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經濟期刊瀏覽:次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簡介: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雙月刊)1985年創刊,是由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本刊以及時、前瞻介紹轉軌經濟理論,刊載深度研究中國改革熱點問題和政策建議的論文,發表一系列制度經濟學重要文獻,而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好評。它是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首選刊物,各級政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決策的主要參考文獻。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主辦單位: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出刊周期:雙月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1985年國際標準刊號:1003-3947國內統一刊號:11-1591/F復合影響因子:1.561綜合影響因子:0.927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015年第2期《經濟社會體制比較》論文投稿查詢:
稿約……………………………………
編輯手記…………………………………
德國“工業4.0”計劃及其對我國產業創新的啟示…………………………………黃陽華
轉型期俄羅斯公民納稅態度的變化…………………………………詹姆斯·阿爾姆 喬治·馬蒂內茲-維斯奎茲 貝諾·托爾戈勒 許文鴻
分稅制改革中的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研究…………………………………楊志勇
發展中國家政府間稅收劃分:理論分析與現實約束…………………………………谷成 曲紅寶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國外經驗及其啟示…………………………………宮曉霞 崔華泰 王洋
匯率問題本質、匯率制度選擇與人民幣匯率博弈…………………………………謝作詩 張原浩
梯若爾金融規制理論和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思路…………………………………劉志陽 黃可鴻
關系型治理與溫州金融危機的再考察…………………………………鄭勇軍 葉志鵬 陳宇峰
國內外農村金融抑制及其緩解路徑…………………………………楊軍 高鴻齋
完備能力、功能擴展和基本幸福能力平等——關于阿瑪蒂亞·森的能力方法理…………………………………黃燕東 姚先國 楊宜勇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論文范例: 從“認知”到“反思”的國家能力分析
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中國社會的轉型、國家職能重心的調整,國家一度出現了“強地方、弱中央”的局面,一些經濟學者開始著手從如何增強中央政府財政汲取能力的角度研究國家能力(王紹光、胡鞍鋼,1993)。隨后,學術界出現了大量關于國家能力的內涵、構成以及評價標準的研究與討論,其視角各異,見解紛繁。綜合現有文獻來看,國家能力通常被界定為“國家實現意志和目標的能力”。“國家權力說”、“國家政策說”和“國家職能說”分別強調國家通過實施權力、制定政策和履行國家職能來實現其意志和目標的能力;“國家行為績效說”認為實現意志和目標的能力就是實現行為績效的能力;“綜合因素說”將權力、政策、職能等因素與國家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對國家能力進行綜合界定。與現有研究中對國家能力構成的橫向列舉研究不同,本文將國家能力的內涵界定為國家在實現其特定目標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從“認知”到“反思”的主觀能動力,構建一個包含認知、決策、實現和反思四種核心能力在內的縱向分析框架,對國家能力進行全面分析。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