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很多學校都會開設的一門課程,近年來,由于農村整體教學水平有限,且受到地域環境的限制,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城市教育。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 學術論文發表 范文。 摘要: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質
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很多學校都會開設的一門課程,近年來,由于農村整體教學水平有限,且受到地域環境的限制,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城市教育。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學術論文發表范文。
摘要: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一直在低谷徘徊,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各種問題,突破瓶頸,從而提高教學水平與效果。本文就農村思想品德課的思想認識、師資力量等問題出發,從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等方面入手,提出應對策略,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農村初中,問題,教學,對策
農村留守學生基礎較薄,再加上教學管理、教師自身素養等因素,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作為從事農村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讓思想品德課走出低谷、切實改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水平,是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和挑戰。
一、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問題
1.對于思想品德教學的意義認識不足。在我國初中教學體系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主干課程,但在思想品德課上,卻經?梢钥吹剿枷肫返陆處煶“獨角戲”,學生做自己的,呈現出一種自由、散漫的狀態。個別任課教師認為只要把授課內容講完,就算完成任務,全然不顧課堂教學的質量。更有甚者,竟然漠視教風學風、課堂紀律、教學秩序。結果往往造成學生不尊重師長之風與日俱盛,甚至惡意沖撞教師,不能不說這是對思想品德課的極大諷刺。即便有些肯學用功的學生偶爾詢問,部分教師也愛理不理,沒有耐心解答學生的疑惑,根本無法體現“民主平等、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個別思想品德教師比學生還急著想下課,目的是早點回家炒股、游玩、做生意等。這樣的教師已經完全喪失了一個人民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和基本操守,認為學生愛聽不聽無所謂,學好學壞沒關系。就這樣,學生和教師處于兩個彼此分離的世界,原本寶貴的時間就在這樣松松散散的狀態下一閃而過,思想品德課的設置形同虛無。
2.城鄉差距大、專業不對口問題突出。城區的學校規模、班級規模都相對穩定。雖然近年來適齡兒童減少了,但并不影響城區學校的班生規模。此外,城區初級中學的教師專業配備一直比較齊全,即使有少量教師流失,也可以及時從農村學校選拔補充。而農村學校則不同,尤其是偏遠山區學校:優秀的教師都被調進城了,又沒有人愿意進窮山溝受苦,因此教師隊伍基本上是有出沒進。再加上這幾年思想品德教師的“斷層”,就出現了農村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師資短缺和專業不對口的問題。在此情況下,農村學校根本沒辦法考慮任課教師專業對口不對口的問題,只要有教師進課堂打發時間就不錯了。而跨學科從事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也心生怨言,工作漫不經心,影響治學態度,還有些教師備課不充分,知識體系掌握不健全,不能與時俱進,課堂教學不生動。
3.教法單一、缺乏創新創意。不少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教學模式老套死板,仍在穿新鞋走老路,毫無新意,其教學效果顯而易見。有的教師,一堂課平鋪直敘,抓不住重點,沒有輕重難易,還未開講就被學生厭煩了。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有些思想品德教師知識老化、無法解釋專業知識,面對學生的提問顯得力不從心,無法組織科學解答。有些思想品德教師年齡偏大,記憶力減退,講課零零散散不連貫,與學生的思維明顯脫節。還有教師毫無教學熱情,駕馭課堂乏力,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改進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對策
1.必須全面重視思想品德課教學。首先必須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形成對思想品德課程重要性的足夠認識,學校領導和課程教師要重視思想品德課。其次,教務處、教研室等教學管理部門必須在課程編排上給予重視,不能總讓思想品德課靠邊站以及“插花式”的填空,從而造成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還要對教師的課堂授課情況進行跟蹤、監督、量化、考核。第三,對學生加大宣傳,引導學生重視本課程。思想品德不僅是教育教學體系的要求,而且課程所傳授的知識,特別是心理健康、孝親敬長、法律法規和權利義務等內容,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都將使學生受益終身。第四,其他任科教師要做好對思想品德課重要性的宣傳工作,不能要求學生只顧語、數、英等所謂“核心課程”,不能排擠思想品德課,強調思想品德課也是青少年學業和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科目要均衡發展,齊頭并進。
2.配備和強化師資力量。要想使思想品德課程走出低迷,就要配備專業而強大的師資力量。對于農村初級中學來說,若限于學校的實際情況,無法滿足專業對口的要求,那么至少也必須選派責任心強、教學能力出眾的教師擔任思想品德課。必須對專業不對口的任課教師進行崗前培訓,要求其觀摩專業教師的課堂教學,并要求課程組集體備課。如果學校不重視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師配備,而隨意指定代課教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誤人子弟的行為。如果教師本身就是第一次接觸思想品德教材,還不認真備課,不主動觀摩,不參加集體教學與研討,怎么有能力教好學生呢?要強化師資力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如開展崗位練兵、以老帶新等模式,強化思想品德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還要積極利用片際、校際交流機會,“迎進來,走出去”,通過培訓課、優質示范課、觀摩研討等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夯實專業基礎,再通過聽評課幫助主講教師進行操作和提高。學校還應設身處地為思想品德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平臺,如提供辦公電腦,引導教師下載、學習網絡資源,完善辦公設施,優化辦公環境,等等,以進一步激勵教師自覺獻身教育事業。
