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無形資產受知識經濟制約因素經濟論文發表

發布時間:2014-04-22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述了知識經濟的概念、特點、本質,知識經濟對我國無形資產概念、無形資產成本、確認條件、信息披露的影響及改進建議。

  摘 要:論述了知識經濟的概念、特點、本質,知識經濟對我國無形資產概念、無形資產成本、確認條件、信息披露的影響及改進建議。

  關鍵詞:知識經濟,無形資產,影響

  知識經濟是以智能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的占有及配置,是以科技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創新和使用的一種經濟。其特點是:知識和經濟的一體化,即知識的經濟化、產業化和經濟的知識化;知識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無形資產為第一要素,投資方向由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形成以高科技產業為標志的產業化經濟。知識經濟是相對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的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新經濟形態。其本質體現了知識和技術的無形資產是經濟發展的核心。

  1 知識經濟對無形資產概念的影響及改進建議

  1.1 影響

  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擁有和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務形態、對生產經營和服務長期發生作用并能帶來經濟效益的一切經濟資源;系無實物形態的,以知識形態存在的長期資產;是指能為企業帶來高于有形資產一般收益率的利潤而沒有實物形態的固定資產;是指無實物形態的、獨占的、可轉讓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是指不具有實務形態,但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法律或契約所賦予的特殊權利及超收益能力的資本化價值和相關經濟資源的集合等等。上述定義對無形資產的描述都不夠準確完整,很難從本質判斷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區別。因為:

  1.1.1 “無實物形態”并不是無形資產所特有的

  事實上,許多有形資產也是無實務形態的,例如應收帳款、預付帳款、應收票據、長期股權投資、債券投資、遞延資產等都不具有被人類感觀所識別的實物形態,但他們都不是無形資產。因此“無形實物形態”并不能作為區別其他資產的條件。

  1.1.2 以“知識形態存在”不足以涵蓋全部無形資產

  因為無形資產不都是以知識形態存在的,如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只是政府授予企業的一種特殊權力,無需付出智力勞動。

  1.1.3 能否為企業帶來超額的收益

  這是判斷其是否是無形資產的關鍵,但資產只有被有效使用才能給企業帶來收益,否則即使長期持有也不會給持有者帶來經濟效益,更不用說產生超額收益。

  1.1.4 能否以貨幣計量

  這是現行會計假設之一,但是在無形資產為主的知識經濟時代,有很多的無形資產不僅難以辯認,而且無法度量,且其價值極不穩定,如果還以“能以貨幣度量”來定義無形資產,將會有許多符合無形資產條件的主要經濟資源被排斥在無形資產之外。

  1.2 改進建議

  雖然無形資產目前世界上尚無統一定義,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無形資產的概念也將沿著無形的固定資產———無形的長期資產———非貨幣性固定資產———非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經濟資源等這樣的一個軌跡向前發展,不斷拓展。無形資產概念包含“權”、“密”、“名”、“譽”四部分,具有無形性、長期性、非貨幣性、獨占性、超額收益性、不確定性和可轉讓性。所以筆者認為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應概括為:無形資產是為特定主體所獨家擁有或控制、無實物形態、使用價值確定的、且在有效使用下能為企業帶來不穩定的超額獲利能力的非貨幣性經濟資源。它說明了無形資產具有以下特征:

  1.2.1 壟斷性

  即任何無形資產都屬于特定的主體,為特定主體所擁有或控制,這個特定主體可以是個人、企業、地區、國家或區域經濟集團等。

  1.2.2 無形性

  即從外觀上看,無形資產沒有獨立的實物形態,在生產經營中發揮的作用也是無形的,人類無法通過感觀識別它,只能從觀念上感覺它。

  1.2.3 使用價值確定性

  即任何無形資產都有特定的使用方向和使用價值,只要對其有效使用就能為企業帶來收益。

  1.2.4 價值不穩定性

  即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極易發生變化,因而為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獲利能力也是極其不穩定的。

