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人工智能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方向

發布時間:2020-09-15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2016年3月世界著名的圍棋棋手Alpha Go以4:1擊敗世界圍棋冠軍,緊接著出現的德勤財務機器人和金蝶財務機器人再次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給財會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次大背景下會計人員將何去何從?高校財務、會計專業培

  摘要:2016年3月世界著名的圍棋棋手Alpha Go以4:1擊敗世界圍棋冠軍,緊接著出現的“德勤財務機器人”和“金蝶財務機器人”再次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給財會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次大背景下會計人員將何去何從?高校財務、會計專業培養模式應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基于這一角度,本文分析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方向,以期為社會培養大批能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較強數據分析運用能力的高級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

人工智能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人工智能 財務管理 培養方案

  人工智能背景下對財會工作的影響

  2017 年英國牛津大學發布的一篇研究調查稱目前被人工智能機器人代替可能性最大的工作崗位就是財務工作。財務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發展對財會人員工作的影響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財務基礎崗位急劇減少而高級崗位人才需要量激增

  隨著人工智能的來臨,財務基礎核算崗位急劇減少,企業內部從事基礎性會計核算、憑證整理、賬簿裝訂、報表處理及納稅申報、納稅調整的會計人員將會逐步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企業的財務會計崗位也將進一步得到精簡,一些工作內容較為相近的崗位會逐步合并,財務基礎崗位需要量減少。企業對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人員需求將更加迫切,尤其是能夠掌握新的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理技能的高精尖人才。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掌握更多專業化財務管理知識的會計人員進行戰略管理和從事管理會計相關工作。

  (二)對財會人員工作勝任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在人工智能時代,財會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單位的基本情況、發展戰略及對外投資、生產運營等一系列規劃,全面管控和及時調整企業的資金使用及成本費用控制情況,進行財務風險識別、有效預防并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要做到輕松自如的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財務工作,就需要財會人員掌握一定的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對外投資、戰略規劃、品牌建設等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素質,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在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方面下功夫,以精準多元化的專業技能滿足人工智能時代財務管理需求。

  人工智能背景下對財務管理教育的需求

  (一)提高專業基礎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的發展驅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財務管理模式升級,而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是財務管理人才提高專業基礎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專業基礎能力包括會計核算能力、稅務基礎能力、財務管理能力、財務分析能力等,緊抓專業基礎知識和精通專業技能有利于財務管理人才基本能力的培養,并為后續拓展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提高創新能力,培養管理型財務管理人才

  財務管理人才不但要求專業核算能力強,更應具備相關業務和宏觀戰略等拓展創新能力,具體包括產品財務管理能力、供應鏈財務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財務管理能力、業務財務一體化財務管理能力等,將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拓展到人工智能時代企業業務領域和戰略領域,進而在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要緊密圍繞創新創業兩大中心,通過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進而形成創新思維。同時在創新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創業實踐教育,重點培養創新創業型財務管理人才,從而實現從核算型財務管理向管理型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

  當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不足

  財務管理學科基礎課課時過多,缺少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

  目前很多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體系中財務會計一般在兩個學期開設,課時過多,而管理會計相對課時較少。部分電算化課程存在著學軟件過時,部分課程存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數據過時的問題。會計學和金融學方面的課程占比較大,和信息技術、數據分析相關的課程很少,無法滿足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對財務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

  從目前企業招聘調查結果不難看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并沒有很好地滿足企業差異性要求。實踐教學存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反饋、教師態度松懈、學生師資配備比例較低、學生對實踐教學認識程度不夠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空有書本理論知識,缺乏會計實務處理能力。

  人才培養方向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偏差

  企業和學校對專業素質、數據分析能力、職業道德要求都比較看重。企業更重視財務人員的敬業態度,財務數據分析與管理決策能力,學校更重視財務知識,偏理論化的知識素質培養。學校對于非技術性的實際運用知識與技能,例如,綜合性數據運用以及處理能力,即如何將處理好的會計運用于實際管理過程的實踐教育比較缺乏。

  人工智能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課程整合創新

  財會類專業與經濟、數學、統計、審計、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的交叉,形成財會課程設置的多元化。就目前國內財會院校課程設置,仍存在較多問題。如過分重視理論學習而輕視實用操作;專業課程設置前瞻性不夠,與社會熱點及最新發展趨勢銜接脫鉤。大數據時代到來,培養新型財會人才應開設搜索引擎系統應用、信息檢索、信息處理等與數據大量獲取與處理緊密聯系的課程。加強財會專業數據庫的建設,培養學生數據歸集、整理及分類能力,提高對數據的獲取性,為后面的數據分析提供基礎。同時應注重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開設數據挖掘與分析課程、業財一體化信息系統操作等課程,通過案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真正實現信息技術為財務服務。

  (二)搭建多層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財務管理人才應具備的各項能力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強化提升。搭建多層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體系,首先以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為中心,包括單項財務管理基礎實驗和綜合專業實驗,可以設置會計模擬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財務分析、大數據實戰等;其次輔助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課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術沙龍、創新創業大賽、相關學科競賽、注冊會計師考試等第二課堂活動,多方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對接社會的能力。

  (三)堅持校企合作,推行應用型改革

  目前學校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發展的需要。但是有些理論知識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這些知識缺陷必須通過實習、實踐等環節來完善和彌補。校內的綜合模擬實訓與電算化操作對財會專業人才的培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高質量的實習機會僅能提供少部分學生,更多學生得不到較為完備的財會崗位進行實際操作。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指導之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也相應的被置于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發展位置,為此,學校需要重視和相關企業之間的有效合作,進而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實踐機會,學校和企業在合作中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讓學生接觸到真正的財會工作,親歷會計業務操作流程,可以親身見證從原始憑證處理到財務報表的會計循環全過程,可以接觸到銀行、稅務等部門,可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這有助于學生加深財務財會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深刻認識到大數據的財務應用,掌握大數據知識、數據處理知識和操作技巧。校企合作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打破了院校教學與社會實際需要的脫節性,將教育延伸到校外,尋求良性互動。——論文作者:張佩璐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經濟信息雜志》于1986年創刊,由國家新聞總署批準,國家前副總理鄒家華題刊詞,由黑龍江省經濟委員會主管;黑龍江省企業管理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綜合經濟類期刊。目前,設有:企業經濟、經濟研究、經濟與(fa)、信息管理、工商管理、電子商務、財會研究、理論探討、學術論壇、綜合論壇等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