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3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會計核算目標是指會計核算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主要明確誰需要會計信息、需要哪些會計信息、以何種方式提供信息;會計信息使用者應用會計信息應達到的目標等內容。本文是一篇 會計師職稱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 摘要:本文從公辦高校
會計核算目標是指會計核算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主要明確誰需要會計信息、需要哪些會計信息、以何種方式提供信息;會計信息使用者應用會計信息應達到的目標等內容。本文是一篇會計師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
摘要:本文從公辦高校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特點與要求、提供會計信息的內容及載體等方面細化高校會計核算目標,更好地實現“反映受托責任”“決策有用”目標的同時,強化高校“社會責任”與“人才發展,科教興國戰略”長期目標的需要,最終實現高校會計核算目標的精細化與明晰化。
關鍵詞:高校,會計核算目標
一、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定義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的定義尚未明確,學術界和實務界通常以《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財政部令[2012]72號)界定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目標作為高校會計核算目標。這種做法的缺點主要有:一是高校會計核算目標主要以公認的財務會計理論為依據,只注重高校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而沒有重視高校內部不同層次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會計信息需要,沒有將管理會計的有關理論應用于高校內部管理之中;二是對高校內部會計信息報告的內容、載體、形式、要求探討的較少;三是在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需求時主要是滿足政府機關與機構預算執行、財政收支等信息的需要,而對滿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方面,缺乏規范性要求;四是沒有反映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基本目標、業務活動均與提高發展人的體力和智力密切相關的高校的業務特性,沒有反映高校會計目標必須服務于高;灸繕艘;五是以所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共同目標作為高校的會計核算目標,不利于高校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分析高校履行“受托責任”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況,進而實現“決策有用”目標。針對高校業務特點的會計核算目標亟需完善。
二、公辦高校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構成及其信息需求
(一)政府機構與部門。政府機構與部門是公辦高校會計信息的最大需求者,需要宏觀管理和決策相關信息。(1)財政部門。公辦高校經費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財政部門代表國家履行對高校的投資責任,是教育經費的主要撥付者與管理者。所以公辦高校會計信息的最主要需要者是財政部門,它們需要財政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財政收支等信息,高校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三張主要報表,就是為了滿足財政部門的信息需求。(2)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具體實施對高校的管理,其經費的預算與執行、經費撥款與經費項目的審批均與高校直接聯系,主管部門是高校會計信息的直接需求者,凡是與高校經濟活動相關的會計信息,均需報告其教育主管部門。(3)科技管理部門。高校的任務之一是“發展科學技術”,所以高?蒲许椖康慕涃M爭取、使用、管理、效益評價等方面的會計信息便成為科技管理部門的主要需求信息。(4)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高校資產的分類、核算、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會計信息是資產管理部門重點關注的內容。(5)物價管理與監督部門。高校的收費標準、收費項目必須執行國家收費政策與制度,高校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項目的收費標準、收費依據必須經過物價管理與監督部門的審批與監管。(6)稅務部門。高校經濟活動中涉及的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及有關附加稅等信息是稅務部門重點關注的會計信息。(7)人事部門。政府人事管理部門負責高校人員編制、工資標準審定、績效工資總額審批等事項,所以高校教職工人員構成、工資總額、離退休生活費等信息是人事部門關心的重要內容。(8)社會保障部門。高校教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會計信息,必然是社會保障部門關心的內容。(9)審計部門。為了保障高校經濟活動合法、合理與有效,審計部門需要對高校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全面審計,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和有關專項業務審計等。高校應提供會計信息,以滿足審計需要。(10)統計部門。高校經濟活動是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入、支出、資產和負債等信息必然與國家宏觀的經濟活動相關,所以高校的會計信息是統計信息的重要組成內容。
