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07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在分析港口服務供應鏈內涵與結構的基礎上,識別港口服務供應鏈中包括外生風險和內生風險在內的12大項30小項風險因素,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風險的形成動因,提煉出港口服務供應鏈中的戰略風險、供應風險、合作風險和需求風險四大類關鍵風險,為港口物流服
摘要:本文在分析港口服務供應鏈內涵與結構的基礎上,識別港口服務供應鏈中包括外生風險和內生風險在內的12大項30小項風險因素,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風險的形成動因,提煉出港口服務供應鏈中的戰略風險、供應風險、合作風險和需求風險四大類關鍵風險,為港口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與優化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因子分析;港口服務供應鏈;關鍵風險
港口物流供應鏈是服務供應鏈在港口領域的應用,其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由葡萄牙學者勞爾·洛佩茲提出。2003年韓國學者TAE-WOOLEE在此基礎上,指出港口服務供應鏈區別于傳統的制造業供應鏈,并首次提出港口服務供應鏈運行模型圖。我國學者陽明明(2006)、李肇坤(2010)、曹令海(2019)和陳東輝(2020)等學者認為港口服務供應鏈的概念理解為:以港口為核心企業,以船公司和貨主等下游客戶的物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對服務鏈中的運作能力、運行流程、網絡信息和服務績效等因素有效整合,從而將上游提供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信息、金融等功能性物流服務供應商和下游客戶聯系起來,為客戶提供準時、準點、準確的貨物配送服務,并實現供應鏈系統最小成本的復雜網絡結構。
區別于產品供應鏈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在港口服務供應鏈中,港口是采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方,是供應鏈中的物流服務集成商,而提供倉儲、運輸、包裝、加工等服務的物流服務商則是功能型物流服務供應商,其實質是一種純粹的物流能力合作的供應鏈,是港口與上游功能型服務商和下游客戶之間的一種能力合作關系網絡。
一、港口服務供應鏈風險辨識
從產生機理劃分,港口服務供應鏈系統分為外生風險和內生風險兩大類,前者與港口服務供應鏈的外部環境有關,這類風險通過供應鏈本身的努力無法消除,比如大風大霧天氣影響帶來的港口船舶壓港風險,新冠疫情引發的運價波動風險等;后者則是與港口服務供應鏈的內部結構、能力管理和合作關系等相關,比如港口戰略投資失誤帶來的資金風險,港口水深不足導致的船舶無法停泊,倉儲保管不當導致的貨損貨差等風險。具體如下表1匯總所示。
二、港口服務供應鏈關鍵風險識別
(一)問卷設計與回收情況
根據表1中12大項30小項的風險因素構建港口服務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設計調查問卷。問卷調查主要通過Email和現場調查的形式展開,共發放問卷163份,收到返回148份問卷,有效1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9.57%。采取SPSS軟件對收集的有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因素的得分越高,表明該因素對港口服務供應鏈造成的潛在風險越大。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首先,進行統計學檢驗的信度分析,檢測問卷回收分數卡是否受到測量誤差的影響。利用SPSS軟件對獲取的樣本數據的量表進行KMO測度,然后再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因子分析,提煉港口服務供應鏈的關鍵風險因素和風險變量。計算評判標準Cronbach系數,結果如表2所示,得到30小項的風險因素的系數值均大于0.7,滿足最小合理系數值標準。結果表明,本問卷設計的風險因素量表和子量表在內部一致性上保持良好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信度。
效度是指根據測量內容的正確性,反映測量的有用程度,一般用結構效度衡量,在統計檢驗上,結構效度按因子分析得到的累積貢獻率和因子載荷量等指標判斷。由表2結果可知,特征值大于2的因子有4個,集中解釋了總方差的81.725%,第一因子解釋了42.748%,第二個因子解釋了表明沒有出現共同偏誤,進一步分析旋轉后的因子平方和載荷量,4個主要因子都對解釋總體樣本有很大的貢獻。說明問卷設計結構通過效度檢驗。
(三)因子分析
在統計檢驗后,將調查問卷中獲取的各個風險指標的重要性評分的數據輸入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由相關系數矩陣分別計算得到30個風險因子的特征根、方差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計算發現,30個風險因子中前4位的特征根值分別為14.534、5.813、5.243和2.196,其特征根值遠大于1。第1個風險因子的方差占比達到總方差的42.748%,第2/3/4位風險因子的方差占比分別為17.097%、15.421%和6.459%,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1.725%。進一步獲取30個因子的碎石圖,發現前4個因子呈現急劇陡坡下降趨勢,這也說明4個因子的方差貢獻度較大,而從第5個因子開始,陡坡趨于平緩,貢獻度小于1。因此,本文研究考慮提取前面四個貢獻率高的因子作為樣本的公因子。
相關知識推薦:港口物流方面論文發表的核心期刊
在進行因子分析后,港口服務供應鏈風險體系中原有的30項彼此有相關關聯度的風險變量,可以用4大類關鍵風險因子表示,它們分別解釋總樣本的6.459%、42.748%,23.556%和15.421%,集中解釋樣本數據總方差的81.725%。再次,利用SPSS軟件采取主成分法計算30個因子的載荷矩陣,利用正交旋轉法進行旋轉,得到30個因子載荷矩陣,計算得到4個因子的平方和載荷量也解釋了總方差的81.725%,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結論。
(四)關鍵風險確定
結合因子載荷矩陣,將表1的12大項30小項風險進行關鍵確類。
(1)第一類關鍵風險統稱為“戰略風險”,主要解釋包括戰略計劃定位失誤和港口戰略投資風險2個風險變量,這一類風險是與港口服務供應鏈的戰略計劃相關,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通常會引發供應鏈目標客戶群的變化、供應鏈內部結構中的供應商服務類型的變化。
(2)第二類關鍵風險統稱為“供應風險”,主要解釋包括大風大霧天氣影響、地質災害影響、供應質量風險、關鍵供應商流失、運力供給不足、碼頭堆場面積不足、港口水深不足、港口擁堵程度、倉儲保管措施不當、港口裝卸設備不足、運輸意外風險和信息技術缺乏在內的12個風險變量,這些變量均與港口服務供應鏈的服務供應相關,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通常會引發供應鏈的延誤或中斷,。
(3)第三類關鍵風險統稱為“合作風險”,主要解釋同行競爭風險、服務替代風險、戰略目標不一致、合作能力風險、合作績效風險、伙伴違約風險、信息共享程度、信任程度風險和隱藏行為風險在內的9個風險變量,這類風險均與港口服務供應鏈伙伴之間的合作有關,這些風險因素的不確定性通常會引發港口服務供應鏈的破裂或解散,。
(4)第四類關鍵風險統稱為“需求風險”,主要解釋市場預測風險、能力需求變化、產業政策變化、服務價格變化、運價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和利率波動風險在內的7個風險變量、這類風險變量均與需求有關,通常會引發港口物流服務需求的波動。
三、總結
利用因子分析,對港口服務供應鏈的12大類30小類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動因分析,提煉出港口服務供應鏈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四大主要風險分別是:戰略風險、供應風險、合作風險和需求風險。四種不同類別的風險對港口服務供應鏈的供應商選擇有著不同風險后果和風險程度的影響,這將為下一步港口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與優化提供決策依據。——論文作者:陳潔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