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經濟類論文投稿經濟學視角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研究

發布時間:2017-02-0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經濟類論文投稿發表了經濟學視角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研究,論文從經濟學的視角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分析了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探索了未來經濟學視角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路徑。

  這篇經濟類論文投稿發表了經濟學視角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研究,論文從經濟學的視角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分析了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探索了未來經濟學視角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路徑。

經濟類論文投稿

  摘要:高等教育可以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所以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高等教育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也必將大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中國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我們必須要大力推進教育和經濟的有機結合。本文以經濟學的視角,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認真分析,發現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中還有很多與現實經濟發展問題不適的地方,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筆者提出了一些優化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類論文投稿,經濟學,高等教育,發展方式

  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地位將更加重要,但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中還有很多與現實經濟發展問題不適的地方,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積極轉變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使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1經濟學視角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

  由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在校人數已經較以前有了很大已發展,現在已達到2610萬人,更多地人可以上大學,高等教育已經逐漸走向“大眾化”。在教育大眾化的今天,當前高等教育辦學體制就不能夠繼續沿襲以往的辦學體制,也必須要根據現實的發展,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當前,我國80%的辦學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和社會力量的投入。并且高校的專業設置、招生就業越來越考慮社會的需求和經濟發展所需,產學研合作越來越多,相應的專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完全融入國民經濟的發展當中。中國高等教育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也越來越廣泛地參與國際化交流與合作。現代信息技術正在向高校教學和科研的各個環節滲透,數字化校園、多媒體教學、網上大學足以證明中國教育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2中國高等教育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2.1高等教育供給不足

  高等教育需求成為居民消費熱點,許多家長希望子女受到優質的高等教育的機會。很多企業家也紛紛仿效跨國公司吸引人才的做法,意識到人力資源競爭的重要,留住人才,企業要生存發展還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的技能培訓。這些共同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但是我國的高等教育供給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這些要求,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嚴重。

  2.2人才市場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必須要面對市場問題,但是我國高校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普遍缺乏市場觀念。高等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但是許多高校并沒有切實樹立服務意識,并沒有以學生作為教育主體。高等教育的消費者數量驚人,加上消費者日趨成熟,日益理性,高等教育服務的要求卻越來越高。[1]總而言之,高等教育在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師資力量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3體質單一,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現在我國有很多的高等學校缺乏辦學自主權,國家管得過嚴、過死,這很不利于高等教育的發展。隨著經濟結構多元化,高校走向了合并,但是很多高校在合并后卻管理不善,使得教學質量下降。此外,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高校畢業生處在“焦慮”狀態,社會對高校大學生的認可度降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3經濟學視角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路徑分析

  3.1加強內涵建設,探索內涵發展之路

  中國高校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以經濟學視角分析,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必須要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必須要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實用型人才。現代教育的改革本質是為經濟發展進行服務,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要圍繞經濟社會的發展來開展,要不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高等教育發展應當要采用市場競爭的運作機制,建立與經濟需求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系,[2]把培養應用性人才放在首位,推動經濟大力發展。

  3.2以經濟學的視角,探索供給均衡之路

  提高高等教育的辦學水平,提高國家辦學能力,推進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必須要滿足人民教育不同的需求,形成新的辦學格局與競爭機制,提高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水平,發揮重要的綜合社會效益。在這個角度上來看,我們必須要積極發展和有效規范新制獨立學院,擴展辦學模式的新方式,以此來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積極作用,縮短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緩解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高等教育消費供需的矛盾。此外,還要大力引進境外高等教育優質資源,通過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我們的辦學水平,滿足教育消費多樣化的需要。

  3.3建立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機制體制

  在市場經濟中,政府是高等教育的投資主體,對高等教育實行宏觀調控及管理。高校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要真正成為面向教育市場,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高校資源配置應建立多方市場主體。高校要和社會建立廣泛的聯系和溝通,廣開資源渠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之外,社會團體與個人都可以與高校有利益交換的關系,高校不僅通過政府獲取資源,還通社會與個人多途徑取得經費,高校只有努力提高服務的質量,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在市場環境下,高校必須培養社會上需要的人才,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要適應市場需要,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提供充足人才,保證高等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夏慧夷.從教育經濟學視角看高等職業教育戰略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4,(14).

  [2]劉國瑞,高樹仁.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邏輯與現實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5,(10).

  作者:郭德仁 闞雙 張彥博

  推薦閱讀:《企業經濟》Enterprise Economy(月刊)是綜合性經濟月刊,創刊于1980年,創刊26年來,企業經濟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特的刊物風格,贏得了廣大的讀者的充分關注和稱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