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3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新時代美麗玉環建設應秉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綠島藍灣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濱海資源開發,構建特色產業體系,推進生態保護治理 新時代踐行兩山理念已轉向注重路徑轉化和價值實現。美麗玉環建設應秉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綠島藍灣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
新時代美麗玉環建設應秉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綠島藍灣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濱海資源開發,構建特色產業體系,推進生態保護治理
新時代踐行“兩山”理念已轉向注重路徑轉化和價值實現。美麗玉環建設應秉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綠島藍灣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創建“兩山”理念海島實踐創新基地。
基礎條件
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玉環是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坐擁樂清灣、漩門灣、坎門灣等重要海灣,大陸海岸線全長約157.9公里,海島岸線長約165公里;擁有天然避風深水良港大麥嶼港等各級漁港約20個;開發保護價值較高的島嶼有雞山島等有居民和無居民重要海島;已創成大鹿島等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散布有坎門后沙等沙灘資源,森林覆蓋率約40%,生物多樣性豐富,植物等近1700多種;灘涂面積廣闊,海岸線至平均海平面灘涂面積52平方公里,可供養殖的海涂和淺海面積共約217平方公里。
生態環境建設卓有成效。先后創成國家衛生縣城、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省級生態縣、省級森林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獲批浙江省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地區,納入浙江省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城市試點培育名單,榮獲中國東海漁倉、中國東海帶魚之鄉、中國東海鰻魚之鄉、中國休閑垂釣之都,獲評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單位。
生態制度體系逐步健全。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嚴格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建立環境執法與司法協調聯動制度,實施“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大力推進省級排污權資產化改革試點,率先完成33個清理整頓行業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在全省首次嘗試化學需氧量、氨氮、VOCS的政府儲備排污權競拍,華能玉環電廠列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單位。
城市綜合實力不斷壯大。2017年,經國務院批準,玉環撤縣設市,連續5年均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其中,2019年居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25位、投資潛力百強第10位、全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26位,入選中國工業強縣和中國創新強縣榜單。人均收入位居全國前列,戶籍人口人均生產總值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工業經濟基礎雄厚,形成汽車零部件、水暖閥門、工程機械、家具、機床、藥械包裝、眼鏡等七大主導產業,獲批10余個工業國字號品牌。
對外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樂清灣大橋建成通車,沿海高速全線開通,開辟南聯溫州北融寧波新通道;228國道玉環段和疏港公路全線貫通,提速北向發展融合度;杭紹臺高鐵溫嶺至玉環段開工建設,有望2022年與主線同步建成運行,陸上“五縱五連一環島”路網體系日益完善。浙南重要樞紐港之一、臺州最大樞紐港的大麥嶼港并入寧波舟山港,常態化運營對臺客貨運直航,致力于建設海峽兩岸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對臺旅檢大樓,獲批設立公用型保稅倉庫,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
問題與挑戰
環保督察整改強化空間管控。中央環保督察涉及圍填海問題,致使漩門三期開發時序受到影響和延滯。
功能布局混亂擠壓生態空間。三次產業功能區交叉布局,生態用地與生產建設用地混雜,景觀系統不成體系。
生態治理困難降低生態質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不完善,“污水零直排”建設存在一定缺口。
產業層次低端影響生態系統。汽車零部件、閥門等主導產業及電鍍、熔煉、金屬表面處理等配套產業低小散的現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
地理區位不佳制約資源開發。省道末端且對外高等級單一通道的交通劣勢,加之距離臺州市中心較遠,與寧波都市圈及長三角地區的融合度不高。
生態意識不強弱化共治格局。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和公眾參與度的整體水平不高,生態文化載體不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等活動形式成效不顯著,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大幅提高。
對策與建議
推進濱海資源開發。大力優化生態空間布局,提速海山國際旅游島開發進程,加快以樂清灣島群和東部島群為依托的國家海洋公園建設。持續開展海灣整治修復,加大自然岸線保護力度,打造省級生態海岸帶示范段。全力開發濱海文旅項目,加速沙門日岙慧心灣落地,打造龍溪山里康養中心,綜合開發干江濱海生態旅游區等文旅項目。
構建特色產業體系。發展生態農漁業,深化健全漩門灣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深入開展省級漁業轉型先行區和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創建,高標準建設中鹿島海洋牧場。培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擴大從甲殼素提取殼聚糖藥用輔料等衍生品的科技研發能力。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大麥嶼能源LNG中轉儲運等項目建設,加快華電玉環海上風電場、華能灘涂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建設,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管網建設。提升濱海旅游業,謀劃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推動以大鹿島、雞山島等為主的東部列島與干江濱海風光帶聯動,打造島際旅游線路;串聯以茅埏島、江巖島等為主的樂清灣西部群島與漩門灣濕地公園、觀光農業園、玉環湖綠道、蘆浦百丈巖,打造陸島聯動旅游線路。拓展港航物流業,深化與臺灣基隆港的對臺直航客貨運常態化,積極對接義烏小商品出口市場,支持開展“大麥嶼港-義烏-歐洲”轉口貿易。
豐富海灣城市內涵。提升城市發展空間,前瞻性編制市國土空間規劃,持續聚焦59個老舊工業點的改造提升和24個小微企業園建設。創建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城市,謀劃華能環境能源綠色產業綜合基地,推進干江金屬熔煉和金屬表面處理園區,高質量建設無廢城市。爭創國家級森林城市,穩步推進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綠彩玉環”珍貴彩色森林和“美麗公路”生態廊道建設,持續開展綠色礦山創建。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在新建和既有公共建筑和小區推行屋頂花園、下沉式綠地,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優化城市道路排水系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有序推進楚門、清港和雞山省級美麗城鎮示范鎮創建,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鞏固“大棚房”整治成果,穩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控債消債化債,推動“四好農村路”、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和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
推進生態保護治理。深入實施碧水行動,強化里墩水庫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推進楚門河系等水系修復治理,實施電鍍等重點行業污水排放專項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推進工業燃煤鍋爐煙氣清潔排放改造,全面推進VOCs治理和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改造,加快治理“車船尾氣”。全面推進凈土行動,全面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及污染地塊分布,開展土壤質量監測,建立土壤、地下水、水文地質、污染源等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強化陸海協同治理,全面排查、監測及溯源入海排污口,推進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快船舶港口污水、垃圾接收轉運和處理設施與城市公共設施銜接,有效控制海水養殖污染,推進海漂垃圾源頭監控、海上收集、岸上處置。
健全實施保障體系。快速強化頂層設計,加快編制《玉環市“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適時開展“兩山銀行”試點,成立縣級生態資源資產經營管理平臺公司,建立縣域范圍內重點資源資產管控清單。不斷健全政策支持,積極申請國家專項基金,試行財政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持續完善生態制度,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離任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等相關制度,大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建設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示范基地。——論文作者:褚新東
相關期刊推薦:《浙江經濟》1984年1月創刊,1987年公開發行。2002年,擴期為半月刊,全年24期。在欄目設置方面,包括卷首寄語、本刊專稿、封面文章、浙經論壇、浙江時評、深度報告、熱點追蹤、數據浙江、思維亮點、學界新論、產經縱深、全球視野、商海觀潮、市縣走筆等十多個欄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