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26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金融論文投稿發表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傳統金融證券實驗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導致無形間增加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壓力,所以構建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系統是信息化發展的需要,論文探討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建設方案。
這篇金融論文投稿發表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傳統金融證券實驗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導致無形間增加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壓力,所以構建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系統是信息化發展的需要,論文探討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建設方案。
【摘要】在當今教學信息化的背景下,金融證券實驗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程也面臨著新的要求,除了要不斷地革新自身的教學建設,突出信息化技術的作用,還需要構建一個信息化的教學系統以便更好地服務與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
【關鍵詞】金融論文投稿,信息化技術,金融證券,實驗教學,教學系統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金融證券模擬軟件,這對于高校構建金融證券實驗室而言是個很好的契機。然而由于金融行業具有保密性以及特殊性,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是無法直接進入證券機構進行實習的,為了讓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現實的金融證券市場有所了解,提高他們的綜合實驗能力,各大高校根據各專業的教學需求,開始著手構建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系統。
二、傳統金融證券實驗中的不足之處
金融證券實驗在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大多數傳統的金融證券實驗室由于建設時間短、資金不足、技術欠缺等原因,導致高校的金融證券實驗教學內容落后,與當代信息化背景下金融證券實驗的教學需求相脫節。目前大多數高校使用的金融證券模擬軟件系統大多只能夠進行基本的行情模擬操作,缺乏基礎數據以及必要的分析功能,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學的背景下,金融證券實驗教學對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利用的要求都非常高,傳統的只具有單一功能的模擬軟件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的教學需求了,無形間也增加了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壓力。
三、構建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系統是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在當今這個科技決定經濟的社會,信息化已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世界各國對高校信息化教學的工作都給予相當的重視。所謂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充分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環節,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則具體意味著將多媒體技術、通信遠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廣泛應用于在高等教育中,使其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國自入世之后,與國際上的商業貿易活動往來頻繁,國內金融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金融證券業面臨著更大的國際競爭,我們唯有加快推進金融證券的信息化建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網絡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金融信息化的影響深遠,金融信息化主要突出表現在金融商務這方面,大致上可以概括為金融市場的虛擬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證券化和一體化。相關學者指出,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應當是多媒體化、教育虛擬化、學習自主化、資源全球化的開放性教育。其中教育的虛擬化是指,教學活動并不一定要依附于實體事物而存在,可以適當脫離空間、時間等的限制,例如虛擬教室、虛擬圖書館、虛擬實驗室等等。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發達的環境背景下,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利用其虛擬教育的功能,實現實體課堂教育與虛擬教育的完美結合。為了順應當今金融證券與信息化技術兩者互為關聯、密切相關的市場發展潮流,高校有必要加強對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金融證券實驗教學,根據信息化背景下金融證券市場的要求構建與其相適應的實驗環境,使學生充分掌握信息化技術并能夠熟練地應用于金融業領域,培養他們的實驗綜合能力。
四、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建設方案
高校建設金融證券實驗教學的必要前提是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多媒體以及計算機技術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完成金融學科的教學任務,滿足科研活動的需求。通過金融證券實驗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金融專業的學生對銀行的基礎業務、財務會計、期貨、外匯交易及證券交易等有一個全面詳細的了解,使其學習金融證券中各種技術指標并嘗試著應用于實例分析,還應當幫助他們學會、總結金融證券市場中的各種投資技巧,為今后真正步入金融證券市場,進行投資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專業性與實用性金融證券實驗系統最為顯著的特點,該軟件系統主要是針對高校金融學科的專業教學、實驗以及培訓而設計的。在建設金融證券實驗教學時,我們既要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相接軌,也有具體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道路,建立模擬仿真實驗室環境,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金融證券業務的信息化氛圍,切忌盲目搬運其他國家的實驗教學模式。此外,高校還應以專業金融數據庫為中心,將基本分析與高級分析系統、教學軟件系統以及證券模擬交易系統等進行有機整合,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數據的即時更新以及傳送,形成覆蓋整個金融工程實驗室的集成系統,最終搭建成大型的教學科研活動平臺。
五、金融證券實驗室的教學效果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金融證券實驗室已基本實現對金融、會計以及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全面開放。通過實驗室,學生們能夠輕松了解到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進行交易的具體操作方法與步驟,熟悉常用的金融證券軟件的使用,學習金融市場中的各種應用指標、技術以及投資技巧等等,為今后在真正的金融市場上進行實戰投資積累應對經驗,做好充足的準備。此外,金融證券實驗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實用性,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加強了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金融證券實驗室的高度專業化也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合適的平臺,專攻金融市場的教師、碩士以及博士在研究相關教學課題或撰寫論文時,借助金融證券實驗室強大的分析、模擬等功能,大大縮短他們的研究時間,因而金融證券實驗室受到教師與學生的普遍青睞。由上可見,高校構建金融證券專業實驗室有效地提高了相關專業的教學效果,不但滿足了滿足了本科教學實驗的需求,還能夠配合學校的一些高級科研活動和社會服務,對于我國的高等教育而言具有極大的教學價值。
六、關于金融證券實驗教學建設的總結思考
總的來說,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們應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為標準來培養金融證券人才,除了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沉著應對,冷靜分析。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我國未來高素質復合型金融證券人才的重任,為了讓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充分與實際相結合,提高他們的綜合實驗能力,加強金融證券實驗教學是關鍵。金融證券實驗室的建設不僅能夠解決本科教學實驗的需求,還能夠滿足各種教學科研活動的需求。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經費、人員不足等,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學科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18).
[2]李瓊.金融實驗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學習月刊,2008(04).
[3]鐘永紅.金融專業實驗室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08(18).
作者:宋祖祥 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推薦期刊:《當代金融家》由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編輯出版。在全球金融業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享有盛譽,被《華爾街日報》稱之為“中國哈佛”、“中國金融的黃埔軍校”。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