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0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各項措施的施行,會有一些問題出現影響措施的有效性,如指標等分配的公平性問題,稀土產業是否能獲得定價權的回歸等,并且在國際上中國也將面臨著一些挑戰。 1 稀土賤賣背景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的稀土資源儲量,而且單一高純稀
摘要:隨著各項措施的施行,會有一些問題出現影響措施的有效性,如指標等分配的公平性問題,稀土產業是否能獲得定價權的回歸等,并且在國際上中國也將面臨著一些挑戰。
1 稀土賤賣背景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的稀土資源儲量,而且單一高純稀土產量已占據全球90%的份額。即使這樣,長期以來我國寶貴的稀土資源卻是以相當低的價格賣出。1990—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平均價格卻跌至1990年時的一半。全國稀土行業面臨無利的艱難困境,自然資源嚴重流失。
為了使我國寶貴的稀土資源走出賤賣的怪圈,以合理的價格賣出,奪回我國稀土資源的國際定價權,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近幾年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變這樣的局面。
2 稀土產業現狀
2.1 微觀——企業在行動
中國的南方、北方、西部的稀土種類差異較大,各地區都有相關的大型龍頭企業。這里就以包鋼稀土集團為例來說明。選擇它的原因是筆者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學稀土調研小組于2010年3月赴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進行了實地調查。
在調查之前,小組對課題做出的假設是稀土的價格很低,稀土賤賣是個不爭的事實,小組調查的目的是低價的原因和嚴重程度。但通過走訪相關業內部門,發現小組的基本假設與現實有些脫離,事實是,在2010年年初稀土賤賣的情況正在逐步改善,包頭稀土行業整合、稀土資源收儲正在進行。
早在2008年12月,包鋼稀土集團聯合部分子公司及與包頭稀土資源有關的冶煉分離及稀土應用企業、內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貿公司),以解決稀土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奪回稀土定價權。
據了解,在國貿公司成立之后,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區的稀土原礦石由包鋼稀土國貿公司完全控制,從而從源頭上控制了包頭市稀土資源。然后,國貿公司根據各稀土冶煉廠的生產產品特點、生產技術水平等因素來配發給各個國有或私營的稀土廠一定的稀土金礦配額,得到配額的各廠商對其進行初級加工。值得一提的是,國貿公司一般通過收回一定比例的加工產品(即加工廠可留下一定比例的稀土初級產品作為加工費)或者直接支付加工費的方式對初級產品仍進行控制,在這其中,只有一部分產品作為加工提成留在了稀土廠,剩下的又統一回到國貿公司,由其進行統一銷售與定價。這樣,通過在源頭上控制稀土原礦石以及一定程度地控制銷售起到了控制市場供給、解決稀土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的作用。
2.2 宏觀——國家在行動
首先在生產源頭方面,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嚴厲的措施。
第一,國土資源部下達了硬性開采總量指標以控制稀土的生產總量。
從2006年開始連續4年對全國稀土礦開采企業下達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2007年國家就下令國土資源部從限制稀土生產8萬噸,小于世界需求量10萬噸;2008年年初下達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采總量控制指標87620噸,其中輕稀土78500噸、中重稀土9120噸;2009年全國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擬定為82320噸(REO);2010年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9200噸?梢钥闯鲞@4年指標都保持為8萬~9萬噸,相比之前每年我國遠超10萬噸的總產量,供給量可以得到控制。
第二,國家有關部門開始控制、提升稀土行業準入門檻。
2010年3月,國土資源部依據礦產資源規劃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勘察開采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要求決定在2011年6月30日前,原則上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察、開采登記申請;2010年5月,工信部公開征集稀土行業準入條件,下達《關于公開征集稀土行業準入條件意見的通知》。提升行業準入條件勢在必行。
第三,全國上下開始了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整治專項行動。
2010年5月20日,國土資源部召開了全國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視頻會議。會議決定在2010年6~11月開展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這次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將實行全面打擊無證勘察開采行為,深入清查勘察工作完成情況,嚴厲打擊開采礦種與采礦許可證不符的行為等10項措施。這些措施的施行將對規范行業秩序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次,在行業結構方面,國家鼓勵對稀土行業資源整合,以逐步形成一定的壟斷勢力。
一方面,企業在稀土行業資源整合政策的推動下,逐步實現企業的合并,合并之后的企業將很大程度上壟斷控制當地的稀土資源開發。
2010年6月初,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已選定幾家國有骨干企業對我國稀土資源進行整合,防止過度開采,以及解決生態保護、過度浪費等問題,但稀土開采權將限定國企,民企僅能參股參與。目前,包鋼稀土基本控制了北方輕稀土,而南方稀土企業的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等實力雄厚的企業也將對行業進行進一步的整合。