(二)高校內部會計信息需求者。高校會計信息是高校內部決策的重要依據與前提,是高校各項活動的綜合反映,高校內部相關部門或人員是會計信息的直接需求者。(1)最高決策機構。目前我國公辦高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院)長負責制,最高決策層為“學校黨委會”和“校長辦公室”,一是全面需要高校財務狀況、事業收支、預算執行情況等會計信息,二是需要:收入分配及福利待遇、獎勵和學生權益信息;財務預算方案、決算及其審計結論信息;重要資產處置、重要辦學資源配置信息;各類重點建設、重要科學技術文化交流與合作、重大合資合作等項目資金來源與使用信息;預算內大額度資金調動和使用、未列入高校年度預算的追加預算和大額度支出、重大捐贈等會計信息,為其正確決策服務。(2)高層決策者。高校校級領導是高校的高層決策者,一是全面需要高校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與支出(費用),財務預算與決算情況信息。二是重點需要自己主管與分管部門、教學院(系)財務預算、項目資金、經費支出進度、成本費用核算等內部管理的會計信息,為管理和控制服務。(3)中層決策者。高校各院系與各職能部門為了完成各自的目標任務,需要高校提供經費支持,他們最關心的是本部門、本院系的包干經費及項目經費的預算及其執行情況。(4)教職工。教職工在履行各自職責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的是高校發展情況、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會計信息。主要包括:工資、津貼、職工福利、社會養老、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會計信息。(5)在校學生。學生是高校生存發展的基礎與前提,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同高校密切相關。學生重點關注的是高校的收費標準、教學與科研投入、本專業本學科經費投入、就業資助、助學獎勵與資助、生活補助、學生福利等方面的會計信息。
(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高校作為獨立的法人單位,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作為與高校有經濟往來的另外一方必然要了解有關高校的會計信息。(1)財產物資供應與承建單位。高校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需要購置教學科研用儀器設備、建造房屋建筑物、采購圖書資料、學生生活用品、后勤服務用品及用具等,需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政府采購、招投標等經濟活動,對方單位必然要了解高校的資金實力、項目預算、經濟合同執行等方面的會計信息。(2)合作單位。高校開展聯合辦學、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研結合等經濟合作,是高校做強、做大的必經之路,是實現高校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作為合作單位必須要知曉高校的收支和資金情況、合作項目的資金來源與保障機制等會計信息,以便其正確決策。(3)基金委員會。我國許多知名高校都建立有校友會、教育資助會、專項科研項目等基金,其基金的管理使用情況、效益情況,必然是高校各類基金設立人或機構組織關注的會計信息。(4)科研機構、社會服務組織。高校利用教育資源對外開展科學研究、科技服務、委托培養人才、非學歷培訓等活動,作為合作單位必然需要知道與科技合作相關的資金使用、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會計信息。
(四)金融機構與組織。高校與金融機構是資金結算關系,金融機構必然是高校會計信息的需求者之一。如:高校資金結算情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需向銀行提供財務狀況、收入支出、信用評估等會計信息;高校對財產、教職工、學生進行投保,需要向保險公司提供資產狀況、教職工收入情況、學生保費等方面的會計信息。
(五)潛在生源及學生家庭。潛在生源是高校的未來,學生家庭是學生選擇高校最重要的參與者、決策者和經費提供者,他們必然關心高校涉及學生生活學習方面的會計信息。潛在生源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他們需要高校的收費標準、資助獎勵政策、高校的經濟實力等會計信息,以便于正確地選擇學校;學生家庭需要高校收費標準、收費項目、資助標準與獎勵辦法、教學科研投入、辦學實力、國家投資情況等會計信息,便于幫助孩子正確決策。
三、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的載體與形式
會計核算目標的實現,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與形式反映會計信息,實現其目標與目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多樣化、所需會計信息的差異化,必然形成會計信息載體的多元化。
(一)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載體與形式。高校對政府等投資者“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高校利益相關者的“經濟決策”信息、高校“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高校在“人才發展,科教興國戰略”中的作用與貢獻情況等會計信息,是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所以會計信息必須符合公認的會計準則要求,其載體與形式必須符合高校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報要求,通過會計報表及其附注進行列報與披露。
(二)內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載體與形式。高校內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決策有用”,因而其會計信息的載體與形式具有多樣性:(1)最高決策層及校級決策者。高校最高決策層和校級領導要對高校向外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負責。他們需要的會計信息載體:一是會計報表及其附注;二是為了滿足高校宏觀決策和內部管理需要,會計信息載體可以是專題報告、收入支出賬戶、項目收支情況、內部成本費用等報告或報表等多種形式。(2)各職能部門及其院系。高校各職能部門與院系具體負責高校某一方面的任務與工作,所以其會計信息的報送形式可以是部門、院系的收入、支出明細賬,專項經費收支明細賬、預算收支進度表等內部責任報表與報告形式。(3)高校教職工。對于教職工需要的個人收入等方面的會計信息,可以利用學校文件形式、教代會專題報告、網絡公示等方式傳遞給教職工。(4)在校學生。對于學生關心的收費標準與項目、獎勵資助規定等會計信息可用管理制度形式下發給學生,并在校內利用宣傳欄、校園網等公示給每位學生。
四、完善公辦高校會計核算目標的思路與設想
