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重慶市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發布時間:2021-05-24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一個國家的貨物運輸狀況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一個地區的貨物運輸量也可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研究提供判斷依據。重慶作為我國重要的內陸開放高地,研究其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發展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重慶市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經濟統計數據,

  摘 要:一個國家的貨物運輸狀況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一個地區的貨物運輸量也可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研究提供判斷依據。重慶作為我國重要的內陸開放高地,研究其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發展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重慶市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經濟統計數據,分析了運輸貨運量與重慶經濟發展變化的關系和重慶的經濟特點和現階段情況,可為從物流運輸方面提高重慶經濟水平提供參考建議。

重慶市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關鍵詞:地區生產總值;運輸周轉量;物流運輸;運輸方式

  引言

  重慶市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在中國版圖上承東啟西,溝通南北,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因此重慶地區一直是我國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近幾年來,重慶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出口規模一直保持在1100億元以上,2020年的一季度增長34.6%,為整體進出口創造了21.9%的增長值。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中唯一直轄市,重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以及“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在對外開放格局和對國內區域發展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承擔著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

  科學合理地分析重慶貨物運輸量與重慶的經濟發展關系可以給重慶市交通發展政策和經濟政策的實施提供依據,是完善重慶的交通運輸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的有效方式,對重慶地區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都有重要意義。

  一、文獻綜述

  按照現有研究內容領域,國內外對貨物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理論研究了兩者的互相影響關系,兩者歷史變化趨勢的“耦合”度。由亞當·斯密所著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明確指出貨物運輸情況對經濟發展有積極影響,貨物運輸的改善,可以促進社會分工的改善,勞動生產率的改善,進而使經濟得到發展。[1]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所著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體系》中說明了貨物運輸在改善經濟中的作用,他提出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制造行業發展的前提,是生產力的大幅提升的必要條件。[2]

  自20世紀末以來,關于貨物運輸量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國內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榮朝和推出在經濟發展和運輸化高度完善階段,經濟與貨物運輸量出現的“解耦”現象。[4]例如以國民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簡稱GDP)作為的經濟增長增長的主要指標,在初步運輸化階段、完善運輸化階段、后運輸化階段,由于經濟增長對貨物運輸的依賴程度不同,GDP增長率與貨物運輸增長率的關聯程度是有規律可循的,并且兩者的發展關系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

  從內容和方法上來看,上述研究站在宏觀視角,闡述了物流運輸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以及地區交通運輸的雙促進關系,利用統計學模型測算出了貨物運輸量與國民經濟的耦合關系。上述研究的對象均為整個國家和社會,并沒有對某一具體城市展開分析,鑒于此,本文以重慶地區為研究對象,根據近10年來重慶市的交通運輸數據和經濟相關數據分析重慶市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二、重慶市經濟狀況

  根據重慶市統計年鑒,重慶經濟發展形式良好,重慶GDP在2011年到2019年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2.97%,2011年增長率更是達到了26.32%,GDP較2010年有接近三倍的增長率。重慶市GDP的快速增長與幾年來的經濟政策有密切關系,例如《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起到了實質性作用。隨著成都-重慶雙城經濟圈的形成和“渝新歐”中歐班列的開通,重慶這一老工業城市擁有了新型產業,重慶的電子產品制造產業作為重慶產業的新鮮血液正為重慶的經濟發展帶來源源不斷地動力,帶來的生產總值不斷增大。除此之外,重慶依靠了有利地勢大力發展物流業,在國家政策鼓勵下重慶將港口物流發展和相關產業集群進行有機結合,挖掘港口物流發展潛力,“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業為重慶港口物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其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相關知識推薦:交通運輸局職稱晉升論文發表期刊

  綜上,我們可以從經濟發展狀況現狀找出重慶市的交通運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得到與重慶市的工業化情況、地區生產總值來源情況、地區的經濟發展方針政策相關的一些信息。同時重慶經濟發展狀況與交通運輸業的關系有助于分析重慶市現有的運輸問題。

  三、重慶經濟與貨物運輸關系分析

  一個地區的貨運量、貨運周轉量是是考核該地區運輸業的綜合性的產量指標[7]。本文根據重慶市近年來的貨運量、貨運周轉量指標對重慶市貨物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研究。

