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人文教育論文醫學人文教育及臨床實踐教學途徑

發布時間:2016-11-22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313次

摘 要: 人文教育在現在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國很多專業的教學中也都開始融入一些人文教育了,醫學也不例外,很多教師也都針對此進行過一些研究。本文是一篇 人文教育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醫學人文教育及臨床實踐教學途徑。 摘要:加強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是

  人文教育在現在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國很多專業的教學中也都開始融入一些人文教育了,醫學也不例外,很多教師也都針對此進行過一些研究。本文是一篇人文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醫學人文教育及臨床實踐教學途徑。

人文教育論文

  摘要:加強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是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臨床實踐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管理者、教師、學生與患者的醫學人文意識,具備一定的理論高度,培訓中應用具體的人文教學措施,并納入考核與評價體系,是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臨床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應倡導和推進全面素質教育,全程性教育、多元化教育、個性化教育相結合,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才能培養出業務精良、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兼備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關鍵詞:醫學人文教育,臨床實踐教學

  一、醫學人文教育現狀

  (一)醫學人文的理念現狀

  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醫學人文就是強調醫療活動以患者,而不是以疾病為中心,把患者視為一個整體的人而不是損傷的機器,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堅持尊重患者、關懷患者的理念[1]。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從思想深處忽略了人文觀念。

  (二)醫學人文在醫療領域的現狀

  當前我國醫療側重于對疾病發病時的控制,而不重視患者長期的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側重于高科技醫療技術的治療,不重視醫療服務康復的連續性,簡單地說,以“病”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這種醫學脫離人文的現象,不僅損害了醫患關系,而且危害著醫學的健康發展[2]。

  (三)醫學人文在教學領域的現狀

  現代醫學正處在一個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時期。傳統的醫學教育方式是為生物醫學模式服務的,這一模式從根本上漠視患者作為人的尊嚴,僅僅把患者視為有病生物體,背離了醫學的人文本質。人文精神的缺失使醫學界處于被動,隨著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發展及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人文教育已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推進醫學人文教育,提高醫師的人文素質刻不容緩,醫師要更多關注人的社會因素,除了不斷更新專業知識,還要涉獵人文社科知識,需要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上深入研究、積極探索[3]。人文教育是全人教育的內在要求,亦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環節。具備良好的人文修養是實現醫學目的的重要保證,對醫學生來說人文教育至關重要[3]。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生開始接觸患者的階段,是將理論教學應用于臨床實踐操作的重要階段,是滲入醫學人文教育的大好時機,是醫學人文教育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在此階段如何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如何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就醫學人文教育如何有機融入臨床實踐教學的這一環節進行了探討。

  二、融入臨床實踐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人文意識

  醫學人文意識的樹立應該是全民性的、整體性的,涵蓋管理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甚至患者層面,只有全方位的觀念轉變,認識到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將醫學人文教育落到實處。首先,管理層要重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進行長期規劃,在學科發展方面進行跨學科的有機結合,從師資隊伍、課程設置、教學環境、醫療環境以及人文氛圍營造等方面給予極大的支持,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有力保障[4]。其次,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教師的道德水平、科學精神、人文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教師良好的綜合素養體現在,一方面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熏陶著學生,另一方面教學中能夠有意識地主動融入人文思想教育,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產生積極的影響。第三,學生方面樹立良好的醫學人文意識,就會主動地有意識地學習醫患溝通技巧,真正關心患者,在所從事的醫學活動中為他人著想,盡可能地減少患者的痛苦,才能從簡單的知識學習技能培養中走出來,成為既有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又有高尚醫德修養的好醫生。最后,患者樹立人文意識,會主動關心配合學生,利于老師的教學,利于學生的學習,利于自身疾病的診治與康復。

  (二)提高人文理論高度

  醫學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知識教育一樣,教師在樹立人文概念、人文觀念、人文意識、人文精神基礎上,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學術修養,達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能將醫學人文知識系統地應用于臨床實踐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將醫學人文教育內容滲透到臨床實踐教學中,遵循醫學生的認知與品德形成規律,構建臨床實踐教學人文教育體系[5]。學院對臨床專業學生開設醫學倫理學講座、醫學人文系列講座、醫患溝通學課程、法律法規課程、診療人文環境營造、編寫臨床實踐課程人文案例、閱讀經典、病歷討論、社會實踐等活動,將課程與實踐互為一體,形成人文教育體系,從而達到人文教育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的人文理論高度至關重要。

