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1-13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化、新城鎮化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主要工作。工民建設作為支柱產業,每年平均增量在20億㎡,加上關聯產業,占據全國GDP總產值的60%,是穩定和推動中國產業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是對自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化、新城鎮化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主要工作。工民建設作為支柱產業,每年平均增量在20億㎡,加上關聯產業,占據全國GDP總產值的60%,是穩定和推動中國產業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是對自然和資源的高消耗,而當下“綠色、環保”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所貫徹的主題理念,如何采用節能、環保的技術來降低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對資源和環境的消耗和浪費,已經越來越受關注。筆者在本文基于節能降耗的視角對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節能降耗,建筑施工節能,節能環保
目前,工民建施工在節能環保方面有80%-90%未達到國際節能標準,屬于高耗能建筑,建筑耗能占全世界消耗總數25%以上,能源浪費現象十分嚴重。目前,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屬于經濟體由工業產業向服務行業轉變的階段。在經濟增長的需求下,能源資源過度開發和使用成為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的新矛盾體,因此高消耗、高浪費等不可持續性發展的支柱產業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急需改革、改變的,而為避免能源浪費,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迫在眉睫。
1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的概念和意義
“節能”顧名思義,是節制能源的意思,是指通過合理的計劃,有限度的、盡可能的減少對生態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來生產出相比較以前相同或更多的高品質產品。而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就是指在建筑的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以因地制宜為原則,通過對整體規劃的把控,盡可能少的破壞原有自然生態,采用可持續的、無污染或者可循環利用的資源,來降低建筑結構或者建筑實體建設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從而在人與建筑、建筑與社會、建筑與經濟效益、建筑與環境方面能夠達成最大且有效的統一。
2工民建節能技術節能降耗的的原則
2.1資源可持續利用原則
工民建施工是一項高能源消耗的項目,如在施工過程中對水資源使用和電力使用等高消耗的使用,由于該行業具備高投資回報率,致使不少開發商為追求施工期內利益最大化,加快施工進度,不惜犧牲資源。因此,工民建施工節能降低的關鍵原則在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施能源循環回收利用,能夠達到能源最大限度使用率。
2.2能源利用最大化工民建施工投入資金大、施工周期長,對能源消耗的需求量
隨著近些年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加大。因此,在能源利用方面除了使用過程中追求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升能源循環使用率,同時也要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從能源使用方式和新能源設備使用兩方面提升能源轉換率和燃耗率,從而降低對能源量的需求,減少因能源轉換率低造成的環境污染。
2.3整體設計原則
工民建是主體依據人類生活起居而存在的,因此從設計的功能性來說,要綜合性考慮建筑所在地的規劃、環境、生活習慣等。而在節能降耗方面,更要考慮建筑功能與能源使用之間的科學合理搭配,以實現能源節耗與建筑功能完美結合。
3節能降耗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的應用
3.1太陽能節能技術的運用
太陽能資源蘊含豐富的能量,在當今世界,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尚不成熟,對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和使用正處于初級階段,但從科技的發展趨勢來講,太陽資源未來將成為人類主要資源來源。目前對于太陽能資源的使用多在于太陽能系統,如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熱水器等,通過技術促使能源之間相互轉化,讓能源更加豐富,并以清潔能源代替之前污染較大的能源,在滿足綠色理念要求的情況下,產生供應人類生活起居使用的電能和熱能。
3.2水循環技術的運用
目前,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水資源保護以及水資源匱乏地區的水資源循環利用是節能環保的主題。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由于產生大量的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增加污水處理系統和水循環系統,可以減少工業污水對土地資源和地表水結構的破壞。而經過處理過的污水可以循環使用,用作工業施工或水木灌溉等。
3.3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
在工民建的快速發展當中,受政策扶持,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成為主流板塊。而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的區域多屬于農村或城市郊區,工民建的施工需對該地區的林地、耕地和荒地進行根本性改造,嚴重破壞掉我國綠地資源。因此,工民建的施工和設計,要因地制宜,盡量縮小對綠地資源的改造,依據原有土地分布狀況進行規劃、設計,形成環境與建筑之間協調發展。
3.4工民建建筑物節能的設計
工民建建筑的主體結構是由梁、柱、墻構成,主要起到對建筑的支撐作用,建筑主題的分割是由空心磚、加氣塊等進行分割形成,建筑的功能上要起到防雨、防曬、保暖的作用。因此工民建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合理設計建筑結構中梁柱、墻等比例以及鋼筋、水泥的配比,合理分布建筑樓棟空間以及科學設計建筑朝向,科學運用裝飾材料,如隔熱材料、防水材料等,起到對建筑主體的保護作用,避免因長時間的雨水沖擊和高溫暴曬,導致房屋主體被破壞。
4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實現的具體方法
4.1加強職能監督工作工民建
作為我國主流支柱經濟,關乎到未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政府職能工作要加強宣傳指導,制定節能降耗標準,提高對施工方招標選擇的要求。對于施工監管中的能源消耗問題,要進行嚴格管理和科學指導,督促單位和現場工程師在施工現場的管控。同時,構建節能信息平臺,對節能問題予以及時解答,對于部分項目予以節能政策性補助,鼓勵施工過程中對節能工作的重視。
4.2科學設計規劃和施工方案
工民建是一項施工復雜的的工程,節能環保作為整個項目的設計理念,在項目規劃上要對項目進行進行嚴謹的調研和論證,根據項目的地理位置、周邊配套設施,未來發展趨勢、人民生活習慣等作出充分了解,以保證項目規劃的全面性;在設計細節上,要做到對節能資源的合理利用,并充分利用建筑空間,如綠化種植,可以有效減少建筑噪音污染,對建筑的濕度、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
4.3新型資源的替換
人類在能源的使用方面,從最初的煤炭、石油,到后期的天然氣、可燃冰和頁巖氣等,新型資源的出現一方面解決了人類能源危機,另一方面新能源大大降低能源污染物對環境污染方面的危害性,探索新型資源替代固有資源是目前能源工作的一項使命。同時,采用新型設備,提高能源使用的使用率,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能源損耗。
4.4構建中外交流平臺
目前,我國尚處于能源節能的初級階段,應該注重借鑒外國在能源節能方面優秀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因此,要構建中外在能源保護和能源使用方面的交流平臺,努力學習能源使用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以提升我國在這一方面的不足。
5總結
綜上所述,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使用,要通過項目前期科學論證,遵循自然規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形成項目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同時,要注重能源節耗在施工環節的具體應用,落實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工作,通過技術新領域的使用以提升能源的使用率,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形成節能知識互補,這樣才能形成我國在工民建方面資源使用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沈家榮.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232.
[2]夏志清.淺析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5):140.
[3]吳虎山.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6):10.
[4]趙喜庫.綜述工民建施工節能的現實意義及具體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4).
[5]劉立華,王學彥.芻議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節能技術運用[J].門窗,2012(05).
相關閱讀:節能能源工程論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