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7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各行各業的人們為抗擊新冠疫情所做出的努力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國的力量,但于此同時,在疫情之下,其所造成的國民經濟的沖擊,對于國民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本文將圍繞如何應對在疫情之下我國經濟所面臨的沖擊及主要的策略。 關鍵詞: 疫情 ; 我
摘要:各行各業的人們為抗擊新冠疫情所做出的努力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國的力量,但于此同時,在疫情之下,其所造成的國民經濟的沖擊,對于國民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本文將圍繞如何應對在疫情之下我國經濟所面臨的沖擊及主要的策略。
關鍵詞: 疫情 ; 我國經濟; 沖擊;應對策略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沖擊
因2019年年底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小到人民百姓,大到社會國家都遭受到了不同層面的影響。
(1)降低人口就業水平
疫情影響下,各地相關政府都發布了限行令,職工沒有辦法達到崗位上班,導致勞動力的供給在短時間內出現斷崖式下跌,加之疫情嚴重地區一些企業的原材料供應不足、訂單下降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對企業需求下降從而一些企業的職位需求就大幅度下降,其中低收入人群就業形勢受疫情影響程度更為顯著。以各個廠區為例,當疫情嚴峻之時,除了生產類似口罩防護用品等當下必須產品的廠區外,其余廠區企業全部停工,這就直接導致了國內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失去工作,加之今年高校畢業生比往年多,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國人口就業水平下降。
在疫情影響下各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控制疫情例如限行令、跨省需檢測隔離等措施都造成了就業供給的大量滯留,所以就業率大大降低。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高科技和新興產業對人員的需求在增加,低端產業和被淘汰人員的失業人員也不少。加上因為此次疫情波及范圍之廣、涉及人員之多,超出所有人的預料,不管是低端產業的人員,還是互聯網高端的人,失業現象都明顯。這就能用經濟學中周期性失業來解釋,因為疫情許多國家都封城,各國的經濟出現停滯情況,不管是生產、需求還是投資都下降,導致整個經濟都處于下行周期并且據目前形勢來看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且從疫情爆發到穩定之間損失的職位數量還沒有得到彌補,鑒于國際疫情的持續發酵,不同行業和地區也會呈現不同的趨勢,從已知數據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采購貿易、廣告會展、汽車銷售、交通運輸和銷售行政這五個職位受疫情影響最大,最高的已經下降了70%之多,最少的也都下降了一半,種種數據都表明我國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2)影響進出口貿易
新冠肺炎的爆發不止對中國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抗擊疫情的難度大使得成為一次全球性的危機,據統計目前已經有200多個國家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無疑對他國的經濟也造成了十分大的影響,這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是十分不利的。中國作為生產以及出口大國,中國市場一但面臨生產出口危機,那世界上的中國制造將在這段時間快速縮水,中國發展至今,生產力已經達到了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地位,絕大部分國家都在使用著中國制造。然而,雖然我國是生產大國,但生產的原料卻有很多都來自國外,國外疫情的爆發讓我國和他國的貿易突然中斷,沒有了進口,也沒有了出口,所以由此可見疫情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相關知識推薦:疫情后經濟復蘇相關論文發表什么期刊
在出口方面,我國因疫情的爆發受到了國外一些國家的抵制,再者,各廠商制造在我國疫情嚴峻時期都停止了一段時間的生產,使得產量下降從而出口量也隨之下降,據相關數據表明2020年一月至二月份我國進出口總額為41,2376億元人民幣,同2019年相比同比
減少9.6%;其中出口額為20,4058億,同比降低15.9%,進口額為2.08億,同比下降2.4%。當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住時,國外感染人數卻日益增多,直到現在許多國家還沒有得到基本控制,在經濟全球化和產業鏈全球化的背景下無疑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因為中國雖然是制造大國,但許多原材料需要從國外進口,當原材料進口受到限制時,國內的企業生產也只能被迫停止。一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在疫情的高峰期,國家財政一邊承受著沒有進出口貿易帶來的收入,一邊給國民提供醫用物資以及免費治療,給百姓提供救助,發放救濟金。對于國家經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經過02年的非典,我們也能夠知道,疫情過去之后,很難再出現報復性經濟增長,最多就是彌補在疫情期間的空缺。用非典作為例子來分析,疫情高峰期是消費品購買的低谷,隨著疫情的控制,消費購買金額會快速反彈后保持穩定,整體來說還是保持平穩上升。
(3)增大國家財政壓力
