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職教論壇雜志社投稿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發布時間:2016-08-02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目前,我國大力推行高職教育的發展,這取決于市場對其高職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注定了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不可或缺。本文是一篇 職教論壇雜志社投稿 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摘要:高職院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適合各類

  目前,我國大力推行高職教育的發展,這取決于市場對其高職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注定了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不可或缺。本文是一篇職教論壇雜志社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職教論壇雜志社投稿

  摘要:高職院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適合各類企事業單位需求的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人才。但課程體系卻是從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角度來設計,從而導致目標的偏離。本文探索從市場需求角度進行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以便更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職業人視覺,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姓高名職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內涵,高字決定了它與中職的不同,職字決定了它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從職業人的視覺來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是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從職業人的視覺我們很容易找準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這一目標,確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從而確定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實訓條件建設方案等。在本文中,就試著從職業人的視覺下探討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問題。

  一、職業人視角下的高職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要想使培養的對象能從學生順利轉換成為一位成功的職業人,就必須使其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應包括綜合素質即社會能力和專業能力。會計職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既包括會計專業能力、還包括社會能力,是專業知識、能力與綜合素質的融通組合。對應于不同的會計崗位而言雖然其專業能力有著不同的表現,但卻有著相同的社會能力?傮w可以將會計職業人所需的會計職業能力概括為:遵章守法的判斷與執行能力、會計行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學習與發展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所以,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應該是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技術型應用人才。

  二、職業人視角下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中無疑占據了核心的地位,也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體系是一個專業所有課程的總合,但并非它們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具備合理的結構與層次;诼殬I人視覺,高職院校不應該傳承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科體系+實驗”的課程體系,而應該弱化學科體系,重點強化實踐教學,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以及未來作為職業人所必備的職業人綜合素質。教學方法也改為“做中學,邊做邊學”,課程體系中的實踐教學內容也逐漸形成自己的體系,訓練學生的單項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在相關實訓項目的帶動下,學生學會系統應用知識,學會做事,也學會做人。

  三、高職院校中課程體系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總是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根據2015年面向我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和頂崗實習生的實習單位所做調查結果來看,在受訪的近百家中小企業中,89%的企業都愿意接受大專生,他們看重的是學生的實際能力,而不太在乎學生出自哪所高校。作為中小企業,他們表示部分崗位更愿意用?粕驗閷?飘厴I生的薪水要求相對較低,其次是用人單位更看重側重實踐的?飘厴I生,同為?飘厴I生則更愿意選擇綜合素質更高的學生。在用人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所接納的專科生中平均滿意度僅為65%。其不滿意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畢業生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其二是專業能力還有待進步。而兩個問題中,用人企業更為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問題。因為綜合素質的修練非一日之功,而專業能力則可以在短時間內有較大提高。造成較低滿意度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課程體系的問題、教師的問題、教材的問題、教學方式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教學條件問題等等。其中課程體系的問題在培養過程中尤其重要,它統領著本專業的所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下面就以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為例,談談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1.傳承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結構模式。我校會計專業自成立時開立,其課程體系最初是借鑒了本科院校以及其他?圃盒5恼n程體系,仍然是以知識理論的邏輯為向導,面向理論體系和系統知識的傳承,雖然在發展過程中有不斷的完善,但都未做出實質性的修改。其課程體系不是完全基于職業活動導向、工作過程導向,不是面向職業能力的訓練,不是面向技術應用領域,這種直接照搬傳統本科教育層次的“學科體系+實驗”這種研究型學科體系不符合職業教育的要求,達不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的。2.缺乏先進的觀念指導。由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能力本位、學生主體、項目載體等都未能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充分體現。基于管理層的認識,沒有給學校提出建設方向,以及教改的具體要求,導致高職教育改革的停滯不前。3.受限于教材。高職的教材目前基本上都是在本科教材上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而成的,市面上能提供的此類教材也都是按傳統的知識體系來進行編排,而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依據,這不利于?茖哟稳瞬诺呐囵B。4.受限于師資力量。高職教師資源是相對有限的,為了方便教學、為了不給管理添麻煩,會因人設課,而忽略了課程體系的完備性與系統性。同時,大部分教師直接來自于高校,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在大量的實踐課程指導方面顯得尤為欠缺,導致實踐課時少或得不到有效落實。5.受限于生源質量與規模。高職院校的生源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生無論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可能都較差。由于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導致在教學中會過濾掉偏難部分內容,使得課程體系的完整性會打折扣。同時,由于每年生源多少的不同,學校會因招生規模的大小來調整相應的課程,這樣的課程體系顯然缺乏科學性,缺乏對學生的責任感。6.學生實踐學習開展不順。學生實踐包括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在校內實訓部分,實訓時間分散于每周,手工與財務軟件沒有同步進行,學生沒有課后的總結與反思,只知道按老師要求按部就班。校外實習部分有的學生在實習崗位上真實的實習和學習,但有部分同學則因各種原因未能在財務崗位上得到鍛煉。7.綜合素質課流于形式。社會或企業很看重的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在學校里被強化的專業課程所忽視,雖然開設有相關的綜合素質課程,但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滲透于學生的真實學習和生活中。