(一)完善高校外部信息使用者會計目標的思路與設想。高校對外會計信息報告的主要載體是財務會計報告,主要由會計報表及會計報表附注組成。1.完善對外會計報表的思路與設想。根據高校會計制度規定,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三張報表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以下會計報表:3—5年比較資產負債表、比較收入支出表和財政收支表,以反映資產保值增值及高校事業發展情況;收支明細表和財政收支明細表,以反映高校收支構成情況;項目收支明細表,以反映高校專項活動的收支情況;凈資產變動構成明細表,以滿足高校凈資產構成情況的信息需要;重大投資、融資情況明細表,以反映高校投融資基本情況;基本建設投資明細項目報表及資金平衡表,以反映高;窘ㄔO等長期投資情況;專用基金收支明細表,以反映專用基金增減變化情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表,以反映國家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科研經費收支情況明細表,以反映高?蒲心芰翱萍妓綄嵙;教學經費投資明細表,以反映教學經費投資情況;納稅情況明細表,以反映高校納稅情況;學生獎勵資助支出明細表,以反映高校執行國家資助政策情況;人員經費支出明細表,以反映高校人員支出構成情況;債權債務往來明細表,以反映高校往來款項結算情況;金融機構借款及利息支出情況明細表,以反映高校借款情況;“三公經費”預算執行情況表,以反映高校執行“八項規定”情況;學生、教職工人員結構情況明細表,以反映高校人員情況;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收入支出明細表,以反映高校附屬單位收支情況;貨幣資金流量表,以反映高校貨幣資金的來龍去脈;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折舊、攤銷情況明細表,以反映折舊與攤銷情況。2.完善對外會計報表附注的思路與設想。高校會計制度規定:會計報表附注“至少應當披露九項”內容,但披露的具體要求、詳細程度沒有明確規定;筆者認為對“附注”應參照企業會計準則與制度的相關規定對其披露的內容以表格的方式,將要說明的項目、業務活動、財務狀況的金額變化情況、發生時間、所占比重情況進行表達,做到清晰明了、易于理解。根據高校實際,在附注中至少應增加以下信息內容:政府審計、社會審計或者內部審計結論信息;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依據與方法信息;財務預算編制方法及預算情況信息;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標準及使用年限信息;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標準、攤銷年限信息;重要的科研、教育事業投資情況信息;高校對財務會計報告可靠性、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的承諾信息;高校財務會計分析指標信息。
(二)完善高校內部信息使用者會計目標的思路與設想。高校內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除高校最高決策層及校級領導、財務部門領導需要全面的會計信息之外,其他信息使用者更關心的是某一方面的會計信息,所以高校財務部門除了按照高校會計制度規定向高校最高決策層提供“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之外,更應根據其他會計信息的需要,以不同的載體方式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編制內部部門財務預算執行情況表,以反映各部門、各院(系)財務預算執行情況信息;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情況表,以反映教學、科研、基本建設、后勤保障等項目經費執行情況,利用信息化校園載體傳遞給相關人員;編制校內教育、教學成本費用明細表,以滿足校內成本核算需要;利用專題報告和文件等方式將專項的財務預決算信息提供給使用者;以公示或制度規定將有關學生收費項目、標準、資助獎勵信息提供給學生;以教代會、工會會議等形式將有關教職工關心的工資福利等信息提供給教職工?傊,對內提供會計信息形式、載體和時間應根據一事一策,滿足及時性和決策有用性要求,將管理會計方法應用于實現內部會計目標之中。
(三)強化高校社會責任、發展科學技術會計目標思路與設想。高校會計核算目標,必須滿足相關方面對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發展科學技術的信息需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提供信息:(1)高;厩闆r。高校投資主體、法人代表、開辦資金、事業法人證書編號等合法性信息;高校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辦學層次、辦學規模、辦學宗旨、教育形式、決策形式與組織機構等信息;地理位置、占地面積、資產總額、實驗及教學科研設備價值、圖書館藏、師資力量、師生比例、對外交流等信息。(2)高校對社會貢獻信息。參與國家、省市重點科研項目、重點工程情況、科研論文、科研項目數量與質量層次、名牌專業、優勢學科、學術帶頭人、學生就業率及優秀畢業生情況。(3)高校納稅及解決就業信息。高校繳納各種稅費明細情況,安排臨時工人員及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基金情況,高校參與社會支教、科技下鄉,承擔義務培訓、教學情況,高校對當地消費貢獻情況等。(4)社會對高校的評價信息。高校綜合排名、社會評價、高校所獲獎勵與榮譽等信息?傊S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改革與管理的精細化要求不斷提高,高校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高校提供質量更高、時效性更強、反映受托責任、符合決策需要,明確高校社會責任的會計信息。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S].財會[2013]30號.
[2]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準則[S].財政部令[2012]72號.
[3]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直屬高校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S].教監[2011]7號.
會計師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商業會計》(半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部、國家糧食局財務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財務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改版后的《商業會計》進一步提高權威性、實用性,努力增強服務性,加大互動性。該刊將重點追蹤國內、外財會改革新動向,務實求新,組織權威人士適時提供政策法規解讀,新準則、新制度輔導;介紹國內、外專業新理論知識、新業務操作方法;探討財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對策方案;展示和交流實證研究成果、典型經驗;及時多方位提供財經、財會、稅務、金融、證券等信息動態;集中、重點指導各類財會資格考試。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