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商業銀行的概念是區分于中央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本文是一篇 商業經濟研究投稿 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商業銀行小額信貸。 [提要] 本文通過商業銀行與民間
商業銀行的概念是區分于中央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本文是一篇商業經濟研究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商業銀行小額信貸。
[提要] 本文通過商業銀行與民間小額貸款公司之間的“競爭”引出問題,繼而詳細論述目前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發展不利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商業銀行要想改變目前局面,爭取小額信貸業務應作出的努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小額貸款,信貸機構
一、商業銀行與小額貸款公司市場競爭激烈
我國從2004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發展小額信貸業務的支持性政策。在國家這種鼓勵政策的支持下,市場上小額信貸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而且服務的專業性也越來越強。此后幾大銀行也陸續開展了小額信貸業務,從而彌補了面向中低收入群體以及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的空白。但是由于廣大消費者對于這種在我國新興的金融方式的認知度不足以及對小額信貸公司的偏見等問題,在小額信貸行業的前期發展階段,小額信貸市場比較混亂。隨著大量的小額信貸公司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以及大眾對此也逐漸接受,必然導致許多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小作坊業主、農業戶從面向商業銀行小額貸款轉向審批等手續更為靈活的小額信貸公司,那么商業銀行的小額信貸業務與民間小額貸款公司在市場中的激烈競爭也因此而產生。
二、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發展受阻因素分析
目前,雖然多家商業銀行都開展了小額貸款業務,但是發展的速度卻遠遠滿足不了小額信貸市場廣泛的客戶需求。一方面是近年來中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帶來小額信貸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發展尚未完善,還不能滿足市場的強大需求;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商業銀行自身的弊端,在各大銀行發展小額信貸業務過程中,依然受傳統的金融管理體制的影響,缺乏在服務民眾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現代金融經營管理理念,導致了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服務的門檻過高、審核程序過于繁瑣、審核周期緩慢等,這些缺陷極大地阻礙了廣大客戶對小額信貸的需求,給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一)多數商業銀行對小額信貸市場不夠重視。在傳統的金融經營管理模式中,商業銀行在貸款的操作方式上,片面地追求抵押,完全不適應小額信貸客戶的需求,并且多數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中相對都比較重視大企業中的大型項目,而對于中小微企業申請的小額貸款項目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使得小額信貸客戶的需求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正如在《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一書中麥金農(1988)所指出的那樣:“在落后的經濟中,大量的小企業和住戶被排斥在有組織的資金市場之外”。由于商業銀行追求貸款額度的大額化、業務模式的工商化,特別是在選擇客戶的時候,具有排斥農村、排斥農戶、排斥小客戶的傾向,致使小額信貸客戶的貸款需要得不到滿足。據2013年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在全國新增的貸款中,中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的數量已在90%之上,而最后得到的貸款不足全部貸款企業的10%。基于以上資料分析可以得出,雖然商業銀行在實際運營中投放了巨大的信貸額度,但是對于大多數小企業來說,最終得到融資依然困難重重。據不完全統計,小微企業和農業企業在這樣的商業銀行對小額信貸市場不夠重視的環境下,由于不能得到及時的融資而停產、破產的企業在近兩年已百萬家有余。因此,小額信貸行業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小微企業如果想貸款保生存求發展,自然傾向審批簡便、放款率高的其他民間信貸機構。
