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的統計測度

發布時間:2021-04-24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健康與否、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能否順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關系到我國能否在全球化進程中掌握積極的主動權。文章采用熵權TOPSIS方法,建立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2017年我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健康與否、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能否順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關系到我國能否在全球化進程中掌握積極的主動權。文章采用熵權TOPSIS方法,建立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2017年我國4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濟效率可以分為領先水平、高水平、平均水平和低水平四類,各產業在經濟效率上差異明顯。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的統計測度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熵值法;TOPSIS模型;經濟效率

  0引言

  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圍繞經濟效率影響因素、效率評價方法和動態監測等方面展開。Hirschman(1966)[1]最早提出戰略性產業概念,他將戰略性產業視為主導產業,并將處在投入-產出關系中權重最大的經濟部門稱為戰略部門,即主導產業部門;Krugman(1986)[2]將戰略性產業的研究引入國際貿易保護政策領域,并提出了識別戰略性部門的兩項標準。近年來學者們還探討了新興產業的形成及特征,Potter(1980)[3]認為,新興產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創新、相對成本關系的變化、新的消費需求的出現;Erickcek和Watts(2007)[4]認為新興產業相當于結構升級。有些學者還對新興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檢驗,Farrell(1957)[5]對經濟效率的理論進行了開創性研究;Aigner和Lovell(1977)[6]提出了非參數統計方法數據包絡分析(DEA)和參數統計方法隨機前沿分析(SFA)兩種測度方法,從此經濟效率監測成為研究熱點之一。Elena等(2006)[7]運用SFA方法利用金融數據庫進行數據分析,對不同金融結構的歐洲銀行業經濟效率進行了監測研究;Eric(2007)[8]運用隨機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發現,在經濟增長中,研發經費的經濟效率對經濟體各項指標具有正向或負向的作用;Sharma和Thomas(2008)[9]運用DEA方法對國際R&D經濟效率進行了測度,并驗證了專利數量、R&D人員全時當量等指標對R&D使用效率的作用。目前,國內相關的研究逐步增多;李強(2010)[10]利用DEA方法對深交所中小上市公司的經濟效率進行了研究;姚洋和章奇(2001)[11]對中國工業企業的技術效率進行了研究;齊峰和項本武(2015)[12]、程貴孫等(2013)[13]利用DEA方法分別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效率、中國民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產效率進行了研究;李柏洲等(2019)[14]利用DEA方法、閆俊周和齊念念(2019)[15]利用ISM方法,分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層級機構進行分析,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討論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績效的復雜性。

  綜上所述,在影響因素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產業規模、技術創新、研發投入、財務、生態、企業文化等對經濟效率有重要影響;在效率評價方法方面,大體分為非參數評價和參數評價兩大類:非參數評價(DEA)以數據包絡法為代表,參數評價以隨機前沿分析(SFA)為代表。

  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評價進行完善:第一,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討;第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進行投入產出優化分析,利用TOPSIS法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評價指標進行了權重計算;第三,在研究樣本的選擇上,本文選取2017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49個產業作為樣本,彌補了現有研究樣本多以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替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足。

  1研究設計

  1.1熵值法

  熵值法(entropymethod)從物理學中“熵”的概念出發,基于“差異驅動”原理,依據某同一指標的觀測值之間的差異程度計算該指標的權重大小,進行賦權。原始數據{xij}由n個被評價對象的數據構成,被評價對象在各個維度上的取值不一,其原理具體為:在某個指標上,如果n個被評價對象數據的差異程度極小,則表明該指標對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作用不大,算出其權重系數較小;反之,如果n個被評價對象數據差異程度極大,表明該指標對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作用很大,算出其權重系數較大。

  2基于熵權TOPSIS方法的經濟效率分析

  經過計算,得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標體系權重如下頁表2所示。

  在經濟效率監測指標體系中的13個指標中,X8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固定資產,其所占的權重最大,為0.1302,固定資產是經濟效率監測指標體系最重要的指標,是投入部分的指標,表明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生產投入時期,資產的投入是至關重要的,資產投入比重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經濟效率會高,反之亦然。

  X11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營業利潤,其權重最小,為0.0477,衡量的是某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營業產生的利潤能力;營業利潤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出部分,理論上如果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營業利潤值越高,那么該產業的經濟效率也會越高;反之,經濟效率越低。從整體上來看,指標體系的權重介于0.0477~0.1302,權重排前3位的指標分別是:X8固定資產、X1平均用工人數、X7銷售費用,其中2個為投入指標,1個為產出指標;排在后3位指標分別是:X4總負債、X12工業銷售產值、X11營業利潤,其中1個為投入指標,2個為產出指標。由此可見,運用熵值法所度量的權重是科學的、符合客觀規律的。

