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以泰州學院為例

發布時間:2021-04-23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隨著文旅融合,中國旅游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旅游業發展對旅游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有了新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對提高旅游人才的培養質量非常關注并成為研究的焦點。本文以江蘇泰州學院為例,就如何提升旅游管理

  摘要:隨著文旅融合,中國旅游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旅游業發展對旅游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有了新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對提高旅游人才的培養質量非常關注并成為研究的焦點。本文以江蘇泰州學院為例,就如何提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綜合能力展開研究,提出旅游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關鍵,為旅游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以泰州學院為例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休假制度改革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我國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2019年國內游客6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4%;國內旅游收入57251億元,增長11.7%[1]。旅游業規模迅速擴張和層次不斷提升需要更多專業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旅游人才。作為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校,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招生規模持續增長。2014年,全國旅游管理類本科專業招生總規模5.34萬人,到2017年招生總規模5.9萬人,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7年569所旅游管理類本科招生單位中,隸屬于地方的高校536所,占94.20%[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旅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如何提升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成為這些高校關注的重要問題,相關研究也不斷涌現。黃雄英、劉力、張濤(2016)以合肥學院旅游系為例對旅游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專業能力培養問題進行研究,研究表明:用人單位非常注重對畢業生專業能力的考核,能力強的學生很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能力弱的學生往往較難[3];陳玲玲、張維亞、湯澍(2018)提出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路徑[4]。泰州學院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2016年開始招收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為更好地服務旅游業發展,培養滿足旅游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泰州學院就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不斷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遵循“敦尚行實、明體達用”的校訓,對接旅游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知識、技能、素養的要求,探索適合學生成長、成才的教育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社會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具備一定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德能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旅游新時代對應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公布機構改革方案,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合并重組,文旅融合的全新旅游時代隨之到來,全域旅游發展的模式也隨之確立,旅游新時代對旅游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有了新的要求。

  文旅融合的新業態需要一大批既有文化素養又有旅游專業技能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這些高素質的旅游人才是文旅融合新業態發展的強勁動力[5]。新旅游時代全域旅游的發展,強調產品設計中文化的融入,強調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提倡“旅游+”的發展理念。旅游新時代旅游資源的范疇會發生變化,客源市場需求、產品創意與旅游服務的要求也會發生很大變化,這些轉型與變革都需要旅游專門人才把握和實現。

  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人才擁有更加豐富的人文素養、更寬的知識面和更廣的視野去認識、發現、創造旅游資源;了解不同層次、不同地域或國度的旅游市場特征,放眼國內外拓展旅游市場。

  旅游新時代要求給予游客全過程優質體驗,突破傳統游覽時間的束縛,避免旅游產品簡單模仿和粗暴克隆,就必須以旅游產品創新、項目創新引領旅游需求,甚至創造旅游需求,從而實現旅游全時間動態化發展[6]。實現新旅游時代對旅游產品創意設計的要求,旅游管理人才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創新創意能力,創意設計給予游客更奇特的體驗經歷、能滿足更多游客群體需求的各類旅游產品;游客全過程優質體驗離不開周到的服務,提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服務意識和職業忠誠度也是人才培養中必須關注的焦點。進入旅游新時代,旅游業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旅游學科理論必將不斷豐富,知識更新速度隨之加快,作為旅游管理人才要具有更強的再學習能力,保持較強的專業再發展能力。

  2旅游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關鍵

  旅游進入新時代,旅游業態和旅游需求不斷變化,為更好地服務旅游業高速發展,旅游人才培養應緊密結合旅游發展需要,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及發展能力的培養,特別關注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增強旅游服務意識和職業忠誠度。

  2.1關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培養目標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約束條件,對教育活動的預期結果,即學生的預期發展狀態所作的‘規定’[7]。人才培養目標是本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定位不同,所培養人才的素質、層次和社會服務領域、就業面向等差異明顯,與此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結構、實驗實訓條件、教學管理模式等也有明顯區別[8]。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中,要體現旅游發展的時代要求,要體現“德育為先、能力為本”的教育思想,培養德能兼備的應用型人才。泰州學院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中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礎理論、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意識等能力培養,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人文情懷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業精神、良好的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在旅游企業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服務、咨詢、策劃以及經營管理工作。

  2.2關注課程體系搭建

  旅游新時代要求應用型人才具有一定厚度的理論知識,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這是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支撐之一,這些知識的獲得要通過課程實現。課程體系包含理論課程體系與實踐課程體系,著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發展能力。

