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水路、公路和鐵路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

發布時間:2021-06-2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為更好地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分析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總結國內外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成果,選擇國內兩條典型內陸運輸路線對這3種運輸方式的優勢進行定量分析,為運輸結構調整政策的推進和大宗貨物的運輸方式

  【摘要】為更好地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分析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總結國內外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成果,選擇國內兩條典型內陸運輸路線對這3種運輸方式的優勢進行定量分析,為運輸結構調整政策的推進和大宗貨物的運輸方式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水路、公路和鐵路運輸方式的優勢比較

  【關鍵詞】水路;公路;鐵路;運輸結構

  0前言

  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其中水路、公路和鐵路運輸是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的主要方式。我國正在逐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相關文件有: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指出,研究制定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發揮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在大宗物資中長距離運輸中的骨干作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優化運輸結構,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有序轉移。

  目前,國內文獻普遍認為水路運輸最大的優勢是成本低、污染小、安全經濟,是一種利用自然資源的運輸方式,不僅可以實現大批量運輸,而且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這些文獻都是對水運優勢的定性描述,基本沒有對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進行定量的優勢比較。本文在此背景下,對水路、公路和鐵路的運輸方式優勢進行定量分析,為大宗貨物的運輸方式選擇提供參考依據。

  1美國相關研究成果

  2011年,美國政府問責局對公路、鐵路和水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外部特性(空氣污染物、安全方面)開展研究,各種運輸方式外部特性比較見表1、表2。從表1、表2可以看出,水路運輸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最少,且在安全方面(即死亡人數少)優于鐵路運輸,較公路運輸有很大優勢。

  美國航道管理機構Tennessee-TombigbeeWaterway于2017年對不同運輸方式的外部特性進行了比較,結論是水路運輸在能源消耗指標方面優于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

  23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2.1比較模型

  選擇我國南方兩條典型內陸地區運輸路線為研究對象。為確定貨物運輸具體路線,在運輸起始點和終點相同的情況下,對公路、鐵路和水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

  典型路線一:公路運輸里程為238km;鐵路運輸里程為250km,廠區有直通鐵路,因而不需要公路進行輔助運輸;水路運輸里程為310km,加上20km的公路輔助運輸。

  典型路線二:公路運輸里程為180km;鐵路運輸里程為170km,加上13km的公路輔助運輸;水路運輸里程為265km,廠區有碼頭,貨物可直接裝船,不需要公路輔助運輸。研究中還對航道擴能升級前和升級后的各類指標進行比較,其中:航道擴能前航道等級為Ⅳ級,最大通航船舶為500噸級,航道擴能升級后航道等級為Ⅲ級,最大通航船舶為1000噸級。

  2.2結論

  根據相應的計算公式對水路、公路和鐵路等3種運輸方式的能耗、經濟性、時間性和環保性進行定量分析,綜合運用設備單耗與實際能耗相結合的計算方法對便捷性、資源利用和安全性進行定性分析。3種運輸方式的比較結果見表3。

  (1)與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相比,水路運輸比兩者都有較大優勢的指標是經濟性、資源利用和安全性;比鐵路運輸差的指標是能耗和環保性;比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都差且不占優勢的指標是時間和便捷性。

  (2)歐盟運輸政策白皮書中要求2030年實現30%的道路貨運量(運距大于300km)轉向其他運輸方式(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這說明該政策認為當運輸距離超過300km時,水路運輸占有優勢。本文研究的典型運輸路線運距在300km以內,運距較短時水路運輸的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但可以肯定的是,水路運輸在航道升級前就占有一定優勢,在航道升級后優勢會更為明顯。

  (3)由于鐵路已實現電氣化,在船舶噸級有限的條件下,水路運輸相較于鐵路運輸在能耗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但在航道升級后,水路運輸能耗與鐵路運輸能耗持平甚至優于鐵路運輸。隨著船舶噸級的增加,其單耗優勢將更加明顯。航道等級越高,船舶噸級越大,加之內河船舶能夠到達的地域越遠,其經濟運距也就越長,用于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的經濟效益就越好。

  3結語

  (1)本研究成果與美國相關研究成果的結論基本相同,在能耗和環保性等外部特性方面,美國的研究成果是水路運輸優勢大,但由于本研究模型的內陸地區鐵路已經全部電氣化,所以鐵路運輸在能耗和環保性方面優于航道升級前的水路運輸。

  (2)運輸優勢的體現與路線的里程有較大關系,運輸距離越大,水運的優勢越明顯。歐洲運輸政策白皮書中提出運輸距離在300km以上推薦使用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而長距離的國際大宗貨物運輸基本由水路運輸來完成。

  (3)目前,《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政策文件均提出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要求充分發揮鐵路、水路運輸在大宗物資長距離運輸中的作用,根據不同運輸距離推薦更合適的運輸方式。——論文作者:馮玥,李海波

  相關期刊推薦:《水運管理》本刊創刊于1979年,由上海海事大學主辦的水運管理專業期刊。設有:現代物流、集裝箱運輸、政策法規、財務管理、港口建設、海事管理、內河航運、世界之窗等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