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02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要讓優秀的影片伴隨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三個結合,即:堅持電影課教學模式與政治課的章節知識點相結合;堅持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思考、討論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后社會實踐相結合。 引言 很多高校將電影作為最有開發價
論文摘要:要讓優秀的影片伴隨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三個結合”,即:堅持電影課教學模式與政治課的章節知識點相結合;堅持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思考、討論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后社會實踐相結合。
引言
很多高校將電影作為最有開發價值的資源引進教育,電影課就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形式。優秀的電影資源也逐漸被引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課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積極創新多種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通過廣泛搜集社會熱點問題的多媒體素材來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教學內容和空間。同時,也根據教學的內容將一些優秀的影片和視頻片段引入課堂,通過更為直觀的影像效果和視覺沖擊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一些熱點、難點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啟發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性,不斷升華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終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真正發揮電影課的價值,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性。隨著電影課在高校的日益推廣和普及,“如何上好電影課”以真正發揮電影課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電影課在實際教學中的弊端分析
電影課作為一門嶄新的課程引入大學的政治課堂,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理想中的電影課程的教學方法應該是豐富、多樣、富含教學藝術并深受同學喜愛的,然而,現實中的電影課教學情況卻不容樂觀。在現行的普通高校電影課堂上,電影課程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千篇一律,一般都是先講授一些與本節課所放映的影片相關的知識或影片的大致內容,然后進行影片的放映,由于影片時間長而課堂的時間有限,基本是影片結束的時候,也到了下課的時間,來不及對影片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嚴重剝奪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們沒有機會與老師、同學們討論影片的相關知識,交流看法和感想,也沒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們只能被動地接收來自于教師和影片的信息,這樣不但不能調動學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同時,這種“滿堂灌”式的電影課教學,使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和學習效果的反映,因此無法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所要傳授的知識點,不能夠充分發揮電影課在教學中的優勢,也無法增強政治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效性。
二、電影對章節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創新
電影對章節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電影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既有時間欣賞電影,又有足夠的時間去談論電影、評議電影。將電影課的價值真正體現在豐富學生生活、豐富教育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上,而不是在觀片的形式和數量上。一堂好課在教學過程中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善于合作,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在課后能讓學生“意猶未盡”,有進一步深入探尋的渴望。電影對章節教學模式就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
(一)課前的準備:影片的挑選
教師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書本知識點和章節的內容以及大學生自身的特點,選擇那些能給大學生以知識、引導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的富有教育作用的電影。“不要讓學生看所有的電影,要所有的學生看最好的電影”。政治課堂中選取的影片,既要重視學生的人格完善、情感的發展教育,又要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重視促進學生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識的升華,著眼于大學生創造能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一些優秀的影片,例如電影《大一新生》、《讓幸福來敲門》、《阿甘正傳》、《永不妥協》、《杜拉拉升職記》、《建黨偉業》等,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幸福觀、職業觀、就業觀的培養都是具有可教育性的優秀電影作品,可以根據政治課章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適當挑選,讓學生賞析、評價和學習。
(二)課中的引導:影片的賞析
1.講解知識點課堂上,在欣賞影片前,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解讀,讓學生對本章知識的重、難點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將本章的知識點和影片相結合,讓學生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賞析影片。2.導讀影片學生初步了解和學習了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之后,教師要對即將賞析的影片做一個導讀,向學生概括介紹電影的主要內容、歷史、文化、背景等問題,讓學生對電影作品有初步的了解。3.提出問題在對影片進行導讀的基礎上設計出若干問題,這些問題要體現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是影片和實際知識點的結合,讓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觀看影片。4.賞析影片學生在欣賞影片時,要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并在觀片中隨時記錄自己的思想、靈感和認識:影片中的哪個場景或者部分與本章節的內容相呼應,呈現一一對應的關系,影片中是如何展現的,教師也要陪同學生一起賞析影片,并將整個賞析過程做好記錄。5.組織討論觀片后,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個人提綱發言與小組討論發言等形式積極進行討論和評價,讓學生在各種見解、認識、情感、靈魂的碰撞和融合中實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認識和導向,將學生感知到的經驗和情緒正確引導和升華為理性層面的認知和情感,不斷填補他們人文精神失落、信仰迷失等心靈的缺失。同時,加深對影片的理解和本章節知識點的掌握,不斷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三)課后的安排:影片的深思與實踐
課堂的一次觀影和討論并不能完全發揮影片所能帶給學生的深刻影響。課后應組織學生召開座談會、辯論會和演講會等,讓學生在一起談電影、議電影,讓學生去吸收影片中真、善、美的東西,同時防微杜漸,擯棄假、惡、丑的東西,提高審美能力。同時,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發揮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是用科學的理論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激勵人們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進行,而電影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這些優秀的影片,不僅能夠使大學生在視覺上感受藝術美、自然美、生活美和人性之美,了解國家和民族、社會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發展狀況,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的熏陶和教育,讓他們從銀幕上的藝術形象榜樣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不斷規范自己的言行,自覺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踐證明,電影對章節教學模式是更好的發揮電影課的作用,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良好形式。要讓優秀的影片伴隨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三個結合”,即:堅持電影課教學模式與政治課的章節知識點相結合;堅持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思考、討論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后社會實踐相結合。讓電影在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提高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