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貿易戰分析

發布時間:2020-07-27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總目標和基本原則是以對美國人更自由更公平的方式擴大貿易,在美國優先執政理念之下,以貿易失衡為借口,在中美貿易問題上以遏制中國繼續崛起勢頭為核心目標采取強硬措施,把中國確定為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者,為此要竭盡所能阻止中

  摘要: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總目標和基本原則是"以對美國人更自由更公平的方式擴大貿易",在"美國優先"執政理念之下,以貿易失衡為借口,在中美貿易問題上以遏制中國繼續崛起勢頭為核心目標采取強硬措施,把中國確定為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者",為此要竭盡所能阻止中國高科技快速發展可能帶來的美國在與中國競爭時的不利局面。對此,中方要充分認識到"戰略競爭對手"的定位,做好長期應對準備,提升應對中美長期摩擦的底氣。

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貿易戰分析

  關鍵詞: 中美貿易戰 特朗普政府 應對措施

  一、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實質

  特朗普政府以美國貿易逆差和中美貿易不平衡為由,挑起了新一輪貿易摩擦。 2017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備忘錄,授權重點調查在技術轉讓領域里中國是否涉嫌違反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8月18日, 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領域正式對中國啟動調查。“301條款”調查致使美中雙邊貿易摩擦升級,已由正常的貿易逆差摩擦升級到知識產權保護壁壘摩擦,乃至國家安全壁壘摩擦。 2018年2月 特朗普政府在提交國會的年度貿易報告議程中明確提出, 執行和維護美國貿易法,將繼續利用美國法律提供的所有工具來打擊不公平貿易,試圖將美國國內貿易法凌駕于WTO國際規則之上,不斷增添新的貿易摩擦。2018年3月22日,美國發布了對中國“301調查”結果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23日,中國商務部給出了初步的反制措施,擬對自美國進口的部分產品加征關稅,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的出口。 2018年4月3日,美國擬對從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涉及中國對美出口的1333項約合5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征25%關稅 ,特別集中于中國對美出口的化工品、藥物、鋼鐵、電機發動機、機械設備、機床、存儲器、電氣設備、電視機音像設備、印刷電路、半導體、信息通信技術、電車、航空航天、船舶、光學和電子醫療儀器、機器人技術等先進制造行業。 4月4日,中國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玉米細粉、未梳的棉花、部分小麥、牛肉、煙草、汽車、化工品等14大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美中貿易摩擦在非對稱中不斷放大、升級。

  推薦閱讀:寫中美貿易摩擦的論文怎么發表

  事實上,造成美國外貿逆差失衡的真正原因是源自美國自身,美元作為國際清償手段以及國際生產分工、美國人民的消費習慣所形成的內部失衡和美國制造業向海外轉移所造成的美國產業結構變化等,決定著美國將保持持續的貿易逆差失衡。 例如,美國的社會是典型的消費型社會,個人消費支出額占國內消費總值(GDP)近7/10左右,但是總儲蓄率才不到1/5左右,需要依靠出口貿易來彌補低儲蓄與高消費形成的內部失衡。 特朗普政府對于影響到美國內部產業的進口產品,以違反WTO規則的緣由進行高額關稅的征收,限制了中方對美方出口的高科技產品等,是特朗普政府最常見的貿易保護措施,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行為方式。

  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貿易摩擦的影響絕對不是單一形式的影響,而是發散形式的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對二國的金融、貿易、科技等多方面帶來負面影響 ,影響中美進出口之間企業合作和發展,最終影響民生生計,對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 中美互征關稅,后果是兩敗俱傷,無法互相受益。中美雙方都存在大量的高度依賴對方的商品,要么就是對方占了全球海量的產能,要么就是對方的品質,工藝和技術獨步天下,處于無可替代的地步。 貿易摩擦使得美國農業成為重災區,隨著中美緊張關系升級,作為美國最成功的出口產業之一的農業成為受害者,例如,美國的大豆無法出售,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增長迅速,一直都是美國的優質客戶; 根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的數據,中國對美國肉類和水果等商品的懲罰性措施加劇了美國豬肉海外銷售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全球11.7億美元的豬肉產品市場,中國是豬肉副產品市場的最大買家。2018年中國從美國進口水果等4.6億美元,水果和堅果受報復性關稅措施影響出口量會下降。反過來說對中國也是一樣, 科技領域,互聯網、工業制造業、手機行業、農業等。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美國商品都加征關稅,如果對其征收關稅勢必成本絕大部分由我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三、中美貿易戰應對措施

  世界對中美兩大經濟體可能陷入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深感擔憂,不想打的理性聲音不絕于耳,貿易戰沒有贏家,平等互利的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器 ,合作共贏應該是共同的目標。 從中國反制清單和表態中審視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舉措。

  1、通過美國不斷加壓的美中貿易摩擦升級,中國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方在雙邊貿易摩擦中處于非對稱的應對地位。美國發布的對中國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主要聚焦于中國的先進制造行業,而中國作為反制措施,列出的產品清單,主要集中在美國農產品、成熟技術的汽車和化工品之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大國和世界主要制造生產國,中國需要尋求最大的世界消費市場來帶動經濟增長、解決就業問題。將近占到世界貿易1/4的美中兩大貿易國,尤其是中國作為世界上跨國企業云集的制造中心,如果美中貿易摩擦真的上升至雙邊開打貿易戰,那么影響的絕對不只是中美雙方,包括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地區乃至美歐在中國大陸的投資企業都會遭殃,勢必將世界經濟增長拖入深淵,將有可能引爆全球性經濟蕭條危機,在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中處于守勢和必要的克制是重要的。

  2、完善我國的貿易壁壘相關制度。 盡快完善和補充貿易壁壘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國際接軌,合理運用法律條款來維護中國的經濟利益。

  3、適量減少所持有的美國國債。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用來購買美國的國債,但是美國國債的收益卻比較低,10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卻不到5%。2018年3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中國減持167億美元美國國債,但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1682萬億美元。如今中美貿易摩擦日益激烈,美國國債有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為了合理規避風險,我國應適量減少我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

  4、嚴格控制關鍵原材料和產品的出口,造成對方損失。

  例如稀土就是一個很好的武器,我國的稀土加工技術和產能在全球無可替代,美國人不管是新建廠擴充產能,還是新開發加工技術,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以美帝目前去工業化的程度,一個富士康威斯康辛建廠都困難重重,對其短時間內建廠不太樂觀。

  5、提升本土企業的技術和競爭力水平,阻止產業鏈外遷。本土市場是核心,擴大本土市場規模是根本。本土市場越大,企業越不容易遷走,相反還會吸引國外企業進來投資,我們必須想辦法保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本土市場穩定性遠好于國外市場,國民對于國產有著天然的偏好。由于中國的基礎設施,勞動力素質,政府效率,高級智力資源,產業鏈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礎,是優于其他主要的發展中國家的,繼續提升技術水平和品牌化,降低對低人工成本的依賴性,削弱企業外遷的動力。——論文作者:宋簫蘭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