  重慶市貨運周轉量與地區GDP增長關系圖中可以看出重慶市的GDP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2010-2020年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2.97%,2019年達到了23500億,運輸周轉量也保持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達到7.22%,2019年達到了3610.54億噸公里,貨物運輸周轉量與GDP共同增長。其中GDP的增長與近年來重慶港口物流快速發展、旅游業快速發展以及2013年后“一帶一路”戰略下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快速融入全球市場有直接關系。貨物運輸周轉量的增長則是因為重慶統籌鐵公水空四種運輸方式進行了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建設,促各種運輸方式的互聯互通,構建了立體化運輸網絡新格局,使運輸效率明顯提升,這直接促進了重慶市的經濟指標和貨物周轉量上升。

  圖1中重慶的貨物周轉量隨著GDP的增長而增長,但貨運量增長比例較小,參照朝榮和所著的《運輸經濟學》書中內容可知重慶經濟與90年代美國經濟狀況有類似之處,處于工業化中期,貨物周轉量并未與GDP“解耦”,這與重慶的現狀相符合,所以重慶目前還是以工業為主導產業,雖然重慶的電子代工產業已蓬勃發展,但目前重慶并未進入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后運輸化時代。為更深入研究貨物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本文選取了重慶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水路、鐵路兩種運輸方式來進一步進行分析重慶貨物運輸與經濟發展情況的關系。

  四、重慶GDP與水路運輸方式關系分析

  重慶作為長江經濟帶的樞紐城市,水運占據了運輸行業的主導地位,這與重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重慶水資源豐富,全市現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等136條航道,航道總里程4337公里,水路運輸發展潛力巨大。根據重慶統計年鑒可知,重慶的水路運輸周轉量整體呈增長趨勢,2019年達到2453億噸公里,是2010年水路運輸周轉量的2倍,在水運快速發展的同時,重慶市GDP發展趨勢與水路貨運周轉量發展趨勢相似度極高,這說明了水路運輸在重慶運輸業中的重要地位,對此重慶市應該繼續重視港口城市的建設,充分利用水運優勢為重慶市帶來經濟收益。重慶港口是西南地區水運物流的樞紐,在長江經濟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港口的發展自然也帶動了重慶的經濟發展,為GDP作出了巨大貢獻,研究水路運輸對重慶經濟發展分析有著重要作用。

  就重慶鐵路運輸面臨的形式來看,渝新歐的建立對重慶鐵路運輸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因為水鐵聯運方式能以運輸的連貫性、高效性、統一性實現貨物運輸的優化,從根本上降低了運輸企業的成本。重慶水運發達,但是目前水運與鐵路運輸聯運程度較低,大型港口缺少與其他運輸方式長期穩定的聯運關系。重慶市鐵路貨運場站覆蓋不足也是運輸方式聯運程度低的一大原因,據了解,在重慶市的38個區縣中,目前尚有8個區縣未通鐵路,有12個區縣無鐵路貨運場站直接服務。由于鐵路專用線數量少導致港口、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大型企業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問題突出,如果重慶市鐵路運輸與水路運輸的阻礙能被打破,重慶市的貨物運輸業會為經濟帶來更多的積極作用,因此,發展鐵路運輸、打破水鐵聯運的壁壘是重慶市經濟發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上述分析得出重慶市鐵路運輸還存在問題,為了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進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GDP,重慶市應加快鐵路、水路等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發展,重視“渝新歐”和其他方面的鐵路建設。

  五、結論與展望

  本文結合重慶近十年的貨物運輸數據和地區經濟情況的數據,運用貨物運輸與經濟相關領域現有研究成果分析了重慶市貨物運輸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以及重慶現經濟特點。重慶市貨物運輸量增長和GDP增長有耦合正比關系,貨運量增長比例小,這說明重慶市現處于工業化中期;水路運輸周轉量是重慶運輸周轉量的主要組成部分,水路運輸與重慶市經濟狀況聯系密;鐵路運輸還不能滿足重慶貨物運輸的需求,水鐵聯運是重慶目前的重要建設項目,重慶的鐵路運輸的發展對重慶經濟會有積極作用。對此重慶市應利用政策和地理優勢鞏固發展水運,同時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統籌規劃整體運輸網絡,降低物流成本,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論文作者:姜健博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