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于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
摘要: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于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并作了科學解釋,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
關鍵詞:社會主義,政治建設,高工論文發表
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科學社會主義,主張社會主義應該是怎樣的社會時,采取的態度是十分嚴謹的、認真的。他們以畢生的精力對身臨其境的典型的、發達的資本主義,進行了最確切、最縝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建立在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發展的分析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闡明了一系列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般規律和發展趨勢,因而對于非典型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落后的國家和地區也具有指導意義。這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也是社會主義必須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社會出現的新變化
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時期,這既是改革發展的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既存在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正能量,也存在突破道德底線的現象和教條,許多社會陰暗面日益顯現出來,反映出人們不同思想觀念,價值觀點,隨之也對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好的思想能凈化人心,傳遞正面價值,但同時,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刺痛我們內心的事情,隨著網絡媒體迅速發展,網民人數的陡然飆升,這些社會負能量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播開來,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伴隨著近幾十年經濟的騰飛,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我們很真實地感覺到人們心態的變化,如果任由社會負能量成為一種病態蔓延開來,將成為影響社會和諧有序的阻礙,逐漸損壞人們的道德良知,對整個中華民族也是巨大的災難。弘揚正能量,在社會形成廣泛的價值共識,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到理想信念的支撐,奮發有為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是我們社會的心愿。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所在
(一)凝聚社會共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意識形態領域也在不斷進行著交流、交融、交鋒,這是社會發展的常態,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滲透,西方文化的入侵,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增強價值領域的博弈能力,是應對西方滲透的現實要求,也是凝聚精氣神,形成合力,更好發展的關鍵。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社會主義制度作了價值層面的闡釋,在新形勢下,在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時期,黨的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進行了新的探索,深刻挖掘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提出了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價值共識。國家要發展,要進步,離不開主流思想的引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建精神家園,才能使社會更和諧有序,發展進步。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是黨和政府的歷史任務。要實現這樣的奮斗目標,就需要發揮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不斷贏取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如今,挑戰與機遇并存,文化作為競爭的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凸顯其戰略地位。要在現階段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必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改善社會環境,形成良好的社會文明風尚,不斷錘煉和塑造崇高的民族品格,增強人們應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只有在全黨全社會形成廣泛的思想基礎和紐帶,才能帶動人民自覺為國家發展做貢獻,更好應對挑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三)有助于解決社會問題
“價值觀的無序和道德的腐敗導致社會生活動蕩不安,合法的秩序化環境難以形成。”[1]社會需要和諧有序的環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隨著黨中央防腐倡廉活動的深入推進,黨員,領導干部中的特權之風得到一定的整治,一方面是由于黨的建設的加強,另一方面與社會大力倡導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密不可分,反對特權,倡導社會平等、公正有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在廣泛的社會領域,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個人主義價值觀,問題突出,新時期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培育和踐行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理念,消除一些不健康的觀念,有助于人們形成合力和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共同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小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和人民在社會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探索出來的理論,同時它更是一種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實踐的產物,必須捕捉時代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并加以概括和總結,以回應時代的呼聲,滿足實踐的要求。”[2]在社會物質生產過程中,那些合乎規律,有助于人民進步的思想、觀念、意識得到不斷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順應社會發展得出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價值觀,而隨著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經濟社會建設等各項社會活動,也離不開價值觀的保障,可以說社會主義價值觀成為新時期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參考文獻:
[1]蘇瑞瑩 馬擁軍.從執政黨建設的視角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求實,2012,(10).
[2]鄧海英.論“三個倡導”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2013,(0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