3.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在師生都對思想品德課有了全新的認識后,教師必須運用優良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學方法的支持和輔助下,才能產生學習興趣,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首先,導入是關鍵。若能奇妙地創設好情境導入課程,瞬間就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思想品德課的導入有多種形式,常見的有時政導入、故事導入、案例導入、歌曲導入、猜謎導入等,但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導入,都要有“原材料”,否則就會成為無米之炊。因此,教師平時就要多關心時政,博覽群書,注意多吸收、積累教學素材,這樣做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專業化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另外,選擇何種導入方式要因學生而定,因教材而定,但無論怎么選擇,有創意的導入都能對整堂課進行鋪墊和啟發,對授課過程定然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常言道:聽不如說,說不如看,看不如做。許多知識,只有親身體驗,親手去做,才能記憶長久。七、八年級思想品德課的設置非常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提高,內容包括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志力、抗挫力,控制情緒、寬容等。這些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提高并非靠簡單的灌輸和說教就能實現,學生只有在現實的生活或者情境中,感受到道德品質的力量,才能在一些受感動的內心世界里自覺接受優秀道德品質的熏陶,在主觀上接受優秀的思想道德。故而,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修養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可以通過游戲或比賽,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培養意志力和抗挫力,引導學生克服不良習慣,如沉迷網絡、做事拖拉等。鼓勵學生將自己在挑戰和克服不良習慣的體驗與人分享,這樣就把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領悟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實現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意義。最后,積極開展基于思想品德課的討論活動。通過思辨和碰撞才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才能生成新的認知,學習要通過相互的討論與合作來實現。為了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開展討論或辯論的方式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學生參與討論就會主動查閱資料,提取課本中的知識,并對知識進行全方位的開發和利用,這也是對學生認知能力與思辨能力的培養。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運用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理解,而且在對問題的理解過程中,已經在學生的頭腦里形成了刻骨銘心的印象。例如,在八年級思想品德中,“中學生上網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辯論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遠遠好于簡單的說教。
三、結語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課程,擔負著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務。農村中學一定要極其重視這門科目,既要克服自身辦學條件的種種局限,又要全面抓好這門學科的教學工作;既要強化思想品德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又要引導學生以端正的學習態度,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接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熏陶,走向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梁紅軍.發揮教師教學主導,提升課程教學實效[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3):56-58.
[2]王保國.論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程教師的職業素質[J].延邊大學學報,2014,(4):127-133.
[3]王守恒,姚運標.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王欣.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學的幾點思考[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東卷),2012.
[5]朱慕菊.走進新課堂――與課堂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學術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教育學文摘》雜志創刊于1986年,系國家級教育類學術期刊、中國核心期刊,精選摘編有關教育理論研究和學校改革實踐方面的優秀文章,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收錄,本刊所刊載的文章是中、高級職稱的評審、評職評優的最佳參考依據。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