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6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在我國通常會將混凝土結構厚度高于1m規定為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所承受的荷載力是非常大的,對結構性能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大型設備基
摘 要:在我國通常會將混凝土結構厚度高于1m規定為“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所承受的荷載力是非常大的,對結構性能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大型設備基礎、高層建筑基礎底板。通常會規定混凝土澆筑不可以有縫隙的存在。在混凝土澆筑初期,會遭受水泥水化熱的影響,形成較大的溫度應力,這時容易有溫度裂縫的形成。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措施
一、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一)泌水現象
因混凝土分層分段澆筑,會造成混凝土上下層之間隔離的時間比較久,每一個分層中間會有泌水層的形成,將會削弱混凝土層間的粘結力。
(二)干燥收縮裂縫
在混凝土硬化之后,混凝土內部的游離水會從外向內慢慢蒸發掉,造成混凝土出現干燥收縮。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影響下,混凝土收縮變形造成的收縮應力會比抗拉強度高出很多。為此,就會有混凝土從外向內的干燥收縮裂縫形成,嚴重的影響著建筑結構的承載性能及耐久性。
(三)溫度裂縫
水泥水化中形成很多的熱量,假設未采取降溫措施或者在澆筑的時候溫度太高的話,混凝土內部溫度就會非常高;炷羶炔康淖罡邷囟却笾庐a生于澆筑之后的3—5d,主要由于在混凝土內部及外表的散熱客觀狀況不同。為此,混凝土中心溫度較高,表面溫度較低,就會有溫度梯度的產生,導致溫度變形及溫度應力,在溫度應力高于混凝土抗拉強度的情況下,就會有裂縫的形成。
(四)施工冷縫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中混凝土澆筑量非常大,在進行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過程當中,如果在分層澆筑的過程中未對之前的混凝土初凝情況進行科學管理,碰上停水電或者惡劣的氣候的話,將會造成混凝土由于未能進行連續性澆筑產生冷縫。
二、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有效措施
從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分析,可以采取混凝土升溫管理、內外溫差縮小、減小收縮等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針對本人正在建設的工程實例進行研究分析,本工程歐亞經濟論壇三期酒店工程位于西安市東北郊浐灞生態區,浐、灞河交匯處,西臨浐河,東接灞河,距市中心9公里,北二環延伸線北側和三環西側。該位置原為浐河河床,在此填島作為建筑用地。場地北側為擋水壩,東邊為灞河河堤,西邊為浐河河提,南側為現凱賓斯基酒店一、二期工程。該工程建設用地面積30 239m2,總建筑面積61 093m2(地下部分15 000m2,地上部分46 093m2);其中酒店主塔樓地下室2層,基礎為筏板基礎,面積為2 250m2, 底板厚度700mm,核心筒部位厚度2 500mm,基礎底板混凝土標號為C45、S8, 基礎底板混凝土澆搗的施工時間為:2013年11月底。施工工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原材料問題
(1)水泥:選用冀東牌低水化熱的PO42.5R級普通硅酸鹽水泥,能夠有效的縮減混凝土的水化熱,提升抗裂性能。
(2)粗骨料:采用線膨脹系數較小的石灰巖質碎石,粒徑控制在5-30㎜之間,含泥量小于1%。
(3)細骨料選擇使用不包含有機質的中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5,含泥量需低于2.5%。
(4)攪拌使用水需要選用自來水,針對大體積混凝土局部用水,可以先用冰塊對其進行降溫處理,之后使用在混凝土當中,以達到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的顯著效果。
(5)摻合料:在確保不縮減混凝土強度的基礎上,可以減少水泥的具體使用數量,以此能夠很好的預防水化熱情況的發生。與此同時,針對大體積混凝土降溫、裂縫收縮度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二)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措施
1.施工準備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之前,則需要與該地區的氣象臺多加聯系,將最近時期的氣象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期間所處的氣候比較有利。根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要求,大體積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以下,且不宜低于5℃。本地區現階段日間平均溫度處于10℃~20℃左右,夜間平均溫度處于8℃,有利于混凝土的澆筑。
2.測溫制度
(1)砼拌制過程應對使用的砂、石、水泥、粉煤灰、水等要進行溫度測量,并做好記錄,每班要對出罐溫度進行測量,商品砼由砼攪拌站現場質檢員檢測砼出罐車和入模溫度。
(2)澆筑養護過程測溫,澆筑后6小時開始24小時連續測溫,前三天溫升階段2小時測一次,降溫開始后可4小時測一次,14天后改為8小時測一次,每次測溫同時測定大氣溫度并真實填寫測溫記錄表。
3.根據測溫來控制砼內外溫差和砼表面與大氣的溫差
(1)控制砼的入模溫度:在澆筑砼時兩小時檢查砼入模溫度如發現與原控制溫度出現較大的波動時要測量砼集料溫度,找出造成波動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使入模溫度在原控制范圍(主要措施是調整拌合水的溫度);(2)監測砼內部(中心與表面下50mm處)溫差:不能超過25℃;(3)注意砼表面(表面以下50㎜處)與大氣(混凝土表面外50㎜處)的溫差:不能超過25℃;(4)混凝土降溫速度不大于1.5℃/h;(5)撤除保溫層時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大于25℃;(6)要注意防止砼表面溫度和大氣溫度之差過大,另外在灑水養護時水溫和砼表面溫度不宜相差過大。
4.做好砼底板澆筑和養護期間的砼內外溫度的測量和保溫
大體積砼為防止由于內部溫差超過25℃而發生裂縫,必須監測砼內部的溫度,及時采取不同的保溫措施,控制砼內部溫差不超過25℃,這是大體積砼施工的重要環節,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認真監測做好記錄。
(1)采用溫度計監測砼內部溫度。
(2)測溫孔的布置:平面點位控制測量,布孔原則為邊中、偏中、上中下。每個平面測點埋設上、下二根或上、中、下三根測溫線,各測點平面距離〈 8 m。