  相關期刊推薦:《統計與決策》雜志創刊于1985年,現由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面向高校、面向科研、面向學術的探索中,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雜志創刊三十多年來,在廣大讀者、作者的共同撫育下,容聚統計新思維,展現實證新視點,秉持“統計與決策結合,理論與實證并重”的特色,秉承“精致筆耕,止于至善”的理念,不斷提升辦刊質量和品位,受到了讀者的青睞,得到了學者的認同。

  電車制造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得分最高的一個產業,電車制造產業是跨類別的產業,既屬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屬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各省份都在著力布局,是未來產業發展著重投資和看多的產業。

  根據表3中的結果計算可知,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的平均值為0.83,其中,有34個產業高于平均值,另外15個產業低于平均值。由此可見,我國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濟效率之間存在著差異并且極不平衡。

  整體上看,電車制造產業是排第1位的,低速載貨汽車制造、有色金屬鑄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掛車制造、鐘表與計時儀器制造等產業分列其后。經濟效率綜合評價排在后6位的產業分別為電子元件制造、基礎化學原料制造、電子器件制造、通信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整車制造,綜合評價整體上是符合客觀實際的。按照C值的大小,本文將4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Ci0.98,包括電車制造、低速載貨汽車制造、有色金屬鑄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鐘表與計時儀器制造6個行業,其經濟效率屬于領先水平,經濟效率處于極大超出平均水平的階段,我國屬于該類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這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科技人才投入、技術引進的轉化效率較高,經濟生產投入大,產出多,投入要素與產出之間呈現指數型增長關系,產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成熟,形成了產學研用的機制,對經濟的反饋是長效的、促進的。

  第二類:0.90£Ci<0.98,包括中藥飲品加工制造、獸用藥品制造、印刷專用設備制造、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等2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要素與產出要素成正比,投入要素初期呈現規模效應,后期經濟產出就十分平穩,其經濟效率屬于高水平階段。

  第三類:0.6£Ci<0.90,包含通用儀器儀表制造、特種陶瓷制品制造、化學藥品原料制造等1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屬于經濟效率平均水平階段。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有的產業要素投入少,經濟效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地位不是很重要,導致經濟效率水平一般。經濟產出和引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這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瓶頸,導致其經濟產出與其經濟投入不相匹配。

  第四類:Ci<0.6,包括電子元件制造、基礎化學原料制造、電子器件制造、通信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整車制造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屬于低水平經濟效率。主要是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固定資產投入少、研發資金不足、創新環境的缺失和科技人才流失等原因導致的。

  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電車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整車制造的發展存在極大差距,電車制造作為智能制造時代的先驅,發展迅速,但是其配套產業發展滯后,汽車零部件產業在2010—2017年工業增加值上升了10%,汽車整車制造產業工業增加值上升了5%,發展略顯滯后。

  從表4可以看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經濟效率平均為0.84,有50%以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高出平均水平。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其經濟效率代表著整個制造業的發展質量,從實證結果來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在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這正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目的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的經濟效率處于平均水平,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的平均經濟效率分別為0.94、0.91,其處于高水平;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的平均經濟效率分別為0.89、0.79,二者處于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平均經濟效率最低,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差異最大的產業,其中,電車制造、低速載貨汽車制造經濟效率分別為0.99、0.99,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但是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整車制造分別為0.32、0.26,處于行業低水平。差異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依賴政府補貼,規模化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尚未成熟,新能源汽車市場波動極大、市場認同度較低?梢哉f,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風險最大的產業。

  3結論

  本文運用熵權TOPSIS方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指標權重測度,然后利用理想值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中的49個產業進行了排名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經濟效率整體平均最低;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的經濟效率處于平均水平;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的經濟效率處于高水平。第二,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風險最大的產業,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經濟效率懸殊,電車制造產業經濟效率最高,但是相配套的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汽車整車制造產業經濟效率最低。第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經濟效率較高,較好地實現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較好地匹配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愿景。第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投入較大,尤其是銷售費用過高,需要進行成本優化。——論文作者:蔡偉1,趙西超2,才凌惠1,鐘宇春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