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0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摘 要】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筆者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實踐,發現探究式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物理,探究式教學,創設情境,思維開放,實踐探索,學生主體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下面,本人就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
一、創設問題情境
1.運用生活實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此為良好的契機,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物理是有用的時候,引入鞋底為何要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杠桿為何能將大的石塊撬起?學習壓力作用效果時,讓學生將鉛筆筆尖和筆尾分別頂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靜止,問:鉛筆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嗎?平衡。兩手的感覺有何不同?為何兩指的感覺不同呢?學到大氣壓強時,用一空玻璃杯,上面蓋住紙片后倒過來,看到紙片落了下來,再將玻璃杯盛滿水后,用同樣的紙片蓋住,然后倒過來,問:玻璃杯里有水,且重力比剛才大多了,為何紙片和水都不往下掉呢?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學生必然會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并及時鼓勵了學生,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意識。明白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道理。
2.通過做實驗、提出實驗問題
實驗是進行探究的靈魂。很多物理現象,如果補充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去試一試,可以激活探究欲望,使學生體驗到物理過程的內在美,如講聲現象時,遇到這樣一道題:給開水瓶灌水時,發出聲音的音調是逐漸變高還是逐漸變低?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音調變高了。然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分析:聲音是靠空氣的振動發出的;當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則空氣柱越短,空氣的振動越快,頻率越高。學生恍然大悟。又如在講凝華和液化時,用塑料飲料瓶裝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凍室里,一段時間后拿出來,可以觀察到“霜”和“露”的再現;手握鉛筆探究壓強,用一個皮碗吸在課桌壁上掛衣服或鑰匙等來探究大氣壓的作用。學生無不感到快樂。
實驗往往會讓學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順應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大大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放思維和培養能力
探究式學習更加關注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結果的過程,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途徑。例如,教學“研究怎樣利用磁場獲得電流”時,我們啟發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學生提出:感應電流的有無與磁場強弱有關,與磁場方向有關,與電路是否閉合有關,與閉合電路在磁場中運動的快慢和方向有關,與閉合電路在磁場中的面積大小有關,與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快慢和方向有關,等等。在判斷猜想正確與否的途徑上,學生提出了做實驗、讀課本、查資料、問老師等多種方法。整個學習過程,學生思維開放活躍。
三、注重實踐探索
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實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圍繞研究的問題,在實驗、觀察、分析現象和數據等大量實踐、探索活動中,豐富感性認識,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加強實踐探索活動,就要組織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于“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平面鏡成像有何特點”等等問題,我們都不是先公開結論,而是指導學生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四、以學生為主體
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主體特征,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獨立思考,自主實踐,主動學習。例如,在“研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教學中,我們選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猜想影響因素,再設計檢驗方式和途徑,然后進行實踐(實驗)檢驗,最后寫出研究報告。學生提出了溫度、空氣濕度、氣候、液體表面積、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液體的質量、體積都能影響液體蒸發的快慢等許多猜想,做了“比較一杯開水和一杯冷水蒸發”“比較用電吹風吹和不吹的兩杯水的蒸發”“比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發”等大量實驗,查閱了管道輸水、動物散熱等大量資料,寫出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因素的探討”“‘蒸發’研究實驗報告”等大量研究報告和小論文。教學活動全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特征。
總之,新課改沒有為教育教學提供現成的固定模式,需要廣大教師在新課改的實踐中不斷生成和發展新的教育教學方式。以上是筆者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粗淺體會,拋磚引玉,供同行參考。
教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吉林教育》恪守“搜索前沿校外教育視點,探求校外教育理論,傳播校外教育信息,開掘校外教育實踐”的辦刊理念,通過高端的校外教育研討和各種教育論文征集等活動,使本刊成為全國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互通校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全國教育界進行校外學術交流和論文發表的重要陣地,將本刊努力打造成為中國校外教育理論方面的權威期刊,成為中國校外教育期刊中的第一品牌雜志。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