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管理學論文正確認識政治管理體制的意義及影響

發布時間:2015-04-0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職能是保護言論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權,保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保護人們組織和充份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機會。民主國家定期舉行全體公民參與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民主國家的選舉不會成為獨裁者或單一政黨的門面裝飾

  摘要: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職能是保護言論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權,保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保護人們組織和充份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機會。民主國家定期舉行全體公民參與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民主國家的選舉不會成為獨裁者或單一政黨的門面裝飾,而是爭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確保全體公民獲得平等的法律保護,其權利受到司法體制的保護。民主體制多種多樣,反映著每個國家各自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特點。決定民主體制的是其基本原則,而不是某種特定形式。在民主國家,公民不僅享有權利,而且負有參與政治體制的責任,而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也正是通過這一體制得到保護。論文發表:《貴陽市委黨校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貴陽市委黨校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貴陽市委黨校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貴陽市委黨校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國家認識到,達成共識需要妥協,而且時常無法達成共識。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話說:"不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暴力,是妨礙真正民主精神發展的障礙。"

  關鍵詞:民主,政治制度,論文發表

  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盡管世界各民主政體間存在細微差異,但民主政府有著區別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則和運作方式。民主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通過他們自由選出的代表——行使權力和公民責任的政府。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民主是以多數決定、同時尊重個人與少數人的權利為原則。所有民主國家都在尊重多數人意愿的同時,極力保護個人與少數群體的基本權利。民主國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政府權力分散到地區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須最大程度地對人民敞開和對他們的要求做出反應。

  簡而言之,一個總體上落后的社會,要趕上世界先進與發達的社會,實現現代化,首先,必須建立與不斷完善民主制度,并走工業化道路。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所經歷的道路不盡相同,但是,仍有規律可循。

  一、 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近代文化與文明發展的主流趨勢

  人類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分別經歷了分別以神權—王權—人權文化為中心的歷史時代。

  神權時代與神文化:人們相信上帝與神創造世界,主宰一切。一切文化都以神為中心。

  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了人的思想解放和宣揚人性。

  王權時代與專制文化:由國王或皇帝以武力征服與統治廣大人民,實行專制主義與制度,

  以王權為中心,人民沒有任何權利。法律由國王制訂,用以維護王權與官僚制度。1215年(即中國南宋朝時期) 英國大憲章運動,人民運動開始以強制的方式限制王權,并實行議會民主。

  人權時代與民主文化:強調人生而平等,并享有各項自由與權利。法律由人民制訂,并

  體現人民的意志與維護人權。自由市經濟是民權在經濟上的體現,并要求用法律保障其公正、平等和正常秩序。

  1776年(即中國清乾隆朝時期)美國獨立宣言和民選民主政府的建立,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和法蘭西共和國的建立,標志著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民主人權的新時代。二次大戰后,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和一系列民主共和國的建立,標志著民主政治已經成為近代人類社會的主流趨勢。

  二、 民主政治的內涵及其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民主政治的內涵

  民主政治的主要內涵是中國民本主義、仁政;與世界公認的天賦人權、生來具有;它包含言論自由、出版、集會、結社、通信、信仰、工作、罷工、游行示威、居住遷移、財產權、選舉權或被選權、人身自由與權利不受侵犯。法律由人民制訂,體現人民的意志,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為保護人民權利,人民有權選舉或被選入議會與政府,并可隨時罷免不稱職者。

  民選政府與議會的基本職責是保障人權、社會公正、社會福利、社會安全與社會發展等。

  媒體開放,輿論監督。

  司法獨立,依法治國。

  2、民主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民主政治重視與保障人的自由與權利,必然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民主政治是解放生產力的鑰匙。

  3、民主潮流不可阻擋

  18世紀以來,民主潮流由北美、西歐,遍及全世界。王權專制紛紛落馬,許多新興國家走上民主改革之路。政治民主化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國民經濟發展,出現了一批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

  19世紀西歐的社會主義思潮中有極端主義成分,例如,主張“消滅私有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壟斷一切和計劃經濟。實踐證明行不通,理論上也是錯誤的,沒有成功的先例。對此,世界付出了億萬人民死亡的高昂代價,所得結果是普遍貧困、饑餓、物質短缺與長期無休止的社會與國際對抗,甚至戰爭,或毀滅人類社會。全世界都應當吸取教訓。

  民主國家的工人階級享有很多權利和福利,說明采用民主與和平的方式可以解決勞工問題。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也只能通過民主、和平與發展生產力的途徑解決。

  而任何形式的專制主義都是違反民主政治的,都是反潮流的落后思潮,應當批判和改革。

  三、 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的基本經驗

  人所共知,資本、技術、人才、資源、市場、管理、法律等,這是工業化的基本條件。

  任何國家若能滿足上述條件的都可能成為發達國家,這主要取決于其內部的社會制度,

  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發展。民主、自由與市場經濟是社會生產力解放與發展的關鍵與基礎。西歐各國、美國早在二百多年前,最先實行民主制度,保障人的自由、權利與平等。因此,社會生產力獲得充分解放,成為世界上最發達地區。其基本經驗如下:

