困擾,下面文章就是對于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出現的學習問題進行介紹,希望可以做好有效學習,并從這一角度培養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有效學習,學習策略,非英語專業,研究生 隨著我國教育

  教育信息發展給學生學習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困擾,下面文章就是對于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出現的學習問題進行介紹,希望可以做好有效學習,并從這一角度培養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有效學習,學習策略,非英語專業,研究生

課程教學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碩士研究生這一群體的人數越來越壯大,這一群體存在的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入學英語水平不高,英語基礎普遍薄弱。那么,如何提高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英語水平成為廣大教育者所關注的問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投入的時間并不少,但是他們英語學習的效率的確不高。因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教育者和學者們關注的重點。我們發現關注有效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掌握知識,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即要教會學生如何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而,我們一方面忽視了這一點,另一方面,我們似乎也忽略了學生的有效學習。隨著課堂教學的重點由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采取哪些學習策略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向葵花、陳佑清認為,有效教學研究的最新走勢應為從關注教導行為到關注學習行為。[1]本文針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出現的“無效學習”問題,從有效學習的視角分析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習策略培養。

  一、有效學習的定義及特點

  關于有效學習的定義,學者們持有不同的看法。鮑銀霞認為,有效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恰當的策略對學習內容進行主動的加工,在一定時間內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使自身獲得發展的過程”[2],我們認為有效學習是相對于無效學習或者低效學習而言的。與機械學習相比,有效學習強調的是高效的學習過程和優質的學習結果。

  有效學習應以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為前提,以教學活動的中心即學生為主體,其過程是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主動地采取積極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目標知識、解決問題并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注重過程的同時,有效學習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識記不僅僅是由書本簡單地轉移到頭腦中,而是知識在頭腦中被批判性地理解、加工和整合,最后轉化成有利于學生消化理解的知識存儲到大腦中。

  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目前英語學習的“無效性”

  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之后,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開始放松,以哈爾濱師范大學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為例,每周英語課平均3學時,與專業課的課時相比,可以說他們在英語上投入的時間并不少。然而,英語學習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這3學時的英語學習中老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講授,學生們是否全心投入到了英語學習,我們不敢肯定回答。通過對老師和學生們的訪談我們發現,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不高,比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參與的程度并不高,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夠自信,不敢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也不愿意用英語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這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傾向于聽老師講授,然而我們知道,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久而久之,他們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注意力也越來越不集中。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說,目前很多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英語學習是無效的。這種課堂學習的無效性反之又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失去了興趣。結果導致了惡性循環,學生們學習英語主要以通過考試為目的。

  三、如何解決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目前學習無效性、培養其有效學習的學習策略

  針對學生英語學習“無效性 ”問題,近年來教育者們大都從如何改善教師的教學策略入手,研究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改變目前這種“無效學習”的狀態,然而我們認為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改變才是關鍵。要改變目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出現的英語學習“無效性 ”問題,有必要從有效學習的視角研究和探討學生的學習策略。

  (一)學習策略的概念

  關于學習策略的定義,國內外研究者們各持己見。Oxford(1990)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生所采取的某種行為,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更成功、更自主、更加快樂。[3]國內研究者們對學習策略的概念也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束定芳、莊智象(1996)認為,學習策略主要指學生在獲取學習機會,加強學習成效,在學習過程中為了解決所遇到的困難時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反應。[4]我們比較認同文秋芳(2001)的觀點,她指出學習策略是為了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5]該定義包括兩個關鍵點:首先,策略使用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習效率;其次,策略的本質更強調的是學生的行動。

  (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學習策略的培養

  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積極的學習,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的策略從而達到有效學習。對教授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廣大教師來說,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學中利用學習策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解決以上提到的“無效學習”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們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習策略方面的培養。

  西方學者研究表明,學習策略是可以傳授的,學習策略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主動性。文秋芳(2001)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學生的行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在課堂促成學生的行動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就成為老師們需要關注的重點。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思考,有意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策略,將學習策略的訓練滲透到課前驅動、課上促成及課后評價三個階段。其次,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策略使用反饋,如組織非英語專業研究生進行學習策略使用心得匯報,讓學生們反思自己如何復習、如何記憶、如何思維、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提問等。然后教師將這些策略中較受歡迎的部分結合到教學內容中,便于學生學習掌握。另外,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課的一大特點就是,學生們來自于不同的專業,專業需求不同,如何將英語課上的內容與其專業需求相結合,這是教授非英語專業研究生教師面臨的一個挑戰。教師應有意識地將現行的學習策略與各學科知識有機地結合到一起,編撰與各學科知識有機結合的教材。最后,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相結合,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語言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6]

  四、結語

  毋庸置疑,學習策略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有效方法。然而,學生學習策略的選擇也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為了使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達到最大化的有效性,廣大教育者們有必要對他們的學習策略進行研究和培養。

  參考文獻:

  [1]向葵花,陳佑清.聚焦學習行為:教學論研究的視域轉換[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

  [2]鮑銀霞.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及其對教師教學的要求[J].教育導刊,2005(9):14-16.

  [3]Oxford,R.L.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教育論文期刊推薦:《新課程教學》于2013年5月創刊,是由北京師范大學音像出版社主辦的刊物,自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