另一方面,整合形成的企業不僅會控制稀土礦資源而且在銷售模式上很有可能采取統一銷售、統一定價模式。由分散零售的形式逐步轉變為由專門公司統一銷售。雖然該法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實行,但是國貿公司的先行嘗試說明一定程度的對要素的壟斷對解決稀土銷售市場上的秩序混亂以及之前的買方市場問題而言,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有效方案。
再次,國家計劃展開對稀土資源的戰略收儲。
日前,國土資源部組織召開了國家礦產地戰略儲備專家研討會,會議表示我國即將推出礦產地的戰略儲備研究實施工作,首批礦產地儲備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
最后,在對外貿易數量限制措施方面,商務部對稀土的出口配額進行了相應控制,同時對獲得配額的企業資格制定了嚴格的審查標準。
2008年總計配額為34156噸;2009年公布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為15043噸,第二批為10160噸,補充下達1990噸,總計為27193噸,較2008年下降了20.39%;2010年出口配額共為24280噸,較2009年下降了10.71%,較2008年下降了28.91%。從圖1可以看出近年來配額的分配對比情況。
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稀土的價格得到了控制。圖2是以碳酸稀土為例繪制的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2007年前后是稀土價格的一個拐點。
3 措施帶來的影響
3.1 解決的問題
(1)我國稀土的價格將會提升首先,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國的稀土價格之所以賣的是土價錢,根本原因是該產品市場上供給遠遠大于需求。微觀經濟學中,供求關系是決定價格的根本因素。下面以圖3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而言,在沒有整頓之前,認為當時的國際稀土市場(對每一類稀土產品細分)是完全競爭市場,滿足市場上有很多的買者和賣者,產品同質,信息完全,并且這里假定可以自由進出入該行業。實際上,該市場中很多的生產商在中國。對于完全競爭市場而言,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廠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市場里每一個企業都無法左右價格,只能被動地接受。那么,此時行業秩序混亂,各廠商競相采礦,市場供給由S0增加到S1水平時,假定市場需求不變(稀土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是很小的),供給曲線右移,可以看到,市場均衡點由E0移動到了E1,價格由P0變成了小于其的P1,每個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由d0下移到d1,從而市場的價格水平下降,廠商被動接受此價格。
當國土資源部通過下達根據需求量確定的硬性開采生產指標將稀土的年開采量進行合理的限制時,源頭上控制了總的供給量,這里假設在沒有形成不完全競爭市場之前(現狀只是改善,在未來構想形成壟斷市場),仍為完全競爭市場,這樣市場供給減少,S0左移至S2,均衡點由E0移至E2,市場價格水平由P0升至P2,廠商需求曲線向上平移至d2。
其次,提高行業準入條件,對行業無序的整治,整合稀土行業資源等措施將在未來逐步構造一定程度的壟斷局面,對價格提升產生積極作用。在這以前,我國的稀土加工企業數量多,各自獨立,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產品本身沒有差異化的性質,形成了典型的買方市場,導致各個企業為了更高的銷售額競相壓價,這也是稀土產品價格低的一個主要原因,F在,通過提高進入門檻,規范國內的行業秩序等措施,可以淘汰低效率、浪費資源的企業,另外行業整合也會大大減少企業的數量,從而實現一個良性競爭局面,走出價格之戰的怪圈。
最后,行業整合和國內正在試點的統一銷售、收儲資源模式,對形成壟斷、提高稀土的定價將會有顯著的效果。行業整合形成的大企業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資源,形成對資源的壟斷,從而可以實現統一定價。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壟斷都是低效率的,壟斷在沒有濫用市場勢力的前提下,將寶貴的稀土資源價格控制在其沒有被低估的價格水平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這是一項直接而有效的措施。
后兩項措施主要目的是改變市場性質,提高壟斷程度。因為有壟斷因素的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需求曲線是向
右下方傾斜的(如圖4所示),廠商可以通過控制銷量來控制價格。
(2) 我國稀土的國際定價權會有一定的回歸在采取相關措施之前,我國的稀土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是買方市場,國外的進口商任意壓低價格,我們有著豐富的資源,卻沒有價格的話語權。一方面,通過上面的分析,稀土的價格在整個全球市場上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針對國際市場,我國商務部逐年減少對一般貿易稀土的出口配額,對出口數量進行嚴格限制。雙管齊下,外國進口商的買方市場便被攻破,定價權有回歸的可能。但是,我們不得不注意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前幾年,像日韓等國已從中國利用低價購置了大量的稀土礦產進行儲備,所以在中國控價、對外控制出口構造壟斷局面以奪回定價權時,這些國家早已有了一定量的儲備,這樣我們想要通過形成一定的壟斷奪回話語權的初衷在長期內是否能完全實現仍然有待商榷。
(3) 我國稀土行業的生產效率將會得到大幅提高,利潤空間加大如上所論,在國家下放了采礦權之后,稀有金屬礦和煤礦一樣陷入了開采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致使我國的大量戰略稀有金屬資源被破壞和賤賣。那么通過上述整治行動、提高行業準入條件、改變現行的管理制度等措施會淘汰那些低效率、高耗能的企業,保留那些生產條件先進、生產技術領先、資金雄厚的企業并進行企業的并購,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以及資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同時,企業間的并購會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在價格提升、成本可能降低時,利潤空間可以加大。