  1、政治民主制度是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現代經濟的基本社會條件

  人類社會的歷史證明,經濟發展必須以民主制度和解放生產力為基礎,一切發達國家與

  發達地區的實踐經驗證明了這點。任何個人也沒有理由拒絕與阻擋民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不識時務地甘愿作歷史罪人。

  2、正確處理財產所有制問題

  全盤國有化、國家壟斷一切與“消滅私有制”是極端主義的社會思潮,實踐證明是錯誤的,理論上也有嚴重缺陷與自相矛盾。歷史宣告:此路不通!只有實行多種所有制和依法保護公、私財產,是歷史的必然,不能倒退與混亂。社會穩定只能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礎上。

  3、合理的分配與工資制度:按勞分配與合理積累

  4、完善就業與勞動制度

  5、建立社會保障與救助制度、勞動安全、保護與醫療制度

  6、精簡國家結構與管理制度:根本改革方向是國家管理社會化,而不是官僚化。

  7、合理的財政與稅收制度:貫徹“小政府大社會”的精兵簡政原則,降低浪費與非生產性消耗,減少稅收,提高稅款利用效率與加強審計監督。

  8、完善市場結構與管理制度

  9、司法制度的公正與完善:根本改革方向是民主化,司法獨立與全社會的監督。

  10、社會輿論公開、媒體開放與廣泛的社會監督制度。

  這就是發達國家成功的基本經驗與勝利的“秘密武器”。任何國家都可以學習借鑒。

  四、 新型工業國家的基本經驗

  日本及各新興工業國家,學習西方成功經驗,改革政治與社會,推行民主制度與嚴格法制,取得實效,改變了整個社會面貌。

  五、 中國工業化的歷史經驗與改革

  中國的工業化走過了曲折、艱苦、復雜的沉重道路。大致如下:

  1、滿清末年(1840-1910):鴉片戰爭和列強入侵后的洋務運動和民族工業。由于君主官僚專制主義與政治腐敗,發展十分緩慢。

  2、民國初期(1911-1949):內戰、混亂與日本入侵,缺乏發展條件而停滯。

  3、毛澤東執政(1949-1976):一邊倒學習蘇聯,走俄國人的路。按馬克思主義“消滅私有制”,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全盤國有化、國家壟斷一切和計劃經濟。但發展低效益,長期普遍貧困、物質短缺與饑餓,代價沉重,有目共睹。蘇聯解體與東歐轉軌,說明世界人民普遍要求拋棄舊制度和極端主義,這不僅是哪個人的過錯,而是基本理論、實踐與制度的嚴重缺陷與落后。

  4、改革開放(1978-):學習西方經濟管理方法,吸收外資,允許私人企業發展等。經濟發展提速,溫飽問題好轉。但由于政治改革滯后,腐敗現象與兩極分化嚴重,社會問題仍然很多。

  六、 現實的差距與問題

  1、中國古代曾對人類文明有很大貢獻,直到宋朝以前,制造業總產值曾占世界總產值的30%以上。而到現代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則縮小到占世界總產值的2.35%,在世界的地位大大縮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數千年的皇權專制制度嚴重束縛了生產的發展,被后來者,僅200多年的民主制度遠遠拋在后面;

  2、二次大戰后,世界經濟又進入了高速增長期,許多國家都可以長期高速度發展,經濟翻幾翻。當前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4萬美元,幾個華人地區人均GDP也達1-2萬多美元/人·年。中國大陸人均GDP雖也有增長,2000年為863美元/人·年,仍然與先進國家與地區差距較大。實際上任何國家只要社會制度符合生產力發展,都會成為發達國家。從80-90年代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每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約1000美元/人·年以上;

  3、近年來,中國外貿進出口雖然大幅增加,這中間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占50%以上。其余出口產品中大多屬勞動密集型產品:紡織、服裝、鞋類、玩具、五金等類,技術含量低。說明國民經濟發展仍然是低層次、低水平的;

  4、近代世界先進科技,沒有多少是中國大陸人發明創造的。為什么近代落后?中國人常以古代四大發明而自豪。但眾所周知,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兩千多項,全人類至今受益匪淺。這就是社會制度對生產力解放程度的巨大差別。

  5、社會財富兩極分化擴大,大多數人仍然貧困,沒有多少私人財產,工資收入雖然上漲,但物價上漲十倍以上,多數人生活水平改善不大。醫療、教育、住房被成為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同時,城鄉差距擴大,由2.78:1擴大的為2.90:1以上;有的企業高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高于普通職工的100倍,年薪高達百萬元以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