疫情期間,我國良好的政策中指出給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免費治療。不僅如此政府還要采購一些急需的抗疫物資;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間政府也給受困百姓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幫助;企業出現困難時,政府也及時提供貸款等幫助;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財政也投入大量資金作疫情的防護和疫苗的研發,而這些只是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加上國家進出口貿易的減少收入減少等一系列原因都給政府帶來了財政上的壓力。據研究表明,2020年1-4月份累計來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1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522億元)同比下降1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3611億元)同比下降11.5%。根據今年的預算報告,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77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下降7.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7500億元),下降3.5%。為了應對財政收支矛盾加大的壓力,赤字率也前所未有的達到了3.6%以上。這些都是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家帶來的影響。
二、對策建議
(1)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就業問題
我國勞動生產力絕大部分來自于中低收入人群,要想國內經濟體系快速恢復并且平穩發展,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群的就業問題,目前我國大力發展地攤經濟,使失業人員有事可做、有事能做,這也從一方面使得經濟有所回攏,除此之外可以適當補貼群眾工資,快速將基層員工召回,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也能恢復國內出口貨物的生產。個人現在這種環境中,找工作靠的基本上就是各種網站,而現在,我們找工作的方式和以前也不能一樣了。以前我相信大多數人找工作,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專業,其次要看待遇啊,離家距離,是否辛苦等等一系列因素,但現在環境變了現在這個階段,估計很多公司都在撐著維持生存,加上復工才開始,盈利還不是很多,即使招人,估計也沒有之前招的那么多。建議廣撒網,只要是和自己能力沾邊的,都可以直接發一份簡歷過去。
(2)恢復出口貿易
人群的就業問題解決了過后,國家也就有了生產力,而目前有許多國家都實施抵制中國制造,但我國作為世界制造大國,必不可能被短時間的抵制所打倒,抵制中國制造只能是自取滅亡,我們要向其他國家證明我國的實力,可以先實施捐贈疫情中的國家,彰顯大國風范,逐步打開各國的貿易之路。為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促進進出口貿易恢復,可按照“三個指定”原則,即指定行駛路線、指定停放裝卸場所、指定入住酒店,加強了進出口貨運車輛的途中監管,保證貨運車輛不進入市區。有效分類口岸車流,緩解貨運通道通關壓力。在這些措施的支持下,以及隨著中國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恢復運營的邊境口岸的貨物通關量逐步回升。在邊境貿易方面,先后恢復了邊境小額進出口業務和互市貿易業務。為保證國際貿易安全正常運轉,可實行“整進整出”的監管模式。在該模式下,司乘人員只要按規定做好體溫監測、衛生檢疫申報、車輛消毒、登臨檢查、檢疫查驗等全流程,合格后貨物通關整車進出,按照指定物流線路行駛、指定過駁貨場停放、指定人員裝卸,改變了以往貨物、人員聚集的狀態,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憑祥友誼關海關還鼓勵邊民通過“線上APP”開展進口貨物申報,為互市領域的復工復產提供了快捷的通關服務。
(3)國內經濟的回攏
疫情過后,我國不少新興行業會迎來巔峰,以網商直播等行業為首,會是未來短時間內最火爆的行業,我國經濟也可借機恢復到最佳狀態,在這個特殊時期,各個行業的領頭人也都展示出了各自獨特的商業手段,國家的經濟救助只能解決短暫的問題,要想在長期發展中處于不敗之地,還是要企業、個人本身有足夠多的努力才行。相關企業可以和線上相結合。比如教育培訓機構,可以整一個線上授課,零售方面可以擁抱電商,共同尋求發展,飯店可以積極參與外賣配送,各行各業都可以找到自己擁抱線上的方式,只要努力去謀求發展。這也充分證明了傳統和互聯網結合,這不是一個不可能的事。在此,希望更多的企業尋找出新的出路。
三、結語
如今我國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不會再出現第二次高峰期,對于疫情期間我國個人經濟、企業經濟以及國家經濟所收到的影響,基本原因產生在中低收入人群的就業問題上,他們是我國絕大部分勞動生產力,中小型企業的運作需要基層員工,國產企業的運作也需要基層員工,解決了人群的就業問題,就解決了部分生產力,有了生產力就有了對外出口的能力,進出口貿易將能繼續。疫情過后,整體經濟會處于快速恢復狀態,但基本上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市場商品價格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高于平常價格,人們可能更加注重儲存和經濟回收。國內企業應將在短時間大量招聘勞動人員,來彌補疫情期間的空缺。這樣一來,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就處在了可控和范圍內,而中國也即將度過難關。——論文作者:田哲語、支可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