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經濟領域中,會計制度和稅法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領域,但二者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包括所規范的對象,遵循的制度和范圍等等。本文圍繞固定資產核算中會計制度和稅法差異進行探索,在準確地把握會計制度和政策后,使得企業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正確處理好固
摘要:在經濟領域中,會計制度和稅法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領域,但二者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包括所規范的對象,遵循的制度和范圍等等。本文圍繞固定資產核算中會計制度和稅法差異進行探索,在準確地把握會計制度和政策后,使得企業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正確處理好固定資產的核算。
關鍵詞:會計制度;稅法;折舊辦法;差異探析
1.會計制度和稅法規定中關于固定資產折舊辦法的差異
1.1折舊年限的確定
在統一的會計制度中是這樣規定的:在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情況下,企業要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和預計使用年限,根據相關法規和背景合理的規定折舊方法。再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稅收政策《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要是出現企業在折舊年限上出現低于上述規定的年限時,要根據稅收制度予以考慮和劃分。
1.2關于折舊方法的確定
在會計制度的規定中,固定資產的折舊可以使用平均年限法,直線法等,如果在確定折舊方式的情況下就不可以隨意地變更,即使必須要變更的話,也要在附注的報表中進行說明,更不能出現混亂折舊的情況。而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也有相對嚴格的規定,以《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27條規定中為例:企業所得稅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原則上采用的是直線法折舊。
除了一部分特殊領域企業需要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之外,在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的主管稅務機關審核之后,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進行批準。如果按照直線法折舊的話,需要在稅前進行扣除處理,其必須按照稅收政策進行改變。
2.加強固定資產折舊核算和管理能力的方式
會計制度和稅法規定是同處于經濟領域的,它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產和建設還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和政策。但是它們之中也存在著交叉和差異,企業要遵循好兩方面的政策,還要學會合理運用二者的差異,有效地避免稅收風險,也不要觸碰會計政策的底線。我們需要進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2.1執行統一折舊政策和標準
我們都知道,在固定資產折舊的方面不僅要考慮固定資產的處理,還有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所以如果二者法規進行統一規定的話會更加合理、高效。例如我們設想將固定資產的折舊統一使用直線法折舊而折舊額也都要達到原值的5%,除了個別特殊行業以外。此外最低折舊年限也要進行確定,分門別類,這樣的話二者能夠達到一致的話就最佳。
2.2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管理
為了避免在折舊過程中,稅法和會計政策的沖突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管理。
2.2.1保證入賬金額的合理性。
在稅法中,我們可以得知,外購的固定資產,要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其次是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要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最后是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要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2.2.2確定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依據。
例如,折舊方式、計算方法、發生改變。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期間,一般是以一個月為計提單位的。一般第一個月增加的本月不計提折舊,而是下一個月再計提折舊。而這個月減少的,這個月還要計提折舊。直到提足折舊,如果遇到折舊報廢的話就不計提折舊了。而一般計提的折舊額是等于原價減去計提折舊的預計凈殘值。所以我們要經常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和抽查、清算。
2.3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
從2007年1月1日起,新的會計準則已經開始實行了,2008年1月1日起又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近年來,稅務制度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替換。作為財務人員來說,必須要掌握好最新的會計制度和政策,與時俱進。企業要在培訓方面加大自己的力度,按時按期,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班課教育,必要時還可以采取考試制度去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只有企業人員對制度和政策熟悉了,才可能少犯錯誤,減少損失。同時要注重與其他專業人員和業內人士的交流和學習。
2.4加強與稅務部門的溝通和協調
會計政策和稅務制度在固定資產折舊方面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這只是一個很小的領域。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要討論如何去扭轉政策或者是變更政策,而是要學會如何去利用政策發展自己。同時在日常時間要多和稅務部門和會計事務所進行溝通、研究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涉稅風險。
總結
固定資產折舊在會計政策和稅務制度中是存在些許差異的,這里的差異不僅包括折舊的方式、折舊的金額、預計凈殘值等的計算。它還包括不同的政策所會導致的企業涉稅風險和收支差異。為了避免差異,企業要學會多溝通、多協調、多學習去彌補差異,順應趨勢。
參考文獻:
[1]宋偉男.固定資產減值核算問題探討[J].會計師,2017(09):19-20.
[2]薛東成.購進不動產或不動產在建工程進項稅額分期抵扣的會計處理[J].注冊稅務師,2017(02):56-59.
[3]張漢連.購建不動產有關增值稅的處理[J].財會學習,2017(07):148.
[4]劉瀛弢,賀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銜接的實踐經驗及啟示[J].中國農業會計,2017(01):32-34.
[5]葛水生.淺析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環衛系統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J].財會學習,2017(05):12-13.
財會方向評職知識:高級會計師論文要求嚴格嗎
高級會計師職稱是采用的考評結合的方式,在高級會計師評審過程中,論文也是有嚴格的要求,都是要求取得中級會計師職稱后發表的論文,只是不同的省市對論文的要求略有不同,為此期刊天空的小編也查閱了一些省市的高級會計師評審文件,并且和以往評職人員進行溝通,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了高級會計師職稱的論文要求,想要評這一職稱的人員可以作為參考。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