(4)環境將會得到改善加工生產礦產品帶來的環境污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小企業加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對環境的污染很嚴重,而且一些企業為節約成本也不惜犧牲環境。那么,通過整治和出臺各項新的硬性環;蚍黔h保標準,將破壞環境的企業阻擋在門外,同時對保留的企業更嚴格地監管無疑會對環境改善有促進作用。
(5)我國的稀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將會得到保證對稀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正在醞釀和試點的稀土收儲政策。收儲稀土資源不僅有助于控制資源奪回定價權,更重要的是這是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珍惜,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生產要素是鉆石體系的四個基本要素之一,所以對稀土資源這一自然資源的控制,也是從長遠上有助于獲得該產業國家競爭優勢的戰略。
3.2 面臨的挑戰
(1)各種指標發放能否實現其初衷這里的指標主要指的是兩種指標:開采總量指標和出口配額指標。
就開采總量的指標而言,其分配是逐級分解,最后發向各個地方的礦山。那么如何保證指標的分配是公正的呢?各個企業或地方會不會為得到指標而產生尋租行為呢?而且非法采礦的問題應該如何杜絕呢?細致透明的制度是解決問題的核心。各級涉及此的政府可制定指標分配的定量與定性的科學的依據,同時應使整個分配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的監督。
就出口配額的分配,會有出口配額的非法“爆炒”現象。沒有得到配額的企業會不會想方設法地去購買配額或者得到配額的企業會不會通過一定的途徑出售配額贏利呢?如果發生,那么商務部為分配配額而制定的標準就等同于一紙空文,行業秩序不會得到保證,出口產品的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那么,一套完善的監督和處理機制就顯得很有必要。在發放配額后需要對各得到配額的企業進行監督,對違反規定的企業和個人要有相應的可以威懾的措施。
(2)定價權是否能長久地掌握在我國手中,我國是否能具有稀土產業的競爭優勢雖然現在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稀土賤賣的局面得到改善,在將來會形成所設想的壟斷局面,我國的稀土產業能否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來維護自身利益仍然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首先,不妨假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實現了稀土資源的行業整合、戰略收儲,又由于我國的稀土資源占世界的比重較大,短時期內假定不會出現其他的競爭者,世界稀土市場變成了我國控制的壟斷市場。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得到多少利潤呢?以下進行數學推導:假定生產成本為零,壟斷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為P=a-b×Q。
則利潤等于收益TR=(a-b×Q)×Q,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C=0時,MC=MR=0。
那么為了奪回定價權,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
在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中也提到,一國某產業的生產要素狀況是決定其競爭優勢的一個基本因素,但是生產要素分為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疽厥侵溉缱匀毁Y源一類的一國先天擁有的要素;高級要素是指如高新技術、人力資源等長期投資和培育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然而,對于獲得國家競爭優勢,高級要素更為重要。高級要素是企業競爭力在未來持續可靠發展的源泉。如果我們能提高稀土加工企業的生產水平,加大技術投資,提高創新能力,更多地生產深加工產品而不是初級產品,那么整個行業的競爭優勢將會更大。
(3)由此可能引起國際爭端
中國對稀土行業的重拳出擊必然會在國際上產生波動。而一些事實也逐步隱現,我國將面臨國際上的一些挑戰。
第一,在WTO的2010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審議報告中的貿易政策的部分的開頭介紹第一點時就提到“然而,政府仍然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關稅或非關稅措施、出口限制)來為資源的分配提供指導”。第六點針對中國采取一些出口限制措施,它提到“然而,這些期望達到其目標的出口限制措施的有效性有待確認”。第二,WTO的2010年年度報告就是關于自然資源的專題報告。當然,對于后者,我們并不能對號入座,但是及時地了解其動向并且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是有必要的。第三,針對中國的各項行動收緊稀土出口同時提高稀土價格,美國等國很可能會采取行動,比如向WTO提起訴訟。美國早已停止了國內稀土礦的開采,而且稀土應用如此廣泛,涉及很多行業的發展,中國突然收緊稀土的出口,提高產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會引起不小的波動。從之前中國對外貿易的很多爭端案例中,不難判斷出其發生的可能性。
4 結 論
奪回我國稀土的定價權需要走一條長期而艱巨的路,F階段,我國已采取了種種措施以期得到定價權的回歸,首先在生產方面下達開采總量的指標,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其次整合稀土行業資源,對稀土進行戰略收儲,嚴格限制出口數量。這樣,我國稀土價格將會提升,國際定價權也會有一定的回歸,而且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會得到提高,同時環?梢詫崿F,最終保障稀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