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1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酒店管理專業是很多職業院校都會開設的一個專業,每個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在學生畢業之前也會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實踐教學對學生踏入社會來說是很重要的。本文是一篇 教師論文投稿 范文,主要論述了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培養應用型人才
酒店管理專業是很多職業院校都會開設的一個專業,每個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在學生畢業之前也會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實踐教學對學生踏入社會來說是很重要的。本文是一篇教師論文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已成為應用型高校高等教育體系發展完善的重要方面。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模式成為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點。經濟全球化和酒店業的快速發展,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酒店管理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既要具有酒店管理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要具有服務、管理、溝通、應變等綜合技能。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
[關鍵詞]酒店管理,改革,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在教學上注重課堂實踐教學,注重實習實訓環節;在師資隊伍上要求高學歷的學科梯隊以及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培養相結合。在實踐教學要求方面,應用型本科重點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型本科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開展社會人才需求調研活動,加強對畢業生就業的服務和調研,根據社會企業需求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招生規模。百色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起步于2007年旅游管理專業(酒店方向),2015年形成獨立本科新專業,在8年多的專業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立足廣西、面向東盟人才市場需求,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在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人才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百色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校內實踐教學現狀
(一)應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應用型課堂教學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畢業后進入的主要部門包括酒店前廳、客房、餐飲、人事部等。課程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酒店各部門的服務技能、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技能、營銷技能、計算機應用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臨場應變能力等。因此,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上,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進行實踐教學,模擬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利用學校的形體實訓室進行接待禮儀、場景模擬、形體訓練教學。
(二)建設酒店管理實驗室,進行模擬實訓操作
酒店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主要包括餐飲實訓室、客房實訓室、前臺實訓室等三大基本實訓室,有條件的一些本科院校還會建立調酒吧對學生進行就酒水技能實訓。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項目除包括餐飲實訓、客房實訓、前廳實訓外,還可根據實驗室建設情況開展康樂實訓、禮賓實訓、商務中心實訓等項目。實訓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學生將在課堂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酒店業正確、積極的態度,培養學生適應和獨立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從而使之得到全面鍛煉,為畢業后快速成長為專業人才奠定基礎。實訓的基本任務是要求學生在實習期間了解所在實習部門運作的情況,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相關方面的實際操作技能。酒店管理實訓教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前廳、客房、餐飲的基本操作技能,百色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技能實訓內容如表1所示餐飲實訓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主要訓練飯店餐飲服務的基本技能,通過實訓使學生掌握餐廳服務中的托盤、中西餐擺臺、餐巾折花、酒水服務、菜肴服務以及撤換餐用具等餐間服務技能,使學生成為一名動手能力強、上崗即能上手的合格餐廳服務人員。同時,通過實踐、情景演練、實地參觀考察等,使學生在掌握餐飲服務規范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學會處理和解決餐飲服務與管理中的一般性問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較好的勝任餐廳基層督導管理工作崗位?头磕M實訓,是旅游管理專業(酒店方向)各年級學生必開的實驗課程,學生見習、實習之前必須要進行模擬實訓,這是該專業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同時,客房實訓也是教師進行科學研究、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必備條件。實訓教學改變了專業教學多停留于書本知識和理論、實踐環節很少甚至缺失的現狀,較好地解決了在教學中進行校內實習的問題,使學生能在一種身臨其境的條件下學習和領悟所學習的理論和知識,提高其專業技能,增強其就業競爭力,并為他們將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前廳服務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熟知酒店前廳部運行與管理的基礎知識,掌握前廳服務的操作技能,具備從事前廳部基層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及適應當前職業發展與變化的能力。本實訓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勝任行業服務需求”為宗旨,培養前廳管理、大堂管理等應用型人才。
(三)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共建教學
校企合作基地一般建立在當地的高星級酒店。目前百色學院主要與鑫鑫大酒店(四星級)、恒升大酒店(四星級)建立長期校企合作機制,利用酒店現有的硬件設備和人員,由酒店負責人講解,學生參觀酒店各部門,酒店安排經驗豐富的員工講解各部門的操作規程,演示操作過程,學生直觀受教。學院聘請酒店餐飲部、客房部等相關部門領班在酒店現場進行餐飲實訓、客房實訓課程的教學和演示操作,教學時間為兩周左右,校企合作教學。經過實訓和到合作酒店實地教學訓練的學生,得到了真正的實戰鍛煉,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到酒店兼職,這解決了酒店旺季人手不足的難題。同時優秀畢業生可以成為酒店的儲備干部,實現了校企合作共贏。
(四)聘請專業酒店人才授課
聘請合作酒店的高層管理者到校學校課堂授課,學校給予課酬。酒店管理層有多年從業經驗,具有豐富的實踐案例積累和高級管理技能,可以傳授給學生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實戰教學內容,與理論知識形成補充。聘請酒店專業人才給學生授課,根據授課內容需要,可以在學校進行,也可在酒店中進行。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理論化
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體系設置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沒有區分應用型本科、普通本科、高職高專三個不同教育層次的不同,未能按照市場需求和職業崗位要求設置專業和課程,理論脫離實際,學科之間缺乏聯系,學校的學科知識體系與企業崗位知識需求存在大差異,導致學生實踐技能缺乏,難以適應企業的崗位工作,就業不順暢。
(二)實訓環境與企業實際脫節
實訓實習環境的建設,要求雄厚的資金做保障,修建仿真實訓室以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更需要企業的大力參與。但目前企業參與學校教育過程的積極性不高,投入不足;加之部分院校資金有限,導致學校實訓設備不足,設施簡陋,實訓教學沒有保障,難以培養學生零距離的上崗能力。