(3)四角點設:上、下兩根溫度計,其他點設上、中、下三根。
(4)上下表面測點距底板頂、底面100mm,中點設在板厚的中間。
(5)每點的溫度計用塑料管套好,上下口密封嚴實,預先固定在底板鋼筋上,以保護 溫度計不被破壞。
(6)測點的布置:
表面溫度測點,測點距上表面100㎜;
中間溫度測點,測點距上表面1500mm;
底面溫度測點,測點距下表面100㎜。
將所有測溫孔進行編號,以便進行砼內部不同深度、表面溫度的測量。由經過培訓、責任心強的專人進行定時測量并做好記錄,這是作為對砼施工質量的控制依據。在測溫過程中,當發現內部溫度差超過25℃應及時加強保溫,防止砼產生溫差應力和裂縫。
三、混凝土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的管理
在混凝土拌料過程當中,對混凝土出機溫度形成影響的常見因素有:砂、石和水的溫度。在混凝土施工作業當中,因溫度比較高,則要求混凝土攪拌站在沙石堆塔設置有關遮陽設施,避免陽光對混凝土形成的強烈照射;同時,在使用混凝土之前運用冷水對骨料進行澆筑,且要求使用冰塊來降低水的溫度。
(一)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在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后要及時的對其進行澆筑,當混凝土在喪失流動性以后再進行澆筑就會存在很大的難度。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混凝土入模溫度通常需要掌控在<15℃,夏季施工作業的時候≤25℃。對低溫或者負溫下的混凝土結構澆筑的過程中,混凝土入模溫度通常應≥10℃,預應力橋梁混凝土入模溫度≤30℃。而對于一般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澆筑的時候,混凝土輸送到澆筑地方的時候溫度≤35℃(夏季施工≤30℃),溫度最低不可以低于10℃.
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過程中,分層溫度一般為2O~3Ocm,承臺混凝土澆筑一定要在第一層的澆筑完成之后再開始下一層的澆筑工作。在澆筑大體積混凝土作業的過程當中,需要在全梁區域當中的分層進行連續性的混凝土澆筑。承臺混凝土平面面積比較大的時候,需運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持續性的澆筑。待混凝土澆筑出現停止的時候,其停止時間需依據環境的溫度、水泥功能、水灰比和添加劑種類等具體狀況來進行相關實驗。在允許停止時間超出有關規定的情況下,需要遵循澆筑中斷問題進行處理,與此同時留出施工縫,做出詳細記錄。施工縫平面及結構軸線要相互垂直,施工縫部位要埋入一定量的鋼筋、石片等的同時,保證其體積達到上一層混凝土的一半左右。
混凝土施工澆筑上層的過程中,上一層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應≥1.2MPa;同時,將混凝土外表的水泥砂漿薄膜、松動石子或松動混凝土層消除掉,把所有的雜物清理徹底;炷两雍厦嬖炷翜囟瓤刂圃>2oC,其粗骨料通常要比新澆筑混凝土縮減10%,而后再接著對新層混凝土進行澆筑。
在使用泵送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需要及時清除澆筑表層的浮漿,同時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開展混凝土表層的提漿、壓實、抹光工作。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終凝之前進行二次壓抹,避免混凝土外表有收縮的情況發生;炷翝仓鳂I當中,混凝土拌合物實測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差的允許偏差一定要與下面的規定相吻合:當坍落度≤40mm時,允許偏差為±10mm;當坍落度為50~90mm時,允許偏差為±20mm;當坍落度≥100mm時,允許偏差為±30mm.
(二)混凝土養護
其一,養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的關鍵性工作,養護的目的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及降溫速度,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和防止有害裂縫的產生。其二,應根據氣候條件采取控溫措施,并按需要測定澆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度,將溫度控制在涉及要求的范圍以內。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溫差應控制在25℃的范圍內。保溫是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不至過快散失,減小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梯度,防止產生表面裂縫,亦可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潛力和材料的松弛性。使混凝土的平均總溫差所產生的拉應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防止產生貫穿裂縫。其三,保溫的作用是保證在混凝土強度發展階段,潮濕的條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脫水而產生干縮裂縫,亦可使水泥的水化順利進行,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其四,對大體積混凝土面,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應立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對混凝土進行保濕養護,以防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干縮裂縫。根據溫度情況可在塑料薄膜上覆蓋麻袋片,進行保溫養護。其五,對于大體積砼來說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15天。
四、結語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當中,要確;炷潦┕べ|量,則要對原材料、施工配合比進行改進優化,選用有效的混凝土澆筑方案,做好混凝土養護及測溫等技術方法開展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避免溫度裂縫、施工裂縫等問題的產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
參考文獻:
[1]建筑建筑手冊編寫組。建筑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2]樓田山,黃 雄。淺析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4(4):51-5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