  (三)培訓與應用

  臨床實踐教學中臨床技能培訓必不可少,是所有臨床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遵循自主學習、能力指向、有效協作、情境適應、形成評價的原則,建立多形性、可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人文知識普及和技能訓練的教學體系。多形性是指除了理論知識體系的教學外,各種形式、多種方法、不同地點人物的人文教育結合,無需專門培訓,將人文教育內容融入各式培訓教學與臨床實踐中,不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實習小講座、床邊教學、病例討論、教學查房、病例編寫,特別是在臨床思維培訓、臨床實踐操作中融入醫學人文教學內容,并且可以編寫醫學人文案例,在內外婦兒急護的操作訓練中加入人文內容,培訓中引入標準化病人,打破模擬教具缺乏情感交流、無互動的局限性,積極開展醫學人文活動。在各式教研活動的開展與培訓中均融有醫學人文的項目,增進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理解患者疾苦,加強醫患溝通能力與技巧,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刹僮餍詮娛侵甘谡n教師根據臨床經驗,把在臨床實踐操作中患者可能出現的反應、可能遇到的問題組織起來融入教學內容,把學生最需要和能用到的人文知識組織起來進行教學,在必要環節上進行模擬互動,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做臨床內科四大穿刺操作前與患者進行有效病情溝通,知情同意,穿刺前的告知,穿刺過程中的言語關懷,冷暖關心,觀察患者的反應,穿刺后的注意事項交待以及結果反饋等等。實用性強是指用人文精神來調適和改善醫患關系,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贏得患者信任和理解,緩解醫患矛盾、減少醫療糾紛,對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四)考核與評價

  將人文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從理論考核到實踐考核,每項操作考核中醫學人文關懷占一定的分值,單純的人文考核與各科考核中人文考核相結合,聯合計分。譬如穿刺操作考核中,除了操作分外,加入人文關懷評分;教學查房評價中,加入教師人文教學分、學生人文關懷分等。評價體系,變總結性評價為形成性評價,如臨床實踐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患者或標準化病人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等。平時成績來源于學習過程,對學習起到監控、督促和激勵作用。

  三、融入社會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全程性教育

  醫學人文教育應貫穿于醫學生教育的全程,建立涵蓋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校園文化、醫院文化等多個方面。醫學人文思想應該充分體現在醫學教育、醫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實踐中。某一次講座或一項活動遠不足以成為一種有效的人文教育模式,應在臨床背景下開展全面的和持續的醫學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更應該貫穿一生,建立終身教育模式,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全程性教育不僅僅是指醫學人文的全程性教育,也不僅僅是醫師培養與執業的全程性教育,更是我們一生的全程性人文教育。

  (二)多元化教育

  人文教育場所應該多元化,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充分發揮每個環節的教育作用。人文教育的載體也可以多元化,如教育上體現人文,環境上體現人文,社會上體現人文,文化上體現人文,性格塑造上體現人文等等。人文教育應該融入我們工作、生活、學習的各個環節,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提升素養。無論將來從事何種工作,人文素養必不可缺。因而多元化教育也不失為臨床實踐人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三)個性化教育

  醫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質、人文素質參差不齊,因此,為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為風格各異、起點不同的學習者提供合適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和學習支持服務,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十分必要。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術,關注疾病,更要培養學生掌握醫患溝通能力,關心患者。要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思想境界,要富有同情心、有吃苦耐勞思想、心理足夠強大、有倫理學的知識、有醫療法律法規的常識等等,缺什么補什么,以提高整體教育效率�?傊訌娽t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是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臨床實踐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所述的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臨床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見圖1。樹立管理者、教師、學生與患者的醫學人文意識,具備一定的理論高度,培訓中應用具體的人文教學措施,并納入考核與評價體系是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臨床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應倡導和推進全面素質教育,全程性教育、多元化教育、個性化教育相結合,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才能培養出業務精良、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兼備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殷大奎.人文醫學精神與醫師職業責任[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2):3-5

  [2]杜治政.當代醫學人文理念和實踐論綱[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30(1):2-7

  [3]何彩云.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現狀[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27(1):45-46

  [4]張愛云,徐慶生,孫選平.云南省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1):101-102

  [5]趙書昭.我國醫學人文研究述評[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31(11):56-58
  人文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55年,是浙江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內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在保持和發揚文史優勢的同時,注重加強理論學科、應用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研究,內容豐富,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1998年,浙江大學、杭州大學等四校合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原《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浙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新的基礎上的改組和發展。1999年在浙江省版協第15屆優秀圖書(期刊)評獎中,獲優秀責任編輯二等獎。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现有选题 早选早安排

咨询心仪选题

我们的服务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