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經濟期刊瀏覽:次
《中國經濟報告》簡介:
《中國經濟報告》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國經濟年鑒社主辦,國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全權運營,以經濟政策分析、評論和深度調查為主要內容,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政府相關部門、研究機構強勢打造的全面報告中國經濟的大型綜合類刊物。辦刊宗旨為:深度經濟分析、權威政策解讀、高端政策評論、一流智庫聲音。
《中國經濟報告》起初為內部刊物,于2006年起正式對外發行,起初為季刊,2013年1月正式改版為月刊。改版后的《中國經濟報告》分宏觀與金融、產業與公司、公共政策、理論與專欄、區域、國際、文化七大板塊,依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政府和學術背景,以開放、包容的編輯理念,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匯集多家觀點的智庫成果發布平臺。
目前,《中國經濟報告》已通過郵局、37家機場書店、44家高鐵站書店和30家新華書店等多種渠道向讀者公開發行。并且在中國聯航全艙、南方航空部分航線頭等艙進行展示。
《中國經濟報告》重要專欄
對國家經濟全局性思考的“宏觀視野”、反映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重大舉措與研究成果的“前沿”、預測幾大產業運行特點的“產業分析”、對特定時期焦點、熱點、冰點問題全面剖析的“專題”、區域城市發展具有示范性意義的“區域看臺”以及“報告發布”、“專論”、“關注”、“政策解讀”等。
《中國經濟報告》主辦單位:中國經濟年鑒社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2006年國際標準刊號:1673-3788國內統一刊號:11-5382/F
《中國經濟報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經濟報告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經濟報告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經濟報告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經濟報告》2014年第12論文投稿查詢:
11 糧食安全問題可通過全球經濟一體化解決 ………………………………羅杰·史密斯; 26
12 企業家眼中的糧食安全……………………………… 藝璇; 27-28
13 眾議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綜述 ………………………………馬玉榮;吳思;王藝璇; 29-32
14 2015中國經濟政策基調——著力提質增效,改革釋放活力,為新常態奠定基礎 ………………………………劉世錦;余斌;陳昌盛; 34-38
15 從全球視角看亞太經濟一體化前景……………………………… Raymond McDaniel;Farisa Zarin;葉敏; 39-41
16 “10+1”:亞太自貿區突破口……………………………… 匡賢明;何冬妮; 42-44
17 上海自貿區、反壟斷法與國企改革……………………………… 陳波; 45-46
18 確認農地經營權還須制度保障……………………………… 賈林青; 47-48
19 構建多層次養老社保稅收政策體系 ………………………………王蔚;王一舒; 49-51
20 埃博拉、國家安全和中國對策……………………………… 黃嚴忠; 52-54
《中國經濟報告》論文發表:探討投資經濟管理新應用發展措施及影響
摘要:國外投資方程的回歸結果及分析仔細觀察回歸結果,我們發現總體回歸結果變化不大,并且各個系數也都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總投資、國內投資和國外投資來說,一體化指標中國外投資的系數最大,表明外資相比內資更看重一國所處的整體環境,這點也與直覺相符,因為外資可能更注重的是跨國的生產經營,它的戰略目標應該是全球范圍,而不僅僅局限在投資國。外資對國內看重程度也比內資高,其回歸系數為0.000644。雖然外資對一國的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看重程度都相對較高,但是外資對國內外市場的相對看重程度要比內資的高(2.80E-06/2.85E-056<8.03E-05/0.000644),這仍與直覺相符,內資更看重國內市場,而外資相對更看重國外市場。
關鍵詞:投資方程,經濟市場,計量學,投資論文發表
對于兩國經濟相似程度,仍為非線性關系(開口向上二次曲線),其拐點仍然為7左右,即外國j對本國i人均實際GDP之比為8,這與總投資結果和內資回歸結果基本上保持一致。與內資不同,政策指標的獨立項和交叉項均顯著為正,與總投資類似。在成立FTA前一國的政策制度對FDI的進入影響很大(0.038),要明顯大于內資和總投資。在成立FTA之前,本國的政策環境對外資的吸引作用最大,而在加入FTA之后影響強度基本上翻了一倍多(0.048+0.045=0.093),而政策對總投資的效應在FTA成立之前為正顯著,主要是因為政策制度對FDI有一個強烈的正效應所致,政策對國內投資的影響并不是很明顯。在成立FTA之前,本國經濟增長對FDI的影響系數最大,為4.192,在成立FTA之后,本國經濟增長對FDI的作用也最大(4.192+4.244=8.436)。所以外資對本國的規模以及其一體化伙伴的市場規模都要比內資賦予的權重高,無論是對本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值(實際GDP)還是變化值(GDP增長)來說,都是一樣。關稅的估計結果為負顯著。對于垂直型FDI,跨國利用一國較低的生產成本,在該國進行生產組裝,然后在運回本國或者其他國家消費。此時如果關稅越高,運回成本就越高,必然導致在當地投資減少,進而關稅越高,投資反而越少。在樣本范圍內垂直型FDI所占的比重,相對水平FDI可能較高,導致關稅回歸結果為負。虛擬變量的獨立項回歸結果同樣為正且顯著,說明加入FTA在截距上也會增強外商直接投資的正效應,而且較內資比這個效應更強,為0.2606。因為國際環境的改善必然會對國際資本流動帶來更大的作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