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眾所周知,水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
眾所周知,水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尤其對人類,飲用水的衛生和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近年來我國的水污染也是比較嚴重的。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水污染物顆粒凈化問題水質評價數學模型。
摘 要:水質評價數學模型,以水質等級樣本為依據,對參數進行優化估計,從而得出水體的水質等級。
關鍵詞:水質等級樣本,優化估計,水體的水質等級
一、問題提出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對天然水質造成的污染日趨嚴重。因此水中污染物凈化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有針對性的處理天然水體和飲用水中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污染物 (如多溴聯苯醚、全氟辛酸(磺酸)、消毒副產物、內分泌干擾物、PPCPs(抗生素)等),我們建立了水質評價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和模擬。從而對天然水體和應用水體中的物質進行檢驗,能夠考察一些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影響,有效預測幾種污染物在各個環境介質中的動態變化和受污染環境的恢復情況。為決策部門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
二、水質評價數學模型建立
建立水質評價數學模型的步驟可歸納為如下3步(以Shepard插值法為例):
1、根據水質評價標準表隨機生成水質等級樣本系列x( i, j) 及y( i) , i = 1, 2,…, n, j = 1, 2,…, m,
設根據水質評價標準表產生某次水樣的標準水質等級及其水質指標分別為y( i) 及{x*( i, j ) |i = 1, 2, , n, j = 1, 2, , m}。 其中, n, m分別為樣本容量和水質指標數目。污染越嚴重, 水質等級就越高, 最低水質等級設為1, 最高水質等級設為N。 為消除各水質指標的量綱效應, 使建模具有一般性, 對水質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三、模型評價
研究結果表明: 用SP模型進行水質評價屬于非函數模式類的評價方法, 其評價過程直接由樣本系列驅動, 方法直觀、簡便, SP模型的評價結果是實數值, 精度高。但該評價方法如何合理構造評價指標集與評價等級之間函數關系有一定困難;該方法可在具有評價標準表或具有評價樣本時采用。
參考文獻:
[1] 金菊良.楊曉華.金保明.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新模型[J],中國環境監測.2000.16(4):42-47
[2] 黨連文.松花江干流水質模型的系統原理[J],中國水利,2009.(5):39-40
[3] FU Baorong(付保榮).HUI Xiujuan(惠秀娟).Excological environment safety and management (生態環境安全與管理)[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246-247
高等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教育評論》(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1985年更名為《教育評論》,系內部刊物。1987年10月,轉為公開發行刊物。該刊由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以繁榮教育科學,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介紹國內外教育科研成果與改革動態。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