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投入產出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0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為了解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程度,本文采用投出產出分析法,從直接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四個方面展開論述,發現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程度較低,應通過激發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提升生產性服務

  摘要:為了解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程度,本文采用投出產出分析法,從直接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四個方面展開論述,發現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程度較低,應通過激發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提升生產性服務發展水平、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來促進二者的協同發展。

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投入產出分析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制造業;協同發展;投出產出表

  1.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服務業的一個分支,是由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是指為保持制造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制造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而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既依附于制造業而存在,同時也對制造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三次產業劃分規定》,本文研究的生產性服業包含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2.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理論

  根據產業鏈協同發展原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打通兩個產業之間的供需鏈、價值鏈、空間鏈等,促進產業間的融合,優化產業結構,從而提升兩個產業的競爭力。從產業發展一般規律來看,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的協同發展關系體現在二者具有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互動關系:制造業的發展壯大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生產性服務業能夠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并提高制造業的競爭力。

  相關知識推薦:市場營銷論文發表哪個期刊容易

  3.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分析

  本文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法,結合《陜西2012年投入產出表》分別計算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

  3.1直接消耗系數

  直接消耗系數用來反映某部門,在單位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其他部門產品的直接消耗量,一般用aij表示,其數值越大,說明兩部門之間聯系越密切,計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Xij表示j產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對i產業產品的消耗量,Xj表示j產業的總投入。aij=Xij/Xj根據投入產出表計算得出的陜西省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從整體上看,陜西省制造業對于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兩個部門的需求度較高,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需求度最低。這說明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制造業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金融、批發零售等領域,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主要為制造業物資運輸服務,集中在制造業上游采購和下游銷售環節,金融主要提供制造業發展生產、擴張規模的資本融通,而批發零售主要服務于制造業下游環節。這說明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支持停留在傳統發展模式上,制造業各行業與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高科技領域密切度不夠,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協同發展程度還有待提升。

  3.2完全消耗系數

  產業間的聯系除了直接聯系外,還有多層次的間接聯系,完全消耗系數是直接消耗系數與間接消耗系數的總和,它反映的是某部門生產產品對其他部門產品的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系數與直接消耗系數的區別在于,完全消耗系數是從最終產品角度衡量產業間的消耗關系。完全消耗系數用B來表示,其中A代表直接消耗系數矩陣,I為單位矩陣。

  B=(I-A)-1-I表1

  為陜西省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完全消耗系數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完全消耗較高的領域集中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行業,需求度最低的依然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高科技領域對于制造業的帶動作用比較薄弱。制造業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服務、化學產品、電氣機械和器材,對生產性服務業依賴度相對較高。

  3.3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

  感應度系數又稱前向關聯系數,是指某產業生產發生變化時,所引起的其他所有產業生產發生相應變化的程度。一般來說,感應度系數越大,說明該部門對經濟發展所起的制約作用越大。影響力系數又稱后向關聯系數,是指其他產業的生產發生變化時,所引起的該產業的生產發生相應變化的程度。其系數越大,說明該產業發展對社會生產有很強的輻射、拉動效應。

  從表2看,陜西省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感應度系數計算結果,制造業中有8個行業感應度系數大于1。其中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化學產品的感應度系數最高,說明陜西省國民經濟發展對這兩個部門的需求度較高,其余11個行業中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制品感應度系數最低,其受國民經濟發展的帶動程度僅為0.4830。生產性服務業中,金融業感應度系數最高,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感應度系數最低,二者系數值分別為1.5329和0.4526,說明陜西省經濟發展對金融支持的需求較高,而對于科技領域的需求較低,也反映出科技對于陜西省國民經濟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從影響力系數看,制造業各細分行業影響力系數比較均衡,體現在影響力系數值接近或大于1,說明制造業各細分行業影響力均高于或接近陜西省全部產業影響力的平均水平。其中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拉動效應較強的是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服務以及電氣機械和器材;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則明顯較弱,僅有租賃和商務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影響力系數大于1。由此可以看出,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制造業的輻射作用不強,二者協同發展的程度還比較低。

  4.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陜西省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存在協同發展程度較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層次稍低等問題。要提升二者間的協同發展水平,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激發制造業自主創新活力,推動制造業產業升級。第二,挖掘生產性服務業潛力,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第三,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論文作者:邢娜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