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0-31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思想政治是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但是思想政治內容本身過于枯燥,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是每一位任課教師需要做的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成績,就應該不斷突破現有的教學水平,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高中政
思想政治是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但是思想政治內容本身過于枯燥,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是每一位任課教師需要做的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成績,就應該不斷突破現有的教學水平,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高中政治教師應從理論的高度進行統籌布局,從實踐層面積極改革實踐,從個人層面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水平,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教育改革
多年來,我國教育界教學改革一直未斷,然而實際調查很多課堂教學,卻往往還是傳統教學方式占據著大半江山,如此說來,教育界的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化開展下去。
高中思想政治的課堂也大多呈現出單向傳授,滿堂灌的特點,教師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對學生的能力不夠信任,在改革面前畏首畏尾,還是大多采用了保守的傳統教學方法,然而傳統教學手段長期以來已經廣受詬病,除了教會學生去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以外,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度極低,大多學生都抓不住這門課的要領,很難有感到學習很輕松,掌握了其中精髓的感覺。
所以,面對當前的困境,教師必須變革,圍繞教學效果的提高深入研究,多思考,多學習,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去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目標,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組織教育,不能急功近效,而是沉淀下心來,踏實改革,相信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學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個體經驗來分享如何使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提升的一些思路,希望給大家帶去啟發。
一、優化課堂引入環節,引發學生興趣,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高效的實現
導入環節把握得好,學生一開始就可以被抓住注意力,教師接下來的教學開展就會更加輕松,學生關注度高,自然教學的效果會更好。常用的導入環節有案例引入法、故事導入法、視頻短片引入法和問題導入法等。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要結合生活現實實際才能自然地融入一些相關的案例故事等。
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當地相關的一些熱點事件來進行導入,一開課就告訴學生們:“我最近聽說一個事兒,大家幫我一起來分析分析……”具體的什么事呢?那就看當時講的內容是什么,又可以結合上什么事情來講了。例如,關于小區一些公共部位維修的問題,農村中鄉村道路維護的問題等,都可以結合到“民主決策”這一主題中來。
思維品質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沒有一個開闊的思維,是無法掌握更多知識的。疑問是思索的開始,學生提出疑問,是思考的結果。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就是知識認知的形成過程。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疑問,才會激發他們的思維,從而培養出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精神。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習慣,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自由領域,是教學提問的核心意義。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為學生的思考營造一定的氛圍。教材中理論概念都有詳細的解釋和闡述,而且配合了說明的案例。表面看似乎沒有問題,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習慣。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開展與生活實際接軌的政治教學傳統
高中政治教學之所以讓學生難以理解,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老師總是空談理論,與現實生活拉開了距離。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學老師付出的也少,只要簡單地讀讀教材看看參考書然后就可以上臺給學生講課了,學生聽不懂,沒興趣也無所謂,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然而,如今新課改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前提就是全新教學理念的樹立,因此,高中政治教學要重新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要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以發展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前提。
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是新課改首先需要改革的地方,教師只有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才能夠將生活化的理念帶入教學實踐活動組織中,那么“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又怎樣才能體現在政治課中呢?又怎樣才能夠使政治課的生活關聯度得以強化呢?教師只有在政治教學活動中善于觀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將教育理念不斷地更新才能夠保證教育理念有一個全面的更新,這對于政治教學生活化而言也是一個重要保障。
知識的學習不是為了考試的,這一點老師們要認清,知識的學習是為了學生們以后在社會中更好的生活,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所以,如果只是空談理論,學生將來進入社會也很難將理論和現實結合起來。
生活中充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實踐的作業,讓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一些理論規律去解釋這些現象,對于一些廣受爭議的社會現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辯論,把大家的觀點都呈現出來,從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問題。
所以,生活化教學本身就是對傳統枯燥教學的一種拯救,學生從書本中超脫解放出來,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再回到課本,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三、豐富教學形式,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大膽嘗試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的實施要求教師在課程內容講授的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生們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及習慣的養成,改變以往教學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模式,積極倡導學生們通過合作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基于這些要求的考慮,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實踐小組合作學習。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該開展分組教學,依據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理解能力、邏輯思維水平等的不同,對學生實施分組教學。
第一,便于教學管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第二,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第三,能及時真實地進行學生信息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疑難點進行重復訓練和講授;第四,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小組合作學習建立在合理的分組的基礎上,目前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通過實踐發現,學生的學習動力變得更強,不再被動等著老師講,經常是主動跟老師爭論一些問題,這是非常好的表現,一個有獨立意識的人應該有的表現。
總之,面對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問題,教師需要從課堂導入的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共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博。新課程改革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有效運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2]閆紅。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策略微探[J].求知導刊,2016(1):80.
相關閱讀: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實現途徑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