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測算與敏感性研究

發布時間:2020-05-1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根據國發〔2014〕8號和人社部發〔2018〕21號文件,構建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精算模型,并根據此模型測算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于城鄉居民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替代率,對影響其變動的制度內因素進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以下建議:盡快確定基

  【摘 要】根據國發〔2014〕8號和人社部發〔2018〕21號文件,構建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精算模型,并根據此模型測算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于城鄉居民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替代率,對影響其變動的制度內因素進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以下建議:盡快確定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優化繳費機制,提高繳費積極性;適當延長個人賬戶養老金支付期限;加快實現城鄉居保個人賬戶養老基金投資運營。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測算與敏感性研究

  【關鍵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敏感性

  一、研究背景

  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鄉居保”)是在2009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2011年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2018年3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城鄉居;A養老金部分將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進行調整,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的特點主要有:首先,總體上看,以往對城鄉居保的替代率研究較少,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其次,國內學者主要將研究的關注點集中在城鄉居保的合并、轉制成本、擴大政策覆蓋面、提高投資效率、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等方面,對其保障效果的研究比較少;最后,對于保障效果的主要研究重點集中在個人賬戶部分,建議包括提高繳費檔次、增加政府補貼等,對于基礎養老金的調整研究很少,缺乏綜合考量。

  現行的制度下,城鄉居保替代率是否能達到目標水平,實現“;”的目標?影響城鄉居保的保障效果的因素都有哪些?這些因素又是如果影響城鄉居保的保障效果的?本文將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二、假設前提和模型構建

  本文所采用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指建立在標準人假設之上,城鄉居保提供的養老金收入與前一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表示參保人在領取期的生活水平對領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

  (一)模型假設

  參照城鄉居保的相關制度規定,本文選取城鄉居;A養老金最近一次調整時間即2018年為基準年,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標準人自繳費起始年齡開始參保至領取年齡開始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自參保起繳費不中斷,繳費檔次不曾變化。不考慮標準人斷保、退;蛱崆八劳龅炔淮_定因素。

  假設二:假定標準人的繳費發生在每年年初,個人繳費全都進入個人賬戶,且參保居民一旦選定繳費檔次,后期將維持該繳費檔次不變;每年政府補貼同時計入個人賬戶且不曾變化,不考慮集體補助。

  假設三:標準人個人賬戶累積額的記賬利率在整個繳費期間內保持不變。

  假設四:當前基礎養老金調整具有隨意性。根據《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和方便測算,假設基礎養老金每年按調整系數k進行調整。

  假設五:達到領取年齡后,標準人在每年的年初一次性領取全年的養老金。

  1.退休年限和繳費年齡和領取年齡

  根據國發〔2014〕8號規定和人社部規〔2018〕3號規定,開始繳費的年齡為16-4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60歲,基礎養老金取最低標準即每人每年1056元。

  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長率

  本文參考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的預測并根據當前情況做出修正,其預測結果是,2010年中國GDP增長率將達11.9%,2011-2020年中國每年平均GDP增長率在7.7%左右,2021-2030年為5.5%,2031-2040年為4.3%,2041vP-2050年為3.5%①。參考以上預測數據,本文假設2050年后的增長率為2%,秉持人民生活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的原則,假定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增長。

  3.個人賬戶養老基金收益率

  當前,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確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省(區、市)啟動批次的通知》,城鄉居保養老基金委托投資工作尚未全面啟動。參照國發〔2014〕8號文件的規定,城鄉居保個人賬戶基金的記賬利率按國家規定執行,計息標準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自2015年底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來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一直保持在1.50%的低位;2019年初,國內各主要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基本保持在1.75%~2.25%區間范圍內③。為了方便計算,本文取個人賬戶計息利率為2%。

  4.繳費檔次和政府補貼標準

  根據目前城鄉居保的年繳費檔次,m的值取100、200、500、1000、1500、2000共6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對選擇最低檔次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因此,根據m的取值,n為30或50。

  5.平均計發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139,139÷12≈12年,因此平均計發年限為12年,即t=12。

  6.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

  根據《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規定,本文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即g和CPI增長率為基礎養老金的調整系數。根據近五年CPI的增長率,本文取取2%。因此,設k1=g=7.36%,k2=2%。

  1.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以標準人16歲開始繳費,60歲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當年基礎養老金為1056元每年為例,其中假定:m=100,r=2%,t=12,計算并分析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k1、CPI增長率k2(k1=g=7.7%、5.5%,k2=2%)對于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根據假設,對k1進行分段計算(如表2、3所示)。

  從結果來看,隨著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的增加,城鄉居保替代率增加,說明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對于城鄉居保替代率始終存在正向相關性。SAF1的值始終大于SAF2,說明選擇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為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影響更顯著。

