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彈道學報理工論文發表

所屬分類:工業期刊瀏覽:

彈道學報

彈道學報

關注()
期刊周期:季刊
國內統一刊號:32-1343/TJ
國際標準刊號:1004-499X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兵工學會
上一篇:大連輕工業學院學報工業期刊投稿
下一篇:大連鐵道學院學報鐵道論文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彈道學報》(季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主辦、南京理工大學承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本刊為中國彈道學領域唯一的學術期刊。主要刊載:彈道學領域中起始彈道學、內彈道學、中間彈道學、外彈道學、水下彈道學、終點彈道學、創傷彈道學、實驗彈道學、發射動力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導彈控制系統、彈道系統綜合與分析,以及有關飛行物體運動規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

  學科領域:涵蓋了武器系統從發射到飛行控制,直至命中目標并實施毀傷的全部過程,因此《彈道學報》已成為國內武器研究領域極其重要的學術期刊,是相關研究人員必讀的權威學術期刊之一,在國內及國外交流中都較強的影響力。讀者對象:主要為常規武器及導彈等武器研制領域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高等院校的師生。本刊是美國工程索引(EiPageone)收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彈道學報》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美國Ei數據庫收錄刊。

  彈道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學術論文、實驗研究、綜合評述、學術動態、簡訊

  彈道學報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彈道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彈道學報》本刊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刊登彈道學領域的相關研究論文,作者的稿件必須在彈道學研究的范圍內。

  (2)《彈道學報》編輯部對所有來稿均進行初審,對符合學科要求的稿件發受理通知,辦理相關手續后進入專家審稿程序;對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將通知作者另行處理。

  (3)《彈道學報》本刊只接受作者原創性且首發的稿件,拒絕一稿多投以及以外語形式已發表的稿件。為嚴肅學術紀律,本刊已啟用《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編輯部在對所有來稿進行初審時及審畢稿件在發表前的修改時均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顯示"多來源抄襲",則直接退稿處理。

  (4)本刊嚴格執行三審制,經編輯部初審合格的稿件將送2名相關領域專家盲審,最后由編委根據專家審稿意見進行終審。終審意見為稿件的最終處理意見,不予更改,已退稿的稿件編輯部不再接受作者同一篇稿件修改后的再次投稿。

  (5)本刊是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庫及期刊網的收錄刊源,為了促進作者論文信息的傳播和交流,經審稿后合格的稿件其作者在修改發表前需與編輯部簽署版權轉讓授權書,轉讓部分版權,相關內容見《版權轉讓授權書》,請作者在投稿時仔細閱讀。如果作者有特殊要求請來稿時提出書面說明。

  (6)論文的署名及單位表明作者的成果及作者本人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也是作者文責自負的承諾。多位作者聯合署名時,署名順序應按對論文的貢獻大小排列。第一作者是主要貢獻才和創作者,同時也是論文的直接責任者。為維護署名的嚴肅性,務請作者在投稿時慎重署名,一但投稿,本刊不再接受第一作者更名,其他作者的調整需第一作者文字說明并簽名。

  (7)省(部)級以上政府基金(如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973、博士點基金、國防科技基金等)資助項目產生的研究成果論文,請作者在投稿時務必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及項目編號(如有保密需要,項目編號在論文發表時本刊可不予公開)經審稿合格,編輯部可酌情優先安排予以發表。

  (8)本刊審稿周期自作者網上投稿經編輯部初審合格通知作者確認后,一般4個月左右(因審稿專家的時間不可控,可能存在少數稿件審稿時間較長,見諒)。投稿時請作者務必提供正確無誤的作者信息,特別是聯系方式(電話、E-mail等);期間作者的聯系方式如有變動,作者請務必及時通知編輯部變更相關信息,以便編輯部及時回復稿件處理的進度,作者也可以隨時登錄本刊網站查詢或聯系編輯部詢問。

  (9)按國家新聞出版的有關規定,本刊不接受外文稿件。

  (10)對稿件的詳細約定及稿件內容的要求可參閱《彈道學報》征稿簡則。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炮彈地面密集度性能與射程關系仿真張浩;聞泉;王雨時;張志彪;劉錦春 (56)

  基于自適應窗長的動爆破片短時傅里葉分析侯建強;韓壯志;彭剛 (60)

  復合型含能破片沖擊波起爆特性研究章猛華;阮文俊;寧惠君;董凱;余永剛 (64)

  墊塊結構對PELE橫向效應的影響徐立志;杜忠華;王德勝;溫瑞青;胡云超 (70)

  彈頭觸發引信防雨試驗水柱靶仿真劉鵬;王雨時;聞泉;張志彪

  推薦閱讀: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AP1000核電站地下綜合管廊設計

  核電站在臺灣稱核電廠,是利用核裂變(Nuclear Fission)或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核電站也是人們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離不開的,本文是一篇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AP1000核電站地下綜合管廊設計。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