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經濟期刊瀏覽:次
《吉林金融研究》簡介:
《吉林金融研究》主辦: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周期: 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語種: 中文,開本: 16開,國際刊號:ISSN1009-3109,國內刊號:CN22-1073/F,創刊時間:1980
《吉林金融研究》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公開發行,涵蓋各學科的綜合性優秀學術期刊。刊物始終秉持求真、務實、創新、發展的辦刊原則,以研討學術熱點、追蹤學術前沿、展示學科發展趨勢為旨歸,廣羅各學科研究成果,匯聚眾領域理論精華?餀谀慷鄻、內容全面,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引領性。
《吉林金融研究》辦刊宗旨是宣傳黨的金融方針政策,以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探索金融改革和發展中的應用理論問題,發展金融科研事業。本刊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2014年《吉林金融研究》雜志優秀論文參考:
10 銀行同業業務發展趨勢與監管格局展望——以上市銀行為例 …………………………竇魁; 47-50
11 手機支付在商業銀行的發展及市場定位 …………………………張博;油淑蘭; 51-52+67
12 東北亞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支持探析 …………………………周明月; 53-60+78
13 基于SWOT分析對農信社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研究——以廣東汕尾市為例 …………………………廖原; 61-64
14 以普惠金融的視角探討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路徑選擇——基于吉林省德惠市金融發展現狀………………………… 馮雪丹;蘭亞東; 65-67
15 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以吉林省松原市為例………………………… 李彥東;韓志遠;劉小新; 68-69
16 我國中央銀行會計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問題研究 …………………………孫杰;李曉明; 70-72
17 基于假幣流通特性的反假貨幣網絡構建探究——以吉林省為例………………………… 宋玉山;林曉琳; 73-75
經濟師論文:論當下金融結構與證劵管理的發展模式制度
摘要:不論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興起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證券交易所,開始時都是地方行為,國家沒有設立專門的證券管理機構。這里的證券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自由放任和不規范的市場。
一、面向市場的銀行結構調整
1、調整的背景。
1994年,我國銀行業接受了一個國際準則,即巴賽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所制定的資本充足率標準。這說明我國的銀行業開始走向市場、走向開放。巴賽爾條約要求銀行的核心資本與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4%,其總資產或凈值占其加權風險資產的比例至少為8%。這是一個保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的有效準則,不僅為35個契約國所接受,而且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承認,我國還將該標準正式載入商業銀行法第39條中。按巴賽爾標準,商業銀行必須要按照有風險的企業來進行經營,而不能以空殼銀行通過轉手經營儲蓄者資金來生存。這與空手套白狼的傳統銀行理論不同。按照傳統的銀行理論,銀行是將資金所有者“典當”的資金視為自己的資金貸給需求者,銀行本身并不在經營中投入資金。由此造成了銀行的道德風險(高風險經營)、破產威脅及信用下降,給銀行業的經營帶來了困難,所以,為控制風險,提出資本金標準是一個最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