(二)商業銀行布局的地理局限性。商業銀行的布局也是影響小額信貸近距離服務要求的一個較大的障礙。商業銀行一般都設立在城市中,距離農村中的農戶、小企業、微型企業距離較遠,難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因此商業銀行對于農村貸款的覆蓋面較低、在農村資金總量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農村資金卻嚴重外流。在很多的農村地區,尤其是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貸比僅為30%~40%,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農村抽走資金的現象十分嚴重。一方面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擁有充裕的資金;而另一方面在廣大農村地區卻貸不出去。由此可見,傳統的信貸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小額信貸的開展,使小額貸款難以向小額信貸的需求主體、廣大農戶提供有效的服務。上述種種因素,造成了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對于需求廣大的小額貸款的供給滿足率較低。
(三)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成本高、風險大。商業銀行信貸審批程序嚴格,對于小額貸款業務也不例外,在放貸前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信貸調查難度較大,而且雖然是小額貸款業務,但是調查成本與銀行獲得收益比顯然不如大企業的大項目。如一些小微企業地處非市區,距離商業銀行較遠,在了解客戶信息等可利用資源時耗費的時間、人力成本都相對較高。另外,商業銀行在調查獲得這些中小微企業信息時,由于其缺少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提供信息混亂,因此商業銀行在區分辨別信息時需要大量人力的調研,又加大了信貸成本。小額貸款成功后,由于地理等原因商業銀行不能第一時間監管小微企業的用貸發展情況,又增加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如上分析存在著成本高、風險大等這些不利因素,都制約著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商業銀行如何合理利用自身優勢,降低小額信貸市場的成本和風險,與民間小額信貸公司在競爭中占領主導市場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商業銀行需要調整服務理念和模式,滿足小額信貸市場需求
商業銀行,面對小額信貸市場的巨大需求,必須不斷提高小額信貸供給的滿足率,加快接近滿足小額信貸實際需求的步伐。通過合理調整機構布局,組織機構創新,不斷地提升小額信貸的服務能力,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小額信貸業務各種新的服務模式。
(一)建立中小信貸專業部門。建立專門的小額信貸業務部門,發揮商業銀行原有自身優勢,積極爭取小額信貸業務。第一,資金優勢。與其他民間借貸公司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儲備是其不能比擬的;第二,管理優勢。商業銀行發展歷史長,無論在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上都比較規范和系統化;第三,信任優勢。相比民間小額信貸公司,各大商業銀行更具公信力。同時,利用國際先進的小企業信貸技術,提高商業銀行的小額信貸的科學管理水平,結合中國銀監會出臺的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建立健全適應于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小企業貸款機制。
(二)設立農業信貸專門機構。小額信貸業務申請人很多來源于農村和農業中小企業,可以重點支持農村地區種植、養殖等產業鏈發展和涉農重點建設項目。對于地處非市內的農業項目,可以采取更主動積極的方式,如上門宣傳服務、批量申報、集中審批等創新方式,既可以獲得申請企業真實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貸款風險,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
(三)與小額信貸公司建立合作機制。在我國小額信貸市場中,商業銀行和小額信貸公司雖然競爭激烈,但是也已經涌現出一些行之有效、相互結合的創新模式,其中主要是商業銀行建立面向小額信貸公司提供批發貸款的機制。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方式簡便、放貸速度快、利率機動靈活,在服務于“三農”和支持個體戶創業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戰略角度上看,小額貸款公司等小額信貸機構資金短缺現象非常普遍,后續資金明顯不足,這一問題是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瓶頸問題。因此,建立一種向小額信貸公司持續提供資金服務的機制,依靠商業銀行與小額貸款公司之間的資金融通關系,將銀行的資金優勢和小額貸款公司對小額貸款客戶的近距離服務的優勢有機結合,既解決了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更好滿足廣大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創業者和廣大農戶的信貸需求,而且也是小額貸款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這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經驗,主要都是通過建立小額貸款批發機制的方式來實現的。
主要參考文獻:
[1]楊國月.農業銀行發展小微金融對策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4.11.
[2]楊慶峰.村鎮銀行如何防范小額信貸風險[J].甘肅農業,2014.22.
相關期刊簡介:《商業經濟研究》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旬刊),創刊于1982年,曾用刊名:商業時代;1982年創刊,是專業理論刊物。研究社會主義商業經濟理論,介紹企業改革和營銷經驗。主要讀者對象為商業、供銷系統管理和工作人員、經濟理論工作者及經濟院校師生等。主要刊發經濟類稿件,尤以研究流通理論而獨樹一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