  2.2.1構建系統化的理論課程體系

  理論課程體系包含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方向拓展課、通識選修課。專業基礎課是作為旅游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旅游是系統工程,旅游管理者必須具有經濟學頭腦,必須掌握一定深度的數學知識,才能精確地預測旅游發展規律。泰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深入行業調查研究基礎上,結合旅游管理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設置了如表1所示的專業基礎課,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專業課程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基礎。旅游業的綜合性特征,需要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掌握旅游管理學知識、旅游經濟學知識、旅游學知識、歷史文化知識等。專業課課程體系建設目的在于豐厚學生的理論知識、擴展專業視野,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與發展能力。泰州學院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遵循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在完成規定課程基礎上,結合地方旅游發展實際,在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等方面增加了相關課程。開設休閑學概論、康樂服務與管理、鄉村旅游、養生旅游、智慧旅游、酒水與茶藝、旅游產品設計等課程,增強服務地方能力。

  相關知識推薦:旅游論文浙江主要發表哪些刊物

  通識課程是擴大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文化修養的重要基礎,旅游管理專業通識課的建設范圍廣,社會學、科學技術、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等,各學校根據自身特色,加強通識課建設,為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人文、科學素養等奠定基礎。泰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開設了泰州歷史文化、部分雙語課程等,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2.2構建立體化的實踐課程體系

  旅游業的實踐性決定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實踐能力。為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首先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一是在新生入學階段,強化新生入學教育,通過職業規劃、組織學生走進旅游企業等形式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增加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度,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二是在校學習階段,通過課程實踐教學、技能訓練、綜合實訓系統化培養,輔之以第二課堂、學科專業競賽、創新實踐訓練、暑期社會實踐等環節,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三是畢業實習階段,通過校外基地綜合實訓、畢業論文撰寫等環節,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通過抓住這幾個關鍵環節將專業實踐教學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其次要利用好校內與校外教學資源,強化與實踐基地的合作,從“認知實踐—課程實踐—綜合實踐—研究實踐”,逐步提升學生實踐水平。

  2.2.3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化

  旅游經濟的高速發展要求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旅游產品設計、營銷方式、個性服務等方面都需要創新能力。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要關注創新創業能力培育體系構建,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注重創新創業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習慣。

  2.3關注人才培養手段的創新

  構建好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手段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2.3.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在學情分析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處理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課程體系中各門課程的課程目標、課堂教學目標都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中各種能力的培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2.3.2不斷推進教學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教師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精心構思課堂的教學環節,保障教學目標實現。要積極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培育“以學生為主”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培育產學研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新途徑,發揮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通過建設緊密型實習基地,與實習基地共同研究人才實踐能力提升方案,利用實習基地完成學生實習、見習工作、與基地合作開發建設課程等方法,校企聯動,協同育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2.3.3注重“個性化”的分類指導

  現代大學人才培養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因此,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個性化”的分類指導。泰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突出個性化培養,注重個性化發展。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進入三年級以后,根據個性化培養方案和學生的具體需求與定位,分方向安排課程與實踐;結合學生職業規劃方向,按照就業、出國、考研、創業等不同導向對學生提供分類指導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滿意度[9]。

  2.4關注教學條件改善

  為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促使旅游人才培養質量有效提升,必須優化教學條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改善實驗實訓條件、促進信息系統優化升級等。

  2.4.1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其學歷水平、職稱高低、專業素養對人才培養質量有重要影響[10]。與傳統高校相比,新建本科高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更要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手段迅速改善教師隊伍學歷、職稱結構、知識、能力結構和專業結構。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增加教師外出學習機會,擴大教師的學術視野,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提高實踐能力,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迅速提高,為人才培養提供支撐。

  2.4.2加強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應用型人才培養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育,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時所占比例達到20%以上。為保障學生在校內能夠得到模擬崗位的訓練,必須重視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為了保證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得到鍛煉,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也必須達標,校企相互支持、共同發展。泰州學院為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實踐課程教學任務,建設了酒店客房、前廳等實驗室、實訓室,面對教師學生開放,學生利用實訓室進行技能訓練,實踐能力明顯提升;建成17家校外實訓基地,滿足了學生見習、實習和畢業實習的需要,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2.4.3加強信息化水平提升

  旅游業發展中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必須關注信息系統建設。良好的信息系統有利于教師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強化課程資源建設;有利于增加學生信息獲取渠道,提高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有利于疏通教學質量監控信息采集通道,及時傳遞相關信息,保證教師按照教學管理規范要求實施教育教學;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信息,持續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5關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必須高度重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環節實施、畢業生追蹤等各方面確立質量監控目標,制定質量監控標準,完善質量監控措施,強化人才培養全程的質量監控,不斷促進質量改進,形成以學生培養為中心的多渠道反饋、常態化整改、滿意度提升的閉環質量管理體系,保障培養目標達成度。

  人才培養百年大計,旅游人才培養需要潛心研究、不斷調整,培養真正滿足旅游業快速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論文作者:楊美霞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