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1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融資結構與資本結構是企業融資方式的其他稱呼。二十世紀末,資本結構論形成,它為公司財務理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本文是一篇 經濟學論文范文 ,主要論述了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價值。 【摘要】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致力于風險投資對技
融資結構與資本結構是企業融資方式的其他稱呼。二十世紀末,資本結構論形成,它為公司財務理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本文是一篇經濟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價值。
【摘要】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致力于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的研究?墒牵陲L險投資對技術創新能力的作用到底是怎樣這個問題上,很少有人深度關注。與國外相比,我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遠不及國外。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了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能力的關系。并根據中國企業與經濟環境現狀,提出了改善我國投資環境,健全市場投資機制,完善社會投資模式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技術創新能力,風險投資,綜合對比分析
高度的不確定性與正外部性是技術創新的兩大顯著特點。技術創新者與投資人之間很有可能出現信息偏差及不對稱,兩者之間也可能存在委托代理的行徑。諸多問題出現在技術創新融資的過程中。因此,通常情況下,技術創新融資成本往往較高。由此便會出現技術創新投資供小于求的狀況。二十世紀末,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就已經著手深入研究風險投資并積極進行實踐。結果表明,要想解決技術創新融資難的問題,風險投資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對于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不僅有理論佐證,也有了實踐依據。本文將分析討論風險投資給技術創新融資帶來的促進作用并為企業融資提出建議和解決措施。
一、理論依據
(一)國外成果。Lerner數據來源:1983~1992年的經費投入數據,該數據涉及二十多個產業。結論:百分之三的風險投資能帶來百分之八的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對創新的作用很大。Puri結論:風險投資介入高科技產業,企業在人力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二)國內成果。2009年,以龍勇為首的一批學者將技術創新能力用專利申請數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作為衡量的指標,得出了風險投資能促進技術創新這一結論。2011年,王建梅等人根據早年的數據(數據如表1)得出結論: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并不顯著,而R&D經費卻是影響專利申請數量的主要因素。2012年,黃銘等人研究得出結論:縱觀全省數據,風險投資是有利于技術創新的。通過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王云龍指出國家的宏觀環境以及融資條件制約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賈生華指出,融資條件是影響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王益等人通過研究美國市場得出:每拿出一百美元進行風險投資,就會有0.8項應用成功的專利項目。由此可見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是正向關系。
(三)成果評價。國內外著手研究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關系的人有很多。不同的學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得出的結論也略有差異。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存在正效應。不容忽視的是,中外相比,我國風險投資的作用遠小于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因此,如何消除不利因素來加大我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刺激力度成為當務之急。據此,我們要結合中國的經濟現狀與大環境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并探尋解決之道。
二、中國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現狀
我國風險投資額浮動大且發展速度較快,這些特點使企業管理的難度系數大大提高,抑制了我國風險投資的作用;風險投資業作為新興產業,規模小,在企業運作與規模機制上都相對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投資的效率較低,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小;在教育水平,國民文化程度,創新機制與創新文化上,中國存在明顯缺陷。專業人才缺乏,沒有樹立起良好的創新理念和缺乏創新的文化氛圍,科研能力低,探索能力差,技術累積不足等問題都大大降低了風險投資的效率。另外,我國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仍不及發達國家。
三、完善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建議
(一)培育一批精通風險投資領域的專業型人才。專業人才的缺失終會影響投資水平與效率。這對我國的技術創新會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弘揚“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以及進行國家獎勵等激勵措施吸引人才。著手建立并完善風險投資型人才培育體系,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間接的后續人力資源。
(二)完善企業投資機制。除了資金的注入,風險投資企業也要給相應的高新技術公司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并提供咨詢服務。而我國風險投資企業在管理機制,組織結構等方面仍不完善,很難提供有效的引導與支持。所以它對于被投企業的作用十分有限。為此,我們應在對風險投資行業采取支持措施的同時改善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模式,逐步完善投資機制,引導其有序發展。
(三)培育創新環境,完善創新機制,提高創新能力。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科技創新產出率十分低。我們應該從教育入手,培育國民創新意識,建立創新理念,增強技術的知識儲備量與科研能力,進一步完善創新機制。與此同時,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資金的投入。還要完善獎勵機制,讓一切創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改善我國的融資環境。
(四)對風險投資進行合理引導。相較于新興的中小企業,傳統行業的技術水平較低,創新能力相對不足。但目前一些風險投資業轉向了傳統行業。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削弱。為此,政府應進行宏觀調控,采取相應措施,調整風險投資方向。
四、結語
事實上,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但我國風險投資的境況較差,遠不及美國等發達國家。這可能與我國風險投資行業起步較晚有密切的關系。事實上,這是國家的經濟體制、政治制度、法律、文化觀念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應該密切關注這種現象,不斷地對這些現象進行處理,從而不斷地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更好地加強風險投資。除此之外,應從多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的系統有序的改革,完善風險投資的發展模式,從而加大風險投資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治,張所地.我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效率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7
[2]陳治,張所地.中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推動效應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3,1
[3]陳治,張所地.我國區域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效率的研究———基于與R&D投入的對比[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4]陸樂.基于企業數據的風險投資與技術創新關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3
[5]朱榮軍,林云,王潔.風險投資和技術創新的相關性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
[6]蔣沖.我國區域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作用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池州學院學報,2014,2
經濟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金融經濟》(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湖南省金融學會主辦。旨在引導大眾關注金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傳播和報道投資理財、股市運作、保險市場、商界競爭、企業營銷、收藏愛好等方面的知識事例。榮獲中國優秀經濟期刊;湖南雙十佳期刊;湖南省優秀經濟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