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通過對河南中醫藥大學350篇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同行專家評閱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探討了中醫專碩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內容要素和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專家對學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創新成果評分最低,論文寫作規范爭議最大;中醫兒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摘要:通過對河南中醫藥大學350篇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同行專家評閱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探討了中醫專碩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內容要素和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專家對學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創新成果評分最低,論文寫作規范爭議最大;中醫兒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最優,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最差;中醫學術學位碩士學位論文綜合質量顯著優于專業學位碩士;貧w分析結果顯示,7項分指標與綜合評價均密切相關,提示專家是基于此7項分指標對論文進行評價和打分。今后學校中醫專碩的培養應重點關注學術創新能力,不同專業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和學位論文寫作訓練等方面。
關鍵詞:學位論文;同行專家評閱意見;中醫碩士;質量控制;教學培養
2015年9月隨著首批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并軌改革正式拉開帷幕。中醫專業學位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剝離,將更加重視中醫臨床思維和中醫技能的培養。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通知,分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培養管理、學位論文等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嚴格的規范性要求,因此,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將面臨更高、更嚴的標準和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申請學位的主要依據之一,能直接反映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是判別一個培養模式成功與否的主要標志[1]。近幾年來,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在以往匿名評審,實名評審,學術不端檢測,答辯的基礎上,增加了論文第三方送審、預答辯、兩季答辯、彈性學制等措施,雖然學位論文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探索和思考。
本研究基于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年論文第三方送審數據的基礎上對中醫專業學位碩士(以下簡稱“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同行專家評閱意見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的分析,以便客觀、定性地了解學科實力,畢業生質量和研究生培養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中醫專碩論文質量監控體系,對學位論文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及管理,全面提高中醫專碩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為醫教協同中醫學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數據收集
以我校2019屆提交中醫專碩學位申請者的350篇學位論文的1050份同行專家評閱意見作為研究樣本,數據來源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論文送審平臺———凡科論文評審平臺保存的數據,所需數據信息完整。
1.2評閱指標
每篇論文均由3名外校同行專家進行評閱,評閱人要求必須由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擔任。要求評閱人給出論文詳細評語,對論文的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做出綜合評價,并對論文選題(10分)、文獻綜述(10分)、創新成果(20分)、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20分)、科研能力(20分)、學術道德(10分)、寫作規范(10分)各給出具體分值的定量評價,最后給出是否同意答辯的意見。評閱專家由第三方(凡科送審平臺)選定,即以雙盲方式進行送審。
相關知識推薦:中醫藥類審稿快的期刊雜志
本研究以100分為基準,將評閱結果進行折算,每篇論文評閱的總成績除以評閱專家人數,即為該論文的評閱成績。評閱成績≤60分者定義為“較差”,74分≥評閱成績≥61分者定義為“一般”,84分≥評閱成績≥75分之間者定義為“良好”,評閱成績≥85分者定義為“優秀”。
1.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
2研究結果
2.1總體質量分析
通過對350位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的1050份評閱意見進行描述統計,結果(見表1)顯示,7項分指標中除文獻綜述和創新成果兩項分指標分數略低于75分,分別為74.91分和74.06分外,其余分指標和綜合評價分值均在75分以上,說明我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總體質量是有保障的。7項分指標中“寫作規范”“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學術道德”“文獻綜述”的標準差相對較大,說明專家在這幾個分指標的評價上存在較大的分歧和爭議;“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標準差較小說明同行專家對我校中醫專碩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掌握程度的認可較為一致。綜合評價的標準差低于以上分指標,說明專家對論文的綜合評議的爭議比7項分指標要小。
另外根據評閱分值和頻率繪制了頻率趨勢圖。根據綜合評價均頻率趨勢圖(見圖1)可知,350名中醫專碩綜合評價打分基本符合正態分布,結果客觀性和可信性較高。根據各項分指標均值趨勢圖(見圖2)可知,論文選題、學術道德、文獻綜述、寫作規范這四項分指標評分結果趨近于正態分布,學術道德分指標高分人數最多,說明專家對我校中醫專碩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的認可度較高?蒲心芰、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創新成果均值頻率趨勢圖走勢較為一致,其中評閱成績<75分(“良好”級別以下)人數的比例分別為為32.6%、23.5%、39.5%,評閱成績≥85分(“優秀”級別以上)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5.5%、31.3%和20.2%,可以看出我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的創新成果分指標專家評分優秀以上人數較少,良好以下人數較多,其次是科研能力,說明我校中醫專碩在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還有欠缺。
2.2不同專業中醫專碩學位論文質量分析
本校中醫專碩設置有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骨傷、中醫五官、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臨床共8個專業,其中中醫內科學專業申請學位人數174人(522份評閱意見),中醫外科學專業19人(57份評閱意見),中醫婦科學專業24人(72份評閱意見),中醫兒科學專業30人(90份評閱意見),中醫骨傷科學專業27人(81份評閱意見),中醫五官科學專業5人(15份評閱意見),針灸推拿學專業26人(78份評閱意見),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45人(135份評閱意見)。