  四、職業人視角下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高職院校整體改革勢在必行,課程體系的改革乃是其重中之重,在建設時應以新的觀念為指導,建設符合當代高職發展要求的全新的課程體系。1.課程體系的設計原則。1.1以人為本原則。專業課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集中體現,以人為本就是要兼顧個人成長的需求和社會對個人的需求。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應以學生的素質養成、全面成長和整個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設置課程時要考慮企業文化和職業崗位的規范要求,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養成,注意人格、性格和心理品質的培養,注意與人交流、與人協作等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作為專業建設的主要依據,課程體系必須以人為本,面向行業、面向持續發展、面向全面發展。1.2開放性原則。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不再是學科體系知識,而是行業、企業、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為此,學院必須打開大門,讓教師和學生都走出學校,請企業或行業的專家走進學校,并在校企間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機制。學校應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將校內課堂延伸到實訓室、延伸到校外企業,融“教、學、做”為一體,從而較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1.3基于工作過程原則。課程體系應該以典型工作過程為主要教學線索,以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為依據,以對職業崗位工作結構、工作過程的認知和工作能力的訓練作為整個課程體系的框架,以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為目標來建設專業課程體系。2.課程體系的設計。在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時,基于職業人視覺,注重把握好兩點,其一是著力培養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因為這是畢業生跨入社會后作為社會人所必須的社會能力;其二是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這是職業院校的產品特色之處,必須充分突出優勢,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基于此,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應用人才。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時,要牢牢把握住其中的高素質和高技能,而不是只重高技能,忽略高素質,抑或只具備高素質而未掌握專業技能,所以應該兩手并抓。鑒于此,構建了基于職業人視角的專業課程體系,見表1。對于會計專業而言,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后對應的職業角色為會計,將會計職業再進行具體細分,又分為出納、會計員或總賬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審計、財務經理等,對應于不同的職業細分,專業能力方面有著不同的具體要求,比如出納,這個職位要求必須掌握票據的開具,會辦理現金與銀行的結算,會登現金與銀行存款的日記賬?傎~會計則要求掌握對各種經濟業務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會編憑證、登賬簿、編報表等。作為成本會計這一職位則要求必須掌握會歸依和分配各項成本費用,正確計算出產品成本。稅務會計職位要求會計算各項稅款,會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各項稅款等。審計這一職位要求知道相關審計流程,會編制審計計劃,收集審計資料,協助項目經理完成審計。作為財務主管或財務經理,是作為會計職業未來的一個發展職位,它則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和職場的磨練,制定企業的財務戰略,制定相關財務制度,確定籌資規模與渠道等等。但是,無論什么職位,都要求職業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具備靈活運用、靈活應變能力,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具有持續的學習能力,能吃苦耐勞、認真做事,具有責任感等。在新構建的學科體系中,在各大模塊中均設置有相關的綜合素質課程,但除了在素質課程中進行相關培養外,我認為僅僅在素質課上談培養,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我們的專業課程中時刻滲透進綜合素質的訓練和培養。在專業理論課、實訓課、專業實踐周、頂崗實習整個培養過程中都要貫徹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這一職能,方式方法不限,目標一致,讓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后能成為一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職業人;诼殬I人視角,要求高職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制定符合高職學生特色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而基于職業人視覺的課程體系則要求我們在整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務必時刻注意這樣的三點,其一,注重社會能力的提高;其二,注重實踐操作等各項專業技能的培養;其三,相關職業證書的獲取。這樣既能抓住重點,又能彰顯特點,同時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爭取獲得各種證書,突出優點。從職業人的角度來設計課程體系就是緊緊抓住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此為中心來設置相關課程,圍繞此中心開展課程的教學,讓學校培養的高職學生在畢業后順利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職業人。

  參考文獻:

  [1]王國慶.陳曙娟.基于開放視角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

  [2]馬俊.探究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J].懷化學院學報,2013,(6).
  相關期刊簡介:《職教論壇》(旬刊)創辦于1985年,是由江西科技師范學院主辦,受教育部職成司指導、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職業技術教育綜合性刊物。榮獲江西省首屆社科類期刊一等獎;全國優秀職教期刊一等獎;江西省優秀期刊,原國家教委副主任張天保、勞動部副部長張小建等領導及職教界專家楊金土、石偉平等擔任本刊顧問。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