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9-05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黨政期刊投稿發表了縣級黨校政治理論創新教育,黨校是政治理論教育的部門,對于高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創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論文以廣東省為例,介紹了黨校教育中個存在的問題,提出黨校教育改革應該實現規范化、創新化和科學化的課改制度。論文介紹了黨校政
這篇黨政期刊投稿發表了縣級黨校政治理論創新教育,黨校是政治理論教育的部門,對于高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創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論文以廣東省為例,介紹了黨校教育中個存在的問題,提出黨校教育改革應該實現規范化、創新化和科學化的課改制度。論文介紹了黨校政治理論教育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黨政期刊投稿,政治理論;創新教育;與時俱進
黨校的教育資源應該圍繞其工作重心來展開,其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基層黨組織干部人員的理論素養以及黨性修養。一個人的思想是支配其行為的終端,因此,提升其思想建設尤為重要。同樣,對于黨組織的干部來說,只有加強思想建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服務于國家。所以,在如今這個信息和科學并存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黨校教育模式,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一、黨校政治教育的研究現狀及意義
1.高州市黨校政治教育的現狀
十八大以來,將市級黨校的政治教育創新作為研究的重點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以廣東省高州市來說,其現在黨校的發展依然存在著些許的問題,例如師資力量不足、基礎設施落后、教學資源短缺、教學方式傳統等等問題,根據高州市現有的資源來創新其黨校發展模式,有利于其培養出全面的、服務于新時代的黨校人才。
就目前來看,專門研究基層黨校政治理論創新教育的著作比較少,大部分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因此在文獻上能提供給高州市發展和創新黨校教育的方法較少,以至于高州市的黨校教學資源短缺,教學方法比較傳統。但是其中不乏好的著作,例如趙永廷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一書,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研究方法、發展歷程、繼承創新以及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方法,非常適合當前高州市黨校的政治理論創新研究。
同時關于基層黨校政治理論創新的期刊和文章也較為少見,其中適合當前高州市黨校發展的文章期刊有程玉賢的《探討多元文化背景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機遇與挑戰》和包小梅的《網絡時代黨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前者指出了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文化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積極地研究了思想政治理論創新發展課題。而后者指出在如今的網絡時代里,教育工作更加信息化,這無疑是對傳統黨校教育模式提出的挑戰。因此,基層的黨校教育應當利用好網絡發展的特點,積極進行創新研究,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有效地提升黨校教育的管理和教學水平。
2.高州市黨校政治教育的意義
理論意義。從一方面來說,加強黨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創新對于更好地認識其干部的政治思想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隨著國家的發展變化及不斷繼承和創新,我國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高州市為例,其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批部隊,發展迅速。因此,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必須要跟上其發展的腳步,才能符合社會的發展。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的發源地,其創新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干部思想教育方面的優良傳統及創新性和科學性。因此,研究黨校的政治教育發展,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繼承和創新,同時也加強了黨員干部對其政治思想地充分認識,在理論教育上意義重大。⑵現實意義。
第一,研究當前黨校政治教育創新是符合當前中國共產黨發展需要的。在這個信息化的21世紀,無論是社會發展,還是黨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要求黨員干部在政治思想方面也要發生改變,提高黨員干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因此,研究黨校的政治教育創新有利于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提高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第二,研究黨校的政治理論創新教育更有利于防止黨員干部貪污腐敗。近年來,官員貪污腐敗的新聞層出不窮,國家也下達了相關的法律進行整改,但是依然存在。要想徹底防止這種風氣的產生,就要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從思想教育做起。因此,研究黨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不僅有利于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同時更能引導他們樹立強烈的自律意識,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的行為,提高拒貪拒腐的能力。
二、黨校政治理論教育創新的途徑
1.與地市級的基層黨校結合
當前,縣級黨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創新主要有以下兩點:⑴與地市級的基層黨校的教育培訓相結合,以找到一個研究的視角。目前,一些地市級的基層黨校并沒有被廣大的研究者所關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為其創新發展提供了研究價值,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出研究的結果,以供更好的實踐。⑵提供一個地市級的黨校政治理論教育研究的樣本。先將地市級的黨校教育放到全國的視角上來研究,從全國的政治形勢和內容去分析研究,從而明確地市級的黨校政治理論的教育應當如何創新。將其作為一個樣本,為全國的黨校政治理論教育創新提供范本。
2.政治理論教育要以黨性素質教育為中心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我國的實踐證明,其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在《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中,明確地指出了各級黨校要注重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教育創新,例如將黨性教育融入到課程教育中。但是前提要有黨校領導的重視,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班,讓政治理論教育在黨校資源中具有優先權。
3.開展課堂互動教學創新模式
教育創新包括多方面創新,比如說內容創新、方法創新、模式創新等等。目前,針對高州市黨校的政治理論教育創新不僅僅是這三個方面,更在于其理論的轉變,這就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創建一種以學為主和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整個課堂教學建立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再者,我們知道黨校教育的對象是共產黨的各級干部,因此,他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及掌握,這樣的教育更不能用傳統的教育模式,要用創新型的模式,把講師的理論知識與學員的實踐經歷相結合,師生相互合作,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同時,還要培育講師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在這種互動教學的模式下,講師在課堂上難免會遇到各種不能預料的問題,因此,培養講師的課堂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在一方面給學員樹立榜樣,讓他們在以后的各級部門的工作中也要具備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以顯示出他們的黨性素養和作為黨員干部應有的素質,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三、總結
總的來說,無論是知識還是思想,都是學無止境的,一個人要想成長,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國家想要成長,在全國的各級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前中國共產黨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改革歷史期,因此,我們必須要抓住機會,而黨校作為干部培訓的基地,其創新發展是非常必要的,要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潮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創新也顯得更加重要。以上只是根據高州市的黨校教育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系列意見,當然,更多的還是實踐,筆者相信,通過不斷地創新研究,各級黨校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棟梁。
參考文獻
[1]孫麗鳳.淺談黨校政治理論的創新教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137.
[2]殷詩涵.地市級黨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3]賀彥鳳.現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借鑒價值[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4.
[4]劉方雅.基層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5.
[5]李欣陽.十八大以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6.
作者:袁輝
推薦閱讀:《惠州學院學報》是惠州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于1981年,它的前身是《惠陽師專學報》,1994年更名為《惠州大學學報》,為季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