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2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素質教育不斷落實的今天,傳統應試教育中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對于人才的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本篇文章重點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需要對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加以改革,提出了新的實施策略,讓學
在素質教育不斷落實的今天,傳統應試教育中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對于人才的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本篇文章重點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需要對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加以改革,提出了新的實施策略,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快樂學習。
關鍵詞:歷史教學,高中階段,組織形式
一、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研究現狀
1、教育現狀
由于人們一直強調高考的神圣,對于高中的歷史教育,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學生們對于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同時教學方式也跟不上教學發展的步伐,所以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很低。這樣就造成了課堂上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慢慢的缺少了學習的樂趣,而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導者,老師也忽略了學生的課堂感受,使學生漸漸的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學生現狀
往往學生的自我控制力非常差,意志力薄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對于學習歷史的興趣與動力容易產生大的波動。社會上也常常以“十年寒窗苦讀”、“沒有苦中苦,難得甜上甜”為個人發展的榮光,但當今的青少年,不喜歡聽這些,再加上由于是填鴨式的教育,很多學生不能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獨特新穎的觀點,只是人云亦云,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高中歷史教學組織的改革趨勢
1、歷史課程將在高中教育發揮更大作用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必將更加迅速,人民的生活質量將會有很大改善,科學類課程在新世紀學校中將占據重要地位,高中歷史的課程還可以使學生們認識當今的世界形勢和中國國情,激發高中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所以21世紀的歷史課程將會在高中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2、歷史課程將更加重視教育功能
例如英國1999年的歷史課程標準就提出“高中學生應著重理解20世紀的歷史對他們今天生活的世界有什么影響應增長學生的歷史見識,幫助他們理解現代世界”.通過歷史促進學生的精神、道德以及社會、文化觀念的發展。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在文化和超時代文化之間的不同點和相似點。課程標準在歷史的重要性闡述中認為學生學到的東西能影響他們的個人抉擇、個人態度和價值觀。由此可以看出英國的歷史課程目標十分注重課程的教育功能。雖說是英國國家的價值觀在歷史教育中的反映,但對我國21世紀的歷史課程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3、歷史課程的形式將更加靈活多樣
21世紀的高中歷史課程將隨著國家對學校的投資加大和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普及,任何時候都可以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變課程面貌,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更為有效。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講為主必定會成為歷史。今后的更多歷史教學方式將會是觀看影視資源、計算機軟件的運用、網絡查詢等等。
4、歷史課程將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
尊重學生、尊重個性是衡量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標志,更是衡量課程人文色彩程度的重要標志。在未來,我國高中歷史課程追求的目標將會是人,而不是學科本身。其具體表現是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課程設計由方便教師教授變為方便學生學習,使學習活動由單一變為多種多樣,由被動變主動
三、高中歷史教學組織新形式及實施策略
1、開展實踐活動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單純的文字教學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學科,老師應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課,并讓學生結合博物館資源進行歷史學習,使學習中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產生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歷史知識。
2、進行小組探究,培養學生探究習慣
在學生進行小組探究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相互配合,團結協作,尊重他人意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靈活掌握學習的合作探究方法。小組之間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發揮了每個成員的作用也讓每位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小組每位成員在學習上都有一定的提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既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開闊了學生的歷史見識,讓學生靈活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
3、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活躍學生歷史思維
在學生發言時,教師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方法,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應想辦法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活學活用。其次,鼓勵學生們積極的發言不僅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活躍學生的歷史思維。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還有助于鍛煉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的歷史思維得以形成和發展。
四、結束語
國家的改革不是把原有的真理推倒重來,而是在借鑒傳承中創新,改革要從實際出發,尊重教育,尊重改革,在借鑒歷史的真理下進行改革創新,而不是一昧的、盲目的改革。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學生主體。把面對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差異,發展學生差異作為歷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基本原則。通過歷史必修課,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揚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趙延寧,高中歷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探究。[J].《魯東大學》201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大2003年6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五版)。[J].華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相關閱讀:歷史教師論文如何構建中學歷史的有效課堂
歷史是中學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國的初中和高中都會學習到歷史,在考試的時候,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針對歷史的教學,每個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和簡介。本文是一篇歷史教師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如何構建中學歷史的有效課堂。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