對按專業分類后的評閱意見進行統計性描述,從結果可以看出,論文選題專家評分:中醫兒科學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中醫骨傷科學最低,其次是中西醫結合臨床。文獻綜述專家評分:中醫兒科學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中醫骨傷科學最低,其次是針灸推拿學。創新成果專家評分:中醫兒科學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中醫五官科學最低,其次是針灸推拿學;A理論和專門知識專家評分:中醫兒科學專業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針灸推拿學專業最低,其次是中醫骨傷科學?蒲心芰<以u分:中醫兒科專業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針灸推拿學專業最低,其次是中醫骨傷科學。學術道德專家評分:中醫婦科學專業最高,其次是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專業最低,其次是中醫骨傷科學。寫作規范專家評分:中醫婦科學專業評分最高,其次是中醫兒科學;針灸推拿學專業評分最低,其次是中醫骨傷科學。專家綜合評價:中醫兒科學專業評分最高,其次是中醫婦科學;針灸推拿學專業評分最低,其次是中醫骨傷科學。
從各分項指標和綜合評價來看,中醫兒科學和中醫婦科學專業碩士論文質量優于其他專業,中醫骨傷科學和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與其他專業比較質量稍差。見表2。
2.3中醫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碩士學位論文對比分析
為了解我校中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差別,特將我校中醫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結果引入進行比較,從表3可知中醫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除寫作規范評分外其余6項分指標和綜合評價專家評分均顯著優于專業學位(P<0.01)。
2.4綜合評價與回歸分析
將中醫專碩學位論文綜合評價評分的均值設為因變量y,7項分指標設為自變量(論文選題x1、文獻綜述x2、創新成果x3、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X4、科研能力X5、學術道德X6、寫作規范X7)做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因變量與自變量的復相關系數分別為0.832、0921、0.956、0.974、0.986、0.994和0.999,復相關系數越接近1表明其線性關系越強,說明7個分指標與綜合評價的關系較為密切。見表4。
注:a.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b.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c.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寫作規范。d.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寫作規范,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e.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寫作規范,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文獻綜述。f.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寫作規范,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文獻綜述,學術道德。g.預測變量:(常量),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寫作規范,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文獻綜述,學術道德,論文選題。h.因變量:綜合評價。
利用逐步回歸分析方法構建了7個回歸模型(見表5),根據調整R方越接近1說明模型擬合度越好的原則,根據表4可知,模型7最優。根據表5中B值,將模型7即y=-0.019+0.199x5+0.2x3+0.1x7+0.201x4+0.1x2+0.101x6+0.1x1作為最終回歸方程。
3結論與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我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外審評分呈標準正態分布,表明專家的評分結果是客觀可信的,其中創新成果評分最低,專家對我校中醫專碩學位論文寫作規范爭議最大。按專業分類后的分析結果為:中醫兒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最優,中醫婦科學專業次之;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最差,中醫骨傷科學專業次之。通過與中醫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質量比較發現,中醫學術學位碩士學位論文綜合質量顯著優于專業學位碩士。回歸分析結果顯示,7項分指標與綜合評價均密切相關,回歸方程決定系數為0.999,近似1,表明模型擬合度較好,提示專家是基于此7項分指標對論文進行評價和打分;谝陨辖Y論,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3.1“規培”大環境下,中醫專碩學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今后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依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要求,體現出與中醫學術學位碩士不同的人才培養需求,從招生考試、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導師遴選、臨床技能訓練、學位論文要求等方面力求和新型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相匹配[2]。這樣一來,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明顯得到加強,但科研能力相對削弱。研究生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學生,因此,中醫專業碩士研究生不僅應該具備專業的臨床醫學技能,更應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我校在對中醫專碩實踐技能培養的基礎上高度重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通過定期組織相關的學術活動、建立臨床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培養雙導師責任制、培養學生科研興趣、成立科研獎勵和激勵機制等措施來強化中醫專碩科研能力的鍛煉。
3.2不同專業中醫專碩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意義深遠
隨著研究生招生數量的逐漸增加,我校逐步設立研究生校-院-學科三級管理制度,由于各院部、各學科管理的機制尚不成熟,存在著各管理主體之間關系不明確,管理水平不一,管理效果有差異,導致不同學科和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力、質量和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如何在校院學科三級管理的背景下提升我校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整體質量將成為對我校研究生培養管理的新挑戰。
3.3專業型與學術型中醫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統籌兼顧是新挑戰
有研究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普遍不高[3]。本研究結果顯示,我校中醫學碩學位論文專家打分比專碩要高,說明學校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較為重視,但與其他高校相比較而言,可能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使中醫專碩的學術能力培養向學碩看齊,另外讓學碩學術能力提升再上一個新臺階,是下一步研究生培養工作需要面臨的新挑戰。例如通過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臨床和科研雙導師負責制、發揮導師團隊內部學碩引領作用等措施來統籌兼顧專業型與學術型中醫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
3.4重視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范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基礎
大多數人認為在核心期刊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是創新能力強的表現,而學位論文無論在篇幅上還是結構上都比一篇幾千字的學術論文更加復雜和規范,更能體現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本研究發現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對我校研究生論文的寫作規范評分較低且存在很大的爭議,表明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存在諸多不規范的問題,與缺乏統一的指導和管理有很大關系,建議學校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應給出明確的格式和排版要求,另外在研究生課程中增開學位論文寫作指導課程,加強研究生論文寫作能力,規范論文寫作。——論文作者:劉燕1吳耀松1白娟2張超2張文嫻3蔣時紅2
SCISSCIAHCI