  2.繳費年限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以標準人60歲開始領取城鄉居保養老金為例,在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的基礎上,分析不同的繳費年限(b-a)對于養老金替代率的影響,其中假定:m=100,r=2%,t=12,g=7.7%。測算不同繳費年限下城鄉居保的替代率并對其進行敏感性分析:

  從表4中數據可得,隨著繳費年限的增加,城鄉居保替代率隨之增加,養老金繳費年限對養老金替代率的敏感系數也不斷增加,變動趨勢增強。

  這意味著城鄉居保替代率與繳費年限存在正向的相關性。在當前制度下,繳費年限對替代率的影響較為敏感。當累計繳費年限為44年時,SAF的值為0.66,這意味著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城鄉居保養老金替代率增加0.66%。

  3.繳費檔次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以標準人16歲開始繳費,60歲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當年基礎養老金為1056元每年為例,其中假定:t=12,r=2%,g=7.7%。選取100/200/500/1000/1500/2000共六個繳費檔次,分析不同繳費檔次對于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

  從表格呈現的結果來看,繳費檔次與替代率存在正向相關的關系。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測算,如果退休后的養老金替代率大于70%,可以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退休后的養老金替代率低于50%,生活水平會有大幅下降。當參保人選擇2000元每年的繳費檔次時,其替代率為56.19%,能大體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同時,SAF的值不斷增加,說明參保人選擇的繳費檔次越高,對替代率的影響就越顯著。

  4.投資收益率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年基礎養老金為1056元每年為例,其中假定:t=12,g=7.7%分析不同投資收益率對于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

  敏感度系數SAF均大于0,說明城鄉居保替代率隨個人賬戶投資回報率的增長而提高。同時,敏感度系數逐漸增強,說明城鄉居;攫B老金替代率受個人賬戶收益率的影響越來越強烈,當r=10%時,SAF的值為3.41,說明當r提高1%,城鄉居保替代率將增加3.41%,投資收益率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顯著。

  5.平均計發年限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以標準人16歲開始繳費,60歲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當年基礎養老金為1056元每年為例,其中假定:m=100,r=2%,g=7.7%。測算不同平均計發年限下城鄉居保的替代率并對其進行敏感性分析:

  從表格中的數據可得,SAF的值與養老金替代率成反方向變動,且敏感系數逐漸減少,變動趨勢降低,說明在實行較低的平均計發年限的情況下,平均計發年限的增加對城鄉居保的替代率的影響比較明顯,而較高的平均計發年限的影響較小。這表明平均計發年限也是影響替代率的重要因素。

  6.平均計發年限對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分析

  以標準人16歲開始繳費,60歲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當年基礎養老金為1056元每年為例,其中假定:m=100,r=2%,g=7.7%。測算不同平均計發年限下城鄉居保的替代率并對其進行敏感性分析:

  從表格中的數據可得,SAF的值與養老金替代率成反方向變動,且敏感系數逐漸減少,變動趨勢降低,說明在實行較低的平均計發年限的情況下,平均計發年限的增加對城鄉居保的替代率的影響比較明顯,而較高的平均計發年限的影響較小。這表明平均計發年限也是影響替代率的重要因素。

  綜上,測算結果表明,在現行制度設計下,城鄉居保的替代率水平總體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城鄉居保個人賬戶養老金替代率較低。對城鄉居保個人賬戶養老金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個人賬戶養老基金投資收益率、繳費檔次和繳費年限。

  相關論文推薦:養老保險的新發展管理應用

  四、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運用保險精算法建立了城鄉居保替代率測算模型,并在相關參數假設的前提下測算出城鄉居保的替代率。從上述對城鄉居保替代率敏感性的實證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政策選擇。

  第一,盡快確定基礎養老金調整系數,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基礎養老金由政府全額補貼,一定程度上有社會福利的性質,有著重要的“兜底”意義。同時,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能有效地降低通貨膨脹對于養老金的影響,保障公民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權利。

  第二,優化繳費機制,提高繳費積極性

  從上文研究數據可以得出,個人賬戶養老金對于城鄉居保替代率的影響遠遠大于基礎養老金。然而,2014年全國有80.9%的參保人員選擇了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選擇200元至500元的有15.7%,選擇500元以上的僅為3.4%③。個人賬戶繳費水平持續偏低弱化了個人責任,加劇了制度福利化的傾向。因此,可以以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實行比例繳費制;結合各地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的差異,可以在不同的地區實行不同的繳費率。

  第三,加快實現城鄉居保個人賬戶養老基金全面投資運營

  個人繳費與政府補貼是個人賬戶資金的來源,因此個人賬戶養老基金產生的效率損失是兩項資金來源疊加的效率損失,這會對城鄉居保財務的長期可持續性造成不利影響。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