(三)教師身份單一化,雙師型教師缺乏
目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理論教學的教師,尤其是1999年后新晉本科院校升本后,開始大量引進新教師。新引進的碩士、博士教師大部分缺乏企業實戰經歷,部分引進教師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專業方向不一致,這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要求教師融理論型與實際操作的師傅型身份脫節,沒有真正具備雙師型的從業素質,僅是理論知識功底扎實,但實踐操作技能欠缺,很少深入企業一線實踐鍛煉,無法緊跟行業形勢發展,無法保證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教學質量。
(四)專業實訓以校內實踐為主,學生綜合技能差
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做到了建立各類實驗實訓室,進行實驗實訓教學,但由于師資、學時和條件的限制,只能進行基本的校內實訓,部分院校也與合作酒店進行校外實踐授課,但由于時間、場地有限,酒店行業經營的特殊性,教學上無法保證連續性,只能進行短學時教學。酒店行業各崗位的技能鍛煉需要長期實戰累積,種種現實的原因導致學生畢業后雖然掌握了基本技能,能很快適應崗位角色,但臨場應變能力的鍛煉不足,綜合管理能力不強,向上一級職業崗位晉升的空間較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盡快實現。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一)建立開放實驗室
針對酒店管理技能鍛煉需求,建議開放實驗室,實驗室由學生協助管理,將學生分批、分組安排進入實驗室進行操作技能的鍛煉。實驗實操結束后由學生對照崗位技能考核評分表進行自評打分或互評打分,考核結果由各小組長收集匯總,學生對照技能不足之處加強訓練。
(二)開展各崗位技能大賽,開展證書認證考試
有條件的院校,應該每年進行若干次專業技能服務大賽,大賽標準參照全國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進行,通過崗位技能大賽,檢驗學生禮儀素質、餐飲技能、客房技能、綜合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據酒店管理專業特點,應用型本科院校還可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師、茶藝師、餐飲服務員、營養師、會計資格證書等證書的培訓、考試以及認證等工作,讓學生以考促學,以技能大賽促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培養雙師型教師
應用型學生的培養,首先要有雙師型教師。對于本科院校來說,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途徑不能局限于教師考證教育,應該利用寒暑假和以掛職鍛煉為契機,讓教師進入旅游行業、酒店行業餐飲、客房、前廳、財務、康樂、商務各崗位進行真正的考察學習和思考,甚至進行對客服務和溝通,鍛煉其扎實的基本技能和管理技能,為其成為師傅型的雙師教師奠定基礎。
(四)改革人才培養計劃,增加實訓實踐課時,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
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可以以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養成、實踐教學保證、頂崗實習落實情況以及專兼結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為重要指標,明確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面向,增加實訓時間和實習課時,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改革人才培養計劃要對教學大綱、試驗大綱,即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同時進行改革,在專業基礎課、主干課和必修課中,全部設置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將實踐課時安排在實訓室或酒店真實環境下進行。對專業基礎平臺和專業發展平臺的主干課程,建議理論學時與實訓學時比例要達到1∶1,有些課程實踐操作性很強,可單獨開設成為獨立的實訓課程,例如酒店餐飲實訓、客房實訓、前廳實訓可以設置成為實訓課程,在酒店真實環境下由校企合作的管理人員負責人授課,以提高教學效果。應用型本科院?梢越梃b美國的“能力本位”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需的能力為主。在課程設置上以職業分析為基礎,采用模塊式結構,在教學大綱的制定中,對學生各項能力的指標、評價標準都緊密圍繞職業能力設置。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可以借鑒德國的“雙元制”的培養模式,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包括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綜合職業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遵循基礎培訓—專業培訓—專長培訓,側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五)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突出實踐能力培養
高校大規模擴招后,校企合作或實訓已經不再是高職高專才需要考慮的事情。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重點應在于培養學生技術開發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除了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教育外,更要重視實訓教學;除了要建立院校實驗室在校實訓外,更要注重到企業實踐鍛煉,尤其要重視校企合作基地建設后的深度利用,既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實現校企合作辦學共贏。同時學校還應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實踐類課程及課時的比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畢業后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要。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要加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管理。學生通過實習磨煉意志、鍛煉技能,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學歷、素質、技能”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通過實習使學生增加社會閱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梢悦芮袑W校與社會、企業的聯系,這樣學校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會更有針對性,學校培養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六)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畢業生,就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條件下,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不管是從基層做起,還是做管理者、組織者或是職校教師,都應強調學生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職業生涯規劃。學?梢赃M行校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可以通過企業實訓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學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和調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友香.以就業為導向優化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92-193.
[2]喬淑英,金磊.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以瓊州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14(17):128-129.
[3]陳國生,陸軍利.基于“工學結合”理念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旅游研究,2011(1):82-86.
教師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自創辦發行以來,主要面向全國各級職教行政部門和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各級各類職業學校以及社會職教培訓機構的領導、干部和教師,一直奉行面向基層、服務基層、讀者第一的方針,不斷改進采編質量,提高文章可讀性。因此,深受職教各界的好評,已成為是教育部與各地教育部門以及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溝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平臺,也是我國職業教育戰線上發行量最大的國家級刊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