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2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據《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6萬億元,同比增長35%,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會計領域帶來了新的課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影響對策 電子商務的
【摘要】據《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6萬億元,同比增長35%,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會計領域帶來了新的課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影響對策
電子商務的出現與發展大大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效率,提高企業利潤,降低了貿易成本,同時也對傳統會計領域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具體表現為:
一、電子商務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影響及對策
傳統財務會計是建立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四項假設之上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原有的會計所依據的社會經濟環境產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假設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1.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與對策。會計主體假設從空間上界定了會計工作的具體核算范圍,是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的空間歸屬。而網絡公司存在于網絡計算機之中,它只是一種臨時結盟,沒有固定的形態,也沒有固定的空間范圍,經營行為根據需要,可以迅速進行重構和解散,這就使得對會計主體認定產生困難,因此,我們要用相對的會計主體假設替代現行的會計主體假設,來確定電子商務時代的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從而正確地確認和計量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
2、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與對策。持續經營假設的目的在于解決財產的估計和費用的分配問題,而電子商務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網絡公司只是一種臨時虛擬組織,在完成目標后可能立即解散,生命周期短,縮短了會計持續經營的時間界限。電子商務交易對象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基于持續經營假設原則下的歷史成本等不能如實反映網絡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電子商務時代,參與者通過在線訪問,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資產成交價格信息,因此,用現時價值對資產計價,能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3、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及對策。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據以結算賬目、編制財務報告,提供有關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信息。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上的一筆交易可在瞬間完成,每個網絡用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時候自由選擇系統中各種模塊進行財務會計信息收集、處理、分析等操作,生成多元化的動態財務報告,更好地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對會計核算的不同需求,而不必等到一個會計期間結束由報告企業編制財務報告后才得到。在這種財務報告模式下,根本不需要對會計期間進行劃分。
4、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與對策。貨幣計量基于兩個基本前提:幣值穩定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能夠透過貨幣基本得到反映。但在電子商務時代,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快,幣值波動大,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并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加劇了會計主體所面臨的貨幣風險。企業經營的重心發生轉移,企業的生存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知識和創新,通過貨幣反映的價值信息已不再是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而諸如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創新能力,信息資源優勢等表現企業競爭力方面的指標更能代表一個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而這些也難以通過貨幣計量來反映。因此,會計計量手段應電子貨幣為主體,并建立和完善非貨幣信息確認和計量的相應準則。8中國電子商務●2012.10
二、對財會技術人才的影響與對策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信息的傳遞與處理均要通過對計算機的操作來實現,這就要求會計人才既要精通財務會計知識,又要熟悉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和網絡技術,了解有關電子商務知識和電子交易的認證等知識,目前,這樣的復合型人才還非常缺乏,會計人員專業知識薄弱,特別是缺乏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對財務會計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全方位、復合型會計人才,以滿足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的需要。
期刊推薦:《商業經濟》(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黑龍江省商務廳主管、黑龍江省商業經濟研究所、黑龍江省商業經濟學會承辦的經濟類綜合期刊。目前,設有:財經縱橫、工作研究、校園聚焦、經營管理、改革探索、金融證券、振興龍江、熱點問題、關注三農、經濟理論、專家論壇、旅游經濟、網絡經濟、人力資源、資本運營、營銷策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經濟與法、文化產業、餐飲經濟、服務產業、產業經濟、旅游服務、市場營銷、城市經濟、餐飲服務、企業文化、服務貿易、商貿流通、關注三農_熱點問題、金融服務、“十八大”、財稅研究、十八大、三農問題、聚焦三農、文化建設等欄目。
三、對網絡安全的影響與對策
財務信息的可靠程度對企業的決策至關重要,離開了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系統也將失去其使用價值。傳統會計中的商務活動從簽約、履行合同到款項結算,一般均以書面形式出現并由經辦人簽字確認,原始憑證因筆跡各異具有可辨認性,多聯復寫具有相互牽制性,難以非法修改。而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符號代替了紙質數據,對電子數據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就可能會導致內部人員利用企業管理制度和權限管理方面的漏洞,越權訪問各類數據,對原始會計信息進行非法篡改或泄密;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也可被網絡黑客或競爭對手非法攔截、竊取篡改、轉移偽造、刪除隱匿等,系統本身的漏洞、硬件故障、軟件故障、非法操作、計算機病毒、黑客人侵,用戶的誤操作等,都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系統陷入癱瘓,使會計信息的質量受到影響。
企業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會計信息的準確、可靠,應在內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不同部門同時形成多份相同的業務資料原始內容,資料保管和系統維護負責人實行分離,以互相牽制,防范對已確認資料的篡改。加強輸入控制,增加軟件本身的各種校驗功能;建立財務信息資料的備份制度;加強對磁介質載體檔案的管理等。調用計算機機密文件時應登錄戶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結果,修改文件和數據必須記錄備查,同時系統應能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人口。采用防火墻技術、電子密鑰、數字簽名等,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同時,積極增強網絡的免疫能力,采用正版軟件、防火墻技術、網絡防毒、信息加密存儲通訊、身份認證等保密措施和專門的管理制度。
四、對財務軟件的影響與對策
目前市場上的財會軟件多是以模仿手工系統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主要內容的核算軟件。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會計的反映職能淡化,參與經營決策職能增強,企業應分析本身的需求,按照企業的個性需求,選擇功能完備的軟件,以進行財務會計信息收集、處理、分析等操作,除了具有數據遠程處理、遠程報表、查賬、監控、網上支付、網上催帳、網上報稅、網上報關等功能外,還應包括為決策者提供的預測性信息和橫向縱向的比較分析。注重管理功能和防病毒破壞、黑客侵襲、篡改數據的功能,使電子商務會計軟件系統更安全、更可靠、運算更準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