  2 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的成本特征

  2.1 特征

  無形資產計量在理論上應該包括其開發研究、取得和持有期間的全部物況勞動和活勞動的費用支出,但在實際計量操作過程中形成了與有形資產不同的幾個特征:無形資產成本的弱配比性;無形資產成本的缺項性;無形資產成本的象征性。

  2.2 改進建議

  更新無形資產的計量基礎。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計量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這即不能反映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又不能反映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與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所耗資金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因此無形資產計量基礎有待改進。

  3 知識經濟對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影響及改進建議

  3.1 影響

  我國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企業才能加以確認:一是該資產產生的經濟效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企業自創商譽不能確認并計量其無形資產價值。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無形資產原則公告”(草案)認為,只有滿足與該資產項目相聯系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且已被證實有充足的資源,并能夠可靠地計量該資產項目的成本。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與之相近。筆者認為據此確定只有外購或接受投資取得商譽等無形資產才可以被確認為無形資產,而自創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不予確認不妥當, 在知識經濟下自創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也應確認。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無形資產層出不窮,如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等等,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市場型資產;智力成果型資產;應用型資產;方法型資產;基礎型資產;商譽;其他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價值十分巨大,現有會計準則和制度對它們的確認卻缺乏規定,因而不能納入會計核算范圍。

  3.2 改進建議

  完善會計準則真實反映無形資產實質,拓展無形資產的確認范圍。我國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等!秶H會計準則》規定的無形資產包括計算機軟件、專利版權、電影、客戶名單、抵押服務權、捕撈許可證、進口配額、特許權、客戶和供應商關系、客戶的信賴、市場份額、和銷售權等,其范圍明顯比我國大。我國傳統會計中無形資產只有7至8項,而經濟學中涉及的無形資產卻有近30項。美國評估公司所涉及的無形資產有20多項。無形資產確認范圍過于狹小,使大量的無形資產被排斥在會計核算之外。根據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如不確認新涌現出來的無形資產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權責發生制要求,像商譽等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如不及時提供則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報告受托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方決策的需要。只有更廣泛更客觀更準確地確認并計量無形資產,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才有利于企業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及政府管理部門等的科學決策。所以我國會計制度應該擴大無形資產的確認范圍。

  4 知識經濟對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的要求、影響及改進建議

  在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信息應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各種有關的附表及附注等形式披露。

  4.1 無形資產信息在資產負債表中披露   現行的資產負債表,在資產方設置“無形資產”項目,以價值形式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總存量。但這只是反映其凈值,從中看不出企業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和在成本費用中所占的份額,不能滿足企業管理及外界有關部門、人士對無形資產信息的要求,所以可以通過增設“無形資產攤銷”科目并改革現行資產負債表有關無形資產的編制方法來實現。比如以上三種價值分別在報表中列示且其關系如下:無形資產凈值=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4.2 無形資產信息在損益表中披露

  目前通過損益表來反映無形資產新創造的效益只是間接的,不能從我國目前流行的多步式損益表中直接取得無形資產損益情況。比如對無形資產轉讓損益只能通過將其轉讓收入、支出分別匯集到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通過損益表的其他業務利潤項目來反映;對于某些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等,因知識經濟的高新尖技術急劇變化革新而提前報廢沖銷其凈值時,同時增加營業外支出,通過損益表中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對應分攤的無形資產攤銷額,通過損益表中的管理費用項目反映等等。這種間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情況的做法,顯然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無形資產經營管理的要求。所以應改革現有損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的情況,或通過設計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來進行直接披露。

  4.3 無形資產信息在有關附表中披露

  為了詳盡反映無形資產增減變化情況,可以設計編制“無形資產增減明細表”,主要項目應為按類別反映無形資產及其增減變化動態,即年初余額、本年增加額、本年減少額、年末余額等,也可以編制“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開發研究成本明細表”等等,作為正式報表的附表,與報表同時報送。

  4.4 無形資產信息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

  為了反映那些難以用貨幣計量,但對企業未來收益有很大影響的非貨幣性無形資產信息,例如科學的管理、協調的組織關系、企業形象等,以便更好的對無形資產